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榜”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對富豪們財富的信息公布,也不僅僅是為國人提供了一些談資,更重要的是,它啟蒙了中國人的財富觀。
“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后,整個社會如何正確對待富人,富人們應該如何對待財富這一系列的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它甚至是檢驗一個商業社會的商業價值觀是否成熟的標志,也是檢驗我們改革開放成果的試金石。因為改革開放要檢驗的,不僅僅是物質財富,更是財富背后所帶來的社會大眾成熟的文化心態與精神傾向。
改革開放結束了中國商業“斷層”,“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號召重新燃起國人追求財富的夢想。經歷了小心翼翼的觀望和試探后,總會有“一部分人”陸續走在時代的前沿。在各個時期國人對他們的稱謂都是當時最時髦的詞語:個體戶、倒爺、大款、儒商、知本家。
總起來看,盡管中國的每一代富豪的出現,都或多或少地伴隨著批評與質疑,但是,正是這一輪又一輪的富豪的崛起,讓中國人對財富的定義越來越清晰。可以這樣講,正是無數富豪的啟蒙教育,才讓中國人對財富有了概念,從而也掀起了全社會的“致富熱”,這是天大的幸事。
但是,只有物質財富的啟蒙,而沒有精神財富的啟蒙,從這個意義上講,五輪富豪的財富啟蒙,也是中國人的不幸。
對“一夜暴富”的質疑
中國現階段的富豪主要有以下三類
第一類,草根民營企業家。他們大多文化水平低,辛辛苦苦打拼幾十年創造出自己的財富帝國。這一類富豪,他們的突然崛起常在于其在不可預見的、混亂的環境中恰有超常的洞察力,并敢于去闖、去試,并且,他們善于抓住機會,在長期的經營過程中,抓住了不止一次的市場機會,最終走向財富圣殿。
第二類,是新興富豪。他們主要是在新的互聯網經濟和房地產發展中成長起來的新富豪。本世紀初,隨著全球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造就了眾多的“IT富豪”,他們依靠其深厚的科技背景和全球性的視野,掘到了互聯網經濟的第一桶金;而近年的地產商們,則在房地產一片喊漲的呼聲中,迅速崛起,并連續幾年成為富豪榜的“造富工廠”。
這第一類和第二類富豪,在國人的心目中,一分為二:支持的人認為,他們是真的英雄,雖然人們對他們的財富也有艷羨和嫉妒的心理,但是基本上都能接受,也能夠做出起碼程度的尊敬;另外一部分“仇富”的人則認為,這些所謂的“富豪”,不過是膽大敢冒險,富了之后就窮奢極欲,為富不仁,包二奶、偷稅漏稅、偽劣產品、行賄受賄等各種“標簽”都貼在了他們的臉上。
而對于第三類富豪,所有的人們,都一致的是質疑和不滿甚至是仇視我們把他們叫做“政治企業家”或者“問題富豪”。這些人要么是依靠自己的政治背景和政治資源,通過權力尋租賺取資源之外的利潤。因為他們的存在,造成了當下社會各階層之間的信任感下降,對于財富結果的贊嘆最終演變為對財富積累過程的追問。這就是當今社會普通民眾對于富豪們的“仇富”的根源,也是導致很多群眾不能擁有正確對待“富豪”態度的深層原因。
“全民經商”與“拜金主義”
隨著一波又一波的致富浪潮的沖擊,從最初的“勤勞致富”到后來的“知識致富”,對于通過自身努力求得事業的成功,求得財富的增長,成為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這種“全民經商”的熱潮,正是改革開放能夠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所在,也是中國商業環境崛起的偉大標志。
“萬里黃河,泥沙俱下。”在全民努力追求財富的進程中,由于市場規則的不完善、法律法規的不完備,以及原有社會價值體系被新的商業社會所沖毀而又來不及重建,就出現了道德倫理的淪陷,商業倫理的缺失,和“拜金主義”的盛行,導致整個社會價值觀體系處于岌岌可危的境地。相對經濟增長,文化增長和精神的增長速度已經遠遠地落后了。
成熟的商業社會需要成熟的商業價值觀
當今社會不成熟的財富價值觀,源于只貪求財富的物質層面的功用,而忽略了財富背后真正的文化與精神的功用,也標志著當今社會還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商業社會。擁有什么樣的財富觀,如何提高全民財富境界,都是一個值得全社會來關注的問題,
富裕之后,如何對待財富?如何駕馭財富?如何實現從物質之富到精神之富的成長?這些問題,都是中國的富豪們迫切需要解答的問題。
在200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評出之后,一家媒體采訪了當時的首富,他談到了“財富的良心”這個話題,他說:“財富是促進企業發展的必要資源。對現在的我來說,它是社會財產,盡管在法律上它現在歸在我的名下,但長遠看來,它并不屬于我一個人。它是我們所有員工創造出來的,它將被用來繼續增加社會財富,用來培養更多的人。當然現在我對這筆財富擁有支配權,我也珍視這樣的權利,這是因為我認為由財富創造者來支配財富對于整個社會來講更有效率。如果現在把它分散了,它就無法發揮更大的效能。”
而另一個富豪說:“每天早上醒來我想到的都是一張張的嘴,企業里有幾千人,他們的背后也許還有上萬人,他們要吃飯,要過一天比一天好的生活。如果企業沒有發展,我就要面對他們失望的目光,這比任何一種外在壓力都要大得多。”
財富是什么?財富絕不僅僅是金錢,也不單單指物,它包含物質層面也包含精神層面。所有的財富,都始于一種內心狀態,內心是個人能完全控制的唯一的東西。只有擁有積極的精神和追求事業成功的努力,擁有平靜而從容的心態,擁有內心的真正滿足和自信,才是真正的財富,“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財富,而是用深度去衡量”。
而對于普羅大眾,對于那些依靠自己辛勤勞動而致富的富豪們,也不能存在“仇富”的心理,要學會尊重那些最大限度創造社會價值和就業機會的企業家們,只有學會包容和尊重,學會正確地看待自己的財富和別人的財富,才能顯示出國人自身的精神成熟度。最終,我們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的出現:
對于富人們,只有當裸露在陽光下的財富及其擁有者,感覺是安全的,在心靈上是坦然的,并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真正實現從物質的豐富到精神的豐富,那才是真正的富翁,
對于普通人,只有當看到別人通過努力奮斗而擁有巨額財富時,不眼紅、不仇視,懂得尊重和寬容,懂得理解和學習,并不把金錢作為財富的唯一標準,那么,這樣的國人,才是擁有成熟的商業社會價值觀的現代人。
總之,只有富人和普通人都成熟起來,都擁有成熟的財富價值觀,既在物質上富有,也在精神上富有,我們這個民族才算真正進入一個創富民族的行列,我們的“和諧社會”才會最終建成,中國的“大國崛起”之夢才可能最終實現,我們所有的中國人才無愧于“大國國民”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