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豬肉、食用油和柴油、液化氣等價格上漲較多,給城鄉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帶來較大壓力。
11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街道看望困難群眾。針對社會關心的物價問題,溫家寶指出,我國從2003年連續四年物價基本穩定,但今年物價漲幅比較高。物價上漲有國內外多種因素。一是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帶動消費價格上漲;二是國際糧食價格普遍上漲,帶動食品價格上漲;三是國內存在價格的結構性上漲,國內消費品供應總的是能夠滿足的,但存在結構性問題。工業品價格基本保持穩定,突出的是食品價格上漲。我國糧食連續四年豐收,今年可能超過1萬億斤,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但農產品哪一項短缺都可能引起價格波動。目前主要是豬肉、油料等價格上漲帶動其他食品價格上漲。
溫家寶說,政府已經采取穩定市場、避免價格大幅上漲的政策措施。一要發展生產,保障供給,認真落實國務院扶持生豬、油料、奶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二要做好物資運輸調配和存儲工作;三要依法管理好市場,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違法行為;四要利用國際市場補充國內短缺物資,增加供給;五要安排好低收入群眾、困難群體的生活。
11月14日,溫家寶還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穩定市場供應和保障困難群眾生活工作。會議指出,目前的物價上漲是結構性的,但價格總水平上漲的壓力較大。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在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切實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措施,發展生產,保障供給,基本穩定價格總水平,妥善安排人民群眾生活,維護市場和社會穩定。
據有關權威部門預測,今年最后兩個月,物價上漲趨勢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全年漲幅會保持在4.5%左右,不會出現由于總需求嚴重超過總供給而引起全面持續的價格上漲。但業界普遍認為,由于通貨膨脹因素的存在,中國已經進入價格上升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