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幕降臨,我總會暫時丟下案頭的工作,思考同一個問題:企業如何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從根本上講,企業之間競爭就是企業成長的競爭。而企業的成長,是由其經營和管理造就及控制的。管理與經營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管理是經營的前提。沒有管理,企業如同一盤散沙,經營就無從談起。管理是對企業行為的治理,其實質是實現對企業行為的控制。其次,經營是管理的目的。經營是實現企業發展的現實手段,實質是締造企業的行為能力。權力是實施管理的前提,智慧則是經營的手段。管理可使企業從無序變為有序經營可使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
簡單地說,管理是解決人們愿不愿干的問題;經營則是解決人們能不能干的問題。許多企業之所以折戟沉沙,往往是沒有處理好管理與經營的關系,不是缺乏有效的管理使經營無法進行,就是用管理代替經營而使企業無法成長。
一些企業雖然能夠比較好地處理了管理與經營的關系,但卻犯下了另一個錯誤:將企業經營與經營企業混為一談。殊不知,這是兩個迥然不同的概念。
企業經營的內涵在于經營產品,旨在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經營產品
產品是企業滿足消費者欲望與需求的載體。在公平、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能夠滿足消費需求的產品是經營創造的。設計虛擬產品、實施產品開發、生產產品是經營產品的三步曲。經營產品的實質是經營產品由產生并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全過程,主體是持續不斷的研究和創新。經營產品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依賴于企業各方面的能力。
經營企業的內涵包括經營團隊、資產、品牌,目的是實現股東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經營團隊
在某種意義上,軍隊和企業頗有相似之處。軍隊是遂行軍事任務的團隊,企業則是為實現共同愿景而工作的團隊,兩者都擁有完備的組織結構和訓練有素的成員。在團隊中,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既開放而多元,又和諧地統一在企業的精神支柱——企業文化之中。經營團隊即是不斷發現、實現團體中個體共同價值,提煉團隊精神、智慧及能力的過程。在知識經濟時代,團隊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每個想有所作為的企業都需要去用心去經營自己的團隊。
經營資產
企業資產由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組成。有形資產由機器、廠房、設備等組成。無形資產由企業文化、技術、品牌等構成。企業資產為生產而構建、圍繞產品而運行。經營資產由經營資產構建及運行兩部分構成。經營資產的原則是確保企業高效地運行,使組織結構不斷優化。支撐資產經營的主體是企業管理者駕馭資產的智慧和能力。
經營品牌
品牌是價值巨大的無形資產,它由品牌忠誠度、品牌知名度、心目中的品質、品牌的聯想和其他獨有資產五大因素構成。
產品是品牌的基石,品牌脫離了產品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品牌是產品的靈魂,失去了品牌的庇護,產品如同缺少養分的幼苗,很難長成參天大樹;經營品牌的內涵是經營企業的形象、信譽。衡量企業經營品牌的效果不是企業各部門經營績效的簡單疊加,而是綜合各方面因素的矩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