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的天然外衣,皮膚最外層是角質層,角質層對于皮膚屏障功能的完整起較重要的作用。角質層上面有一層皮脂膜,是由皮脂、汗液和表皮細胞分泌物乳化而形成的半透明乳狀薄膜,皮脂膜中的游離脂肪酸、乳酸鹽、尿素和尿酸為天然的保濕因子,對皮膚起保濕作用。角質層和皮脂膜可以防止皮膚水分的丟失。
冬季人體分泌的皮脂及汗液減少,皮脂膜明顯減少。老年人皮脂腺、汗腺萎縮,皮膚變薄干燥,表現得較為突出。經常洗浴、有搓澡習慣的人皮脂膜較薄,角質層完整性被破壞,表皮受損,瘙癢更重。
正確的皮膚清潔方法應該根據季節、氣候及個人的皮膚狀況隨時調整。如夏季皮膚新陳代謝旺盛,皮脂及汗液分泌較多,可以天天洗浴。秋冬季節,就要減少洗浴次數,每周可以洗1~2次。老年人不必天天洗澡,洗澡時間也不要過長,水溫應保持在40℃左右。不要使勁搓澡,以防皮膚角質層完整性被人為破壞,導致皮膚干燥。冬季應選用含有滋潤成分的沐浴露,并減少沐浴露的使用次數,浴后全身涂抹有滋潤保濕功能的潤膚劑。
洗澡時選用中性或弱酸性,不含香精、防腐劑等化學刺激成分的沐浴液,最好選用醫學護膚品。醫學護膚品是在藥店出售、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的護膚品,可在不影響皮膚功能的前提下修復損傷的皮膚,幫助皮膚抵御外界的刺激。
穿著寬松、純棉的貼身衣服,衣服上不要殘留洗滌液等化學物質;秋冬季室內采暖溫度不宜過高,可以用加濕器或種植花草等方法來保持室內濕度的適宜,以減少皮膚水分的蒸發。
冬天也要多喝水,如果總等到口渴時才喝水,人體就會處于缺水狀態,而人體一旦缺水,就會從皮膚中奪取水分。皮膚干燥的人還可以適當增加食物中脂肪的攝入。如果瘙癢嚴重,要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做相應的檢查,排除身體內部潛在的器官、系統病變。
檢查眼底監測全身疾病 謝培英
今年55歲的趙先生視力似乎有所下降,看東西不太清楚,有時候還感到疼痛,一個月后,看東西時的模糊范圍由一小塊擴散為一大片。他去醫院一檢查,原來是嚴重的靜脈分支阻塞。實際上,眼睛不適的許多癥狀的源頭也許不是眼睛,而是身體其他部位,及時做眼底檢查可以及早揪出這些“罪魁禍首”。
眼底檢查知全身疾病
眼底是位于眼球后部的玻璃體和視網膜的統稱。它是唯一能用肉眼直接并集中觀察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部位,這些血管可以反映人體全身血液循環的動態以及健康狀況。所以,眼底檢查不僅是檢查眼睛玻璃體、視網膜、脈絡膜和視神經疾病的重要方法,更是許多全身性疾病監測的“窗口”。
高血壓、高血脂、腎病、糖尿病、某些血液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均會發生眼底病變。眼科醫生會從眼底圖的細微變化中發現許多問題,從而為全身疾病提供診斷和治療的重要資料。
老人3個月查一次眼底
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中心曾對2.7萬多人做過全面的眼科檢查,統計結果表明,老年人的眼睛問題比較嚴重。許多老年人眼底出現病變卻渾然不知,還有很多老年人只知配戴屈光矯正的眼鏡,以致眼疾加重或耽誤其他病癥的及時治療。檢查中發現,除了早期白內障、青光眼、慢性結膜炎這些眼部的疾病會引起眼底改變以外,很多全身性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血壓病等也常引起眼底病變。眼底圖上,高血壓患者動脈特別細,有些血管又細又彎像銅絲,動脈會壓迫靜脈;動脈硬化患者動脈普遍變細,顏色變淡;糖尿病患者的眼底會出現微血管瘤、靜脈擴張,逐漸加重會出現水腫、滲出、出血等變化。
兒童及青壯年最好半年做1次眼底檢查,而老年人以及“三高”人群3個月就需要檢查1次。老年人在檢測眼底前,最好先做眼壓測試,因為全面細致地檢查眼底,有時還需要散瞳,而眼壓高、有青光眼傾向的老年人是不能散瞳的。
眼底出血別忽視
眼底出血是眼底檢查中最常見的現象之一,患者有的會有視力模糊、眼睛酸痛、怕光流淚等癥狀,但大多數并無特別不適感覺。
眼底出血主要有三種來源:毛細血管、靜脈和動脈。其中,毛細血管病變最為常見,主要是毛細血管內膜損壞,滲透性增加,使血液’滲出;其次是來自靜脈方面的出血,多發生在局部或全身病變,血液動力學的改變、血液黏稠度增高、靜脈血流遲緩或滯留、靜脈血栓、靜脈壁的炎癥等;由動脈方面發生的出血比較少見,主要見于血管壁局部粥樣硬化或血管栓塞等情況。
所以,眼底出血也因病因的不同而有輕重緩急,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眼病,而是許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病所共有的“暗語”。被查出眼底出血者,需要聽從眼科醫生的建議,配合去做相應部位的身體檢查及治療。一般來說,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癥患者容易發生眼底出血,很多患者都沒有明顯的癥狀,在眼底檢查時才能被發現,遇到這種情況,并無特異性療法,應該積極針對病因治療,合理規律服用降壓藥、降脂藥,讓血壓、血脂水平長期保持正常,才有助于緩解甚至消除眼底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