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雜志11月特別報道
在促銷戰場上沖鋒陷陣之前,你需要確保身后有著一隊斗志昂揚的員工。激勵機制除了幫助公司保持士氣之外,還將使所有的員工都有意識地把項目目標擺在最高位,這種意識有助于敦促員工在平日里加強積累,并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Promo雜志近期邀請專業的調查公司完成了一項樣本容量為738、有關物質激勵機制的調查。激勵機制樣式繁多,占據頭把交椅的仍是物質激勵,通常75%的物質激勵被分給銷售代表,剩下的25%被分給非銷售類員工。超過1/3的公司都使用了這種方式,并且有43%的公司計劃增加來年的物質激勵預算。
那么,物質激勵是有效的嗎?根據投資回報率(ROI)的測試結果,57%的公司認為效果與預期相當,19%的公司認為效果好過預期,只有6.1%的公司宣稱效果沒有預期好,遺憾的是,還有17.9%的公司沒有追蹤測試ROI。ROI測試中的效果既包括有形的銷售增長也包括無形的品牌資產增長。
有趣的是,員工們并不是對所有形式的物質激勵都買賬。在決定形式之前,最好對你的員工有所了解,他們希望雇主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并最終用富有個性的手法對他們進行獎勵。
常用的物質激勵形式包括現金、禮品卡和實物等。今年的調查中,現金以超過1/3的提及率仍然成為最通用的形式,但禮品卡的流行度也有大幅度提升,相比于去年的6.7%,今年有18%的公司愿意使用禮品卡。比起現金,禮品卡有它更加人性化的一面,這樣你就可以在院子里對著鄰居大喊:“看!公司獎勵我一臺電視!因為我在**項目里做得非常出色!”當然這臺電視也會因為有這樣一個勝利的故事蘊含其中,逾發顯得有價值;而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禮品卡也開始具備代金券的功能,可以在Best Buy等使用。
另外一些數據并不這么樂觀,比如獎勵的時效上,僅有接近一半的公司稱得上及時。超過1/3的公司可以在兩周內做出獎勵,但也有超過1/3的公司耗時2~4周。“但無論如何,員工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種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激勵營銷聯合會主席Michelle Smith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