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災挑戰孟政府能力
經濟雪上加霜當局面臨新壓力
從今年7月下旬開始,由于連降大雨,孟加拉國北部、東北部及中部地區河水泛濫,發生洪災。此次洪災被認為是孟加拉國十年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受影響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40%,數百人死于洪水,約1000萬人流離失所。
洪災對孟加拉國當局的執政能力構成重大挑戰。除了天災,食物價格漲到十年來最高,電力、化肥短缺,令孟加拉國經濟形勢雪上加霜。政府正面臨加息和對能源價格予以高額補貼的巨大壓力。
以法赫爾丁艾哈邁德為總理的孟加拉國看守政府自今年1月上臺以來,一直致力于打擊腐敗。到目前為止,已有數十名孟前部長、議員因涉嫌腐敗被捕。孟加拉國兩位前總理哈西娜、卡莉達齊亞因涉嫌經濟犯罪,均在軟禁之中。
軍方以打擊腐敗為名,對該國長期形成的“地下經濟”予以取締,但這一行動也嚇跑了部分投資者,間接打擊了民間的企業家精神。面對救災工作所需的巨額資金,政府已不得不表示,將不再追究一些資金的來源,并呼吁各政黨都積極參與到救災工作中來。
英國《經濟學人》2007年8月9日
參院選舉后的日本政局
民主黨利用外交問題削弱安倍
7月參議院選舉,自民黨慘敗,令強烈支持美日軍事同盟關系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受到嚴重打擊。反對黨民主黨的總裁小澤一郎則憑借對參議院的控制,提出要結束日本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小澤的表態,迎合了日本國民中對美國發動的反恐戰爭的不滿情緒。通過在外交政策方面挑戰安倍,小澤的舉動可能給安倍政權以致命一擊。
不過,民主黨內對伊拉克戰爭和軍方在其中的角色的意見分歧也很大。如果小澤在日本撤出伊拉克問題上態度過于堅決,也可能造成民主黨分裂的局面。同時,民主黨需要向國民證明,它不僅是一個只會提反對意見的政黨,同時也是一個有能力治理國家的政黨。分析認為,伊拉克問題不僅事關日本在伊的存在,更是檢驗民主黨外交能力的具有指標意義的問題。
美國《時代》周刊2007年8月9日
泰南叛亂局面失控
執政的軍方存在多項政策失誤
2004年泰國南部發生伊斯蘭分離主義分子的叛亂活動后,該地區安全局勢一直不穩,最近更趨惡化。分析認為,泰國這個以佛教為主的國家,正面臨1902年以來最糟糕的動蕩局面,而且暴力活動還在向泰國北部蔓延。恐怖分子的技術也更加先進,從三年前制造簡易炸彈,已發展到如今可以制造遙控的便攜炸彈。
叛亂分子希望在南部三省建立一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過去三年內,他們襲擊了作為政府象征的學校,打死18名教師,迫使65所學校關閉。但執政的泰國軍方并不原意承認局勢的嚴重性,他們只是將暴亂歸結為毒品販子和罪犯。2004年,政府軍襲擊了一座14世紀的清真寺,打死33名叛亂分子;同年,78名赤手空拳的伊斯蘭示威者被軍方關在密封的卡車中,窒息而死。政府還采取佛教徒和穆斯林分開居住的方式,令彼此交往日漸稀少;軍方還試圖將佛教尊為官方宗教。
上述做法均激怒了當地穆斯林,并導致政府同溫和的穆斯林疏遠以及極端穆斯林發動更大規模攻擊。人們擔心,軍方最近對叛亂分子加強打擊的言論,會令叛亂分子加大對泰國旅游景點的襲擊。
美國《新聞周刊》2007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