老李患冠心病已經3年了,晟初,每當勞累時常發生胸悶、胸痛癥狀,休息后能自行緩解。近年來,發作次數增加,需含服硝酸甘油才能緩解。最近一個月,發作更加頻繁,幾乎每天發作,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也很有限。
老李的冠心病屬于心絞痛這一類型,是由于冠狀動脈狹窄,血流不暢,造成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從胸悶、胸痛的次數增加,硝酸甘油含服效果不好來判斷,冠心病的病情是發展了。屬于不穩定型心絞痛一類。不穩定型心絞痛容易發展為心肌梗死。如果這種疾病發展下去,將會出現心前區壓榨樣劇烈疼痛,比過去發生的心絞痛厲害得多,會出現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好像有瀕臨死亡的恐懼感。對于急性心肌梗死來講,其救治則更能用“時間就是生命”來形容。
老李的這種病癥需要做冠狀動脈造影,明確冠狀動脈硬化狹窄的情況,如多少支血管有病變、病變范圍和病變程度等,在此基礎上,如果藥物難以控制癥狀,可考慮做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即將帶球囊的導管送入有病變部位的冠狀動脈內進行擴張,使狹窄的冠狀動脈盡可能恢復通暢,改善心肌供血,達到緩解胸悶胸痛,改善心功能的目的。為減少擴張后再狹窄的機會,可于擴張后即刻在擴張的血管部位放置支架,更能較長久地保持血管的暢通。通常上述方法可解決心肌缺血問題,緩解或根除胸悶胸痛。
這種擴張冠狀動脈和,或放置支架術的治療方法叫做冠心病的介入治療,或稱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和經皮冠狀動脈內支架術。雖說是手術,卻無須開刀,只在大腿根部的股動脈處局部麻醉后做動脈穿刺,創傷極小,整個手術過程無痛苦。術后恢復較快。心肌有了充足的血氧,以往因缺血而導致的胸悶胸痛、心慌氣短等癥狀可得到改善或消失。
介入治療后并非萬事大吉,專家認為:介入治療畢竟只能解除冠脈機械狹窄。不能阻止病變的進一步發展,而介入后積極干預可控制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等,對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特別是術后要按時服藥,如服阿司匹林、復方丹參滴丸等,以利于促進血液循環和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防止早期急性冠狀動脈閉塞和再狹窄。同時,還應注意加強自我保健,生活要有規律;飲食上應注重合理平衡,宜清淡,每頓飯不過飽;平時要保持適度的運動。此外,還要定期檢查,除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外,還要進行冠狀動脈的影像學復查。
老年人下樓梯時最好側著走 嚴雙紅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崩夏耆松舷聵翘菖c之非常相似。醫院收治的走樓梯受傷者中,意外大多發生在下樓梯時。
為什么老年人下樓梯時容易發生意外呢?主要原因是他們的體質較差,肌肉及韌帶的彈性、張力大不如青壯年時期,稍有狀況就難以控制。再有,老年人反應較慢,中樞控制力差,比如,明明是想把腳放在樓梯臺階上,做到的卻可能只是腳懸在半空,當意識到情形不對時,又不能及時加以糾正。更重要的是,老年人骨質大多疏松,跌倒時極易骨折。
所以,為了避免傷害,老年人下樓梯時最好側著身子。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雙手扶樓梯扶手,增加了安全系數。通常,樓梯只有一側有扶手,正面下樓只能一手扶,只有側身才可讓雙手都發揮作用。再者,側身下樓,先伸一腳,等確認腳已踏實下面的臺階后再換另一只腳就安全多了。
正面下樓,人的身體幾乎垂直,容易迎面摔下。而側身下樓,身體有一個斜度,萬一發生頭暈、誤判等意外,可以有充分的反應時間。即便發生意外,傷害也可避免或減小。
上下樓梯本是小事,但對老年人來說卻不是這樣,這種每天多次的高頻率活動稍不注意就可能引發嚴重傷害。所以,為了安度晚年,建議老年人在生活細節的方方面面,都要備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