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上市前夜,百度發布進軍C2C的消息,在中國互聯網界炸開了鍋。
百度和C20原本毫不相干的兩個詞扯到一起,一下子就在中國互聯網界炸開了鍋。鼓勵的、質疑的、唏噓的、慨嘆的各種聲音匯集到一起,大家議論的話題無非一個,百度到底在想什么?
很明顯,百度此際發布進軍C2C的消息并非突發奇想,而是蓄謀已久、深思熟慮之舉百度選擇了一個“天賜良機”,趁著阿里巴巴上市前夜,借機把傳媒和資本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再把自己的身價炒上一炒;雖說關于百度進軍電子商務之說坊間早有議論,但此次百度并未選擇“眾望所歸”的B2C或者B2B,而是競爭相當激烈的02C市場,明顯是已經有了自己的“如意算盤”。但其發發消息、不談實質的態度,甚至讓有些人懷疑百度會不會只是虛晃一槍,當然這或許是人們最不希望成真的猜想。除此之外,關于百度,我們有很多想法值得討論。
猜想一:抵御“阿里巴巴+雅虎”的侵襲
百度既然選擇在阿里巴巴的上市前夕發布消息,這也很自然的讓人聯想到百度此舉與阿里巴巴的關聯1)百度的搜索引擎業務與阿里巴巴的雅虎屬于直接競爭關系,盡管雅虎當前處于劣勢地位,但憑借阿里巴巴的中小企業資源,一旦“阿雅”真正有效組合必然直接威脅百度的競價排名業務,2)阿里巴巴一直相當重視搜索對電子商務的意義,而阿里巴巴上市之后必然會著力提升其搜索方面的實力.致使百度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3)阿里巴巴在B2B的壟斷地位+淘寶在020的領跑優勢+雅虎在搜索的積累,這樣一個龐大的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搜索”的帝國一旦建立起來,百度將面臨更加危難的境地。
但事實上,百度似乎不需要為這樣的原因投入太大的精力:對于阿里巴巴而言,如何真正將雅虎整合好,是一個足以再困擾它兩三年的問題,而打造或提升一家新的阿里搜索也都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在搜索這個領域里面,百度短期內仍然可以笑傲江湖。
猜想二:面對與Goegle和谷歌的競爭
Ooogle在全球的布局已經逐漸從搜索擴張到了電子支付領域,GoogleCheckout的推出不由讓人聯想到Qoogle對電子商務的野心。盡管谷歌在中國依然被百度壓制,但其強大的GoodIe后盾讓百度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尤其是百度似乎對追隨Goodle已經逐漸形成依賴,因此宣布進入電子商務業務也算是百度領跑了GoogIe一次。
這個原因或許是促使百度進入電子商務最次要的一個原因了,因為Google在中國的首要任務必然還是搜索,短期內不會去趟電子商務這池渾水。
猜想三:盈利模式單一的軟肋急需突破
過分依賴“競價排名”單一的盈利模式已經成為百度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而近年來屢遭詬病的“虛假排名”已經讓百度逐漸失去它在用戶面前的誠信和美替。不僅如此,在投資人眼中,百度這個借著Google東風起來的中國搜索企業,與Google之間的差距似乎越扯越大,GoogIe在不斷向視頻、向支付、向電信甚至手機操作系統擴張的同時,百度的過于沉穩冷靜,不由得讓人質疑起它的盈利能力來。
盡管百度在產品創新和用戶體驗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并未創造出能夠帶來盈利的業務支撐點,這一局面正在將百度逼上“梁山”——百度急需新的盈利模式來為自己的發展創造突破口。
猜想四:為什么偏偏是C2C
在很多分析師看來,對于百度而言,多年來積累的堅實的中小企業用戶基礎,應當是百度進入B2B或者B2C市場最好的跳板。而事實上.阿里巴巴在B2B市場的壟斷地位以及B2C市場的混沌狀態,百度一旦真的跳進去,說不定得來的是“萬劫不復”作為回報。
而在C20領域,百度貌似新手,但也不是毫無積累。首先,憑借百度每年為淘寶帶來的大量點擊率,就可以想象,百度只要在搜索結果上稍作調整.就可以將所有的點擊轉移到自己的02C平臺上;其次,從百度的用戶結構來看,除了搜索之外,百度知道、貼吧和空間上也都聚集了一大群忠實的用戶,而這些用戶恰恰能夠幫助百度撐起一個C2C的交易平臺,在這一點上,百度和騰訊的發展思路應該是相近的,不同的是百度的用戶可能具有更強的消費能力,因為騰訊的用戶忠誠度是建立在qQ和游戲上的,而百度的用戶是以搜索和群體為基礎的。
更何況當前恰是進入C20市場的最佳時機:一方面,經過多年的培育,C2C市場正在努力擺脫“燒錢時代”,逐步進入收益期,而由于用戶基礎逐步成熟,企業無需像淘寶當年一樣為了搶占份額大打廣告,另一方面,淘寶剛剛嘗試收費、用戶群可能不穩定.易趣正在經歷調整陣痛期、業績恢復還需時日,拍拍起步不久、在市場上還沒真正站穩,當前若有企業強勢進入,則可能很輕易搶到市場份額。
百度憑自己在搜索和用戶基礎上的優勢進入C20市場,也算是水到渠成。
猜想五:誰在經歷考驗
百度的突然介入,誰最緊張?淘寶、易趣還是拍拍'百度真的會徹底改變C2C市場的格局么?
其實,面臨最大考驗的應該是百度自己。無論是淘寶、易趣還是拍拍,都有足夠強大的后盾支撐,而對于百度.進軍C2C市場對它而言意義重大,能否突破瓶頸都在此孤注一擲,所以,百度的步伐也是非常慎重。進入C2C市場百度首先考慮的不應是競爭壓力的問題,而是自身如何協調的問題:1)如何充分利用搜索的優勢,發展C2C業務,2)未來的C2C平臺如何定位,采取什么樣的發展策略;3)C2C業務發展的配套服務,例如IM和支付,4)一旦進入C2C市場,百度的搜索品牌如何延續和升值,5)自身的電子商務業務與現有競價排名的關系。
而對于淘寶,易趣和拍拍,首要問題也不是擔心百度是否會沖擊市場,而是踏踏實實把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做好。
解決好自己的問題,才是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