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推薦理由:花生營養豐富,且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以及植物固醇,可以起到保護心腦血管、預防心臟病、預防癌癥的作用。另外,花生所含的白藜蘆醇與葉酸,不僅可以抗衰老,還有減肥的功效。
科學吃法:花生容易感染黃曲霉菌,而黃曲霉毒素是一種強致癌物。防范舉措有兩招:一是直接食用務必要選擇干凈無霉變的花生;二是熟吃,以水煮為好。有人認為油炸更安全,其實不然,黃曲霉毒素很耐熱,200 ℃的高溫也奈何它不得,但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水溶性。用水一煮,黃曲霉毒素幾乎全跑到水里去了,再吃就比較放心了。同時,水煮的花生不溫不火,易于消化,老少皆宜。
核桃
推薦理由:核桃享有“長壽果”之稱,且有補腦的價值。不過,核桃本身的脂肪含量也不少,故應堅持適量、長期的食用原則。
科學吃法:從中醫學角度看,核桃仁和紅棗、大米一起熬成核桃粥食用最佳。假如想提升核桃保護血管的功效,不妨放在飯后進食。最新研究發現,餐后吃核桃,核桃中所含的特殊氨基酸能減少油膩食物對動脈造成的損害,保持動脈的柔軟與活力。
花椰菜
推薦理由:花椰菜被專家列為十大抗癌食品之一,每周吃2次以上花椰菜的男性,比起那些一周吃少于1次的人,罹患膀胱癌的幾率要低44%。
科學吃法:新近研究發現,花椰菜的抗癌作用是有條件的,只有在經過充分咀嚼后,所蘊藏的抗癌物質才能夠釋放出來。原來,花椰菜中的抗癌物質并非單純存在,而是由幾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必須依靠咀嚼的作用才能夠發生功效。因此,吃花椰菜的最大竅門就是多咀嚼,每口至少咀嚼20次以上,以便將其抗癌作用發揮到極致。
香椿
推薦理由:香椿是香椿樹春季長出的嫩芽,是我國獨有的樹上佳蔬,營養全面均衡,蛋白質、鈣與維生素C等的含量都很豐富。加上無公害、無污染,堪稱為綠色食品中的“新潮一族”。
科學吃法:香椿雖好,但亞硝酸鹽的含量也較高,平均每公斤香椿中含量達30毫克以上,老葉中更是高達每公斤54毫克,大量食用有中毒或致癌之虞。專家做過試驗:用清水洗過的香椿亞硝酸鹽含量為每公斤34.1毫克,而用開水燙后僅為每公斤4.4毫克;用沒有燙過的香椿炒雞蛋,亞硝酸鹽含量為每公斤83.3毫克,燙后的香椿炒雞蛋每公斤含量只有1.5毫克,吃起來就安全多了。而民間用鹽水腌漬香椿的辦法并不能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
橘子
推薦理由:橘子不僅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而且蘊藏著一種稱為β-玉米黃質的抗癌成分。
科學吃法:日本科學家發現,柑橘的含糖量愈高,β-玉米黃質的抗癌成分含量也就越多,因而抗癌功效就越好。換言之,當選購柑橘類水果時,越甜的品種越有價值。
橘子直接食用,可以獲取豐富的維生素C。另外,橘子也可以烤了再吃。研究人員建議的方法是:選擇沒有農藥污染的橘子,洗凈后放在40 ℃~50 ℃的沸水中浸泡1分鐘,撈起擦干后放在鐵網上,用中等強度的火燒烤至微焦后食之。其妙處在于這樣處理后,橘皮中一種稱為橙皮油素的成分,可以最大限度地滲透到橘子里面去,而橙皮油素具有一定的抑制肝臟、食道、大腸以及皮膚癌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