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投資公司能走多遠,取決于今日設計者為其注入的基因
醞釀多時的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此前被稱為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下稱投資公司)近日再度觸動了業界神經。來自各方面的消息表明,財政部已經敲定發行第一筆6000億元特別國債的方案,用以獲得投資公司的注冊資本金。
與此同時,該公司的人事安排也即將逐步到位,奉命籌組投資公司的國務院副秘書長樓繼偉正在將一批富有投資經驗的官員招至麾下,“會有五六個副部級人士加盟”,投資公司籌備組的一位人士表示。
一切都預示著,投資公司的籌備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然而,投資公司的治理結構、公司定位、經營目標等重大問題仍不為外界所知,這與中央匯金公司成立時的情形頗為相似。匯金公司戰略的模糊定位,固然對其轉向實體化運作、推動銀行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為其此后承擔救助券商等任務、受到外界質疑埋下了伏筆;匯金董事會里的多方力量制衡,也一度為國有銀行注資、引資帶來波折。
由是觀之,9月掛牌成立,只是投資公司漫長艱巨的投資使命的開端。

借道農行
《財經》記者獲悉,8月下旬,財政部即將發行首期6000億元人民幣十年期特別國債,票面利率基本確定為4.30%,為即將成立的投資公司籌集資金。
根據現行《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于注冊資本的20%,則投資公司設立需要的注冊資本為2000億美元的20%,即400億美元,等值于3000多億元人民幣。此次發行的6000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將使得投資公司的注冊成立成為現實。
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第一期發行的6000億元特別國債會首先用于購買中央匯金公司的資產,按央行最初劃撥的外匯儲備計算,其總量為670億美元,約合5000億元人民幣。
此次發債的實質,在于財政部向央行購買外匯儲備。然而按照2003年底修正的《中國人民銀行法》,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以此來看,財政部直接向央行發行國債有法律障礙,并不具可行性。當然,也可通過全國人大特別豁免來解決這個問題,但這并非常規手段。
因此,本次特別國債的發行并非直接面對央行,而是由財政部向農行發行特別國債,再由央行向農行購買國債,以增加央行手中的國債持有量,并置換市場中流通的部分央行票據。選擇農行作為中間工具,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是,和工、中、建其他商業銀行相比,只有農行尚未股改,沒有董事會的因素,操作起來比較迅捷。
投資公司所需要的全部1.55萬億元人民幣特別國債發行方案業已獲批,發行擬分為三期,分別為6000億元、6000億元和3500億元。這些資金將陸續注入投資公司,并由其投資于不同類型的海外資產,改變以往以購買美國國債為主的外匯儲備投資格局,分散風險,提高收益。
特別國債的發行將給中國債券市場帶來結構性影響。在市場成員看來,短期對市場的影響是中性的,只是相當于央行增加了一種調控市場的手段,為央行靈活運用多項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組合創造了新的空間。但由于規模實在巨大,因此“我們的操作會相當謹慎,特別對于中長期債券品種的操作”。中信銀行交易員劉敏告訴記者。
在借道農行高調資金運作的同時,投資公司的高層人員調動也在進行之中。據《財經》記者了解,投資公司將任命原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現任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高西慶為總經理,財政部副部長張弘力等人也會加盟。
再議百仕通
投資公司尚未正式成立之際,第一筆投資已經出手。今年5月,投資公司用了20天的時間便決定投資30億美元,入股準備上市的美國私人股本運營公司百仕通集團(Blackstone Group LP,下稱百仕通)。其決策之快、調子之高,令市場震驚。
百仕通上市三日,股價即跌破發行價,如今投資公司一度遭受近20%的賬面損失。如此落差,在一定程度上令尚未成立的投資公司陷于尷尬處境。
僅從公司財務角度看,百仕通的業績并未出現大的滑坡。在次級房貸危機席卷美國市場、公司稅率爭議懸而未決之際,百仕通旗下一只基金仍然募集了217億美元,超過了高盛集團此前創下的單只基金募集200億美元的記錄。8月15日,百仕通公布今年二季度業績,其利潤與去年相比增2倍多,現已達到7.74億美元。
時至今日,美國主要的投行仍給予百仕通集團較高的投資評級,花旗、美林、德意志銀行和美洲銀行都給出了“買入”的評級,摩根士丹利和雷曼兄弟給出了“超配”的評級,瑞士信貸給出了“優于大市”的評級。
這七家投行對百仕通的12個月目標價格最高達到了38美元,最低也在30美元以上,平均為33美元。各家投行普遍看好百仕通集團的長期盈利和增長能力,2007年、2008年、2009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平均值分別為1.52美元、1.71美元、2.00美元。
根據百仕通集團上市時的承諾,其2009年以前的每股紅利應該不會低于1.20美元,對應的股息收益率為4.1%。如果百仕通集團分配所有的稅后收益,則2007年、2008年、2009年的股息收益率分別為5.1%、5.8%、6.7%。8月6日的收盤價24.53美元對應的2007年、2008年、2009年預計市盈率,分別為16.3、14.4、12.4倍。目前市盈率水平具吸引力。
對于投資公司長達四年的鎖定期而言,盈虧之說言之過早。但作為投資公司的第一筆投資,充分討論并吸取其中經驗教訓,則是大有必要。
“百仕通的投資,大方向是對的,能夠參股世界頂級PE(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無論是從專業知識還是信息的獲取上都會有幫助。”橡樹資本(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朱德淼說,“但入股的技術細節可以談得更好。”
“并不是因為百仕通的股價跌了,大家才對投資公司的投資產生質疑。股價總是有漲有落,但就算是漲了一倍,這筆交易仍然值得商榷,”一位熟諳國際資本市場的人士說,“因為投資公司選擇了投資范圍中風險較高的交易作為第一步,這會給市場一個錯誤的信號,還會帶來政治上的爭議。第一單應該找一家公司托管,或者找一個資金管理者。這樣市場才會明白這家公司的定位。”
目前市場上關于入股百仕通的意見,主要集中于幾個方面:第一,鎖定期過長;第二,流動性不夠;百仕通IPO共募集40億美元,而投資公司另購入30億美元的股份,中國持有的股份比例很大,鎖定期滿后,中國的大規模減持會引發市場股價的波動;第三,可以將一些未來合作要求明確寫人合同,比如發現適當投資機會則雙方可共同投資;等等。
“對百仕通投資給人的感覺是,突然看到一個機會就要抓住。做事情的次序錯了,最重要的是先形成目標和策略,然后按照既定的投資規劃進行投資。”一位資產管理業重量級人士說。
按照國務院對于投資公司的定位,投資公司將利用超出儲備規模的外匯,進行境外實業投資和金融產品組合投資,這樣可以提高外匯經營收益。韓國、新加坡等外匯儲備規模較大的國家已有這種做法。
投資公司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境外金融市場投資、股權投資和國內金融機構注資等。“因為公司并沒有正式成立,還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投資公司籌備組的一位人士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對外投資資金是超出外匯儲備的部分,與額度內的外匯儲備投資取向有很大的不同。外匯儲備只能投資債券,我們則可以進行股權投資甚至直接投資。”
“可以明確的是,投資公司將按照市場化的方式來操作投資公司,每一筆投資都不需要任何政府機關批準,這點在對百仕通的投資上就顯現出來了。”上述人士強調,“我們給有關部門報送的材料就是一個情況通報,不需要審批。”
投資公司為什么
雖然成立日期迫近,但投資公司的組織架構與投資使命仍未完全明確,目標、制度和策略是投資公司發展的關鍵。投資公司能走多遠,取決于今日設計者為其注入的基因。
目前,已經有各路人馬開始向手握重金的投資公司頻頻游說。一方面,外資投行和資產管理公司希望能夠管理投資公司手中的資金;另一方面,亦有提法認為,投資公司可以幫助中國企業進行海外收購。更有甚者,有人將投資公司視為“第二財政”,伸手要錢的已經排起了長隊。
“現在投資公司的目標不是很明確,參與組建的各方想法尚未完全統一。”一位國際資產管理界人士與投資公司接觸后談了自己的印象,“一個機構目標太多會難以兼顧,有時候目標相互之間還有沖突,投資公司現在確立單純而明確的目標很重要。”對于入股百仕通,即有一種說法是用以配合在今年5月舉行的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倘若如此,就會存在著不同目標的沖突,對于投資公司的業績考評亦缺乏統一的標準。
投資公司即將涉足的是風高浪急的國際資本市場,其情境與中國的現狀大不相同,眼下多家頂級金融機構深陷次級房貸危機的泥潭,已經是最好的教材。很多專業人士呼吁,投資公司應該在明確的目標之下,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資戰略。
“資產管理是一個自上而下的資產分配和投資過程。首先要在資產類別和投資區域上有大的規劃和平衡,而且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專業團隊進行管理,更重要的是對于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有量化和監督。”橡樹資本的朱德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