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穩心顆粒治療冠心痛宣性期前收縮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70例病人隨機分為穩心顆粒組(治療組)36例和心律平組(對照組)34例,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綜合臨床療效、心電圖療效、伴隨癥狀改善情況、心功能改善情況及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8.89%,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1.76%(P<0.05),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積分、心功能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或P<0.01),且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或P<0.01)。結論 穩心顆粒能改善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縮病人的癥狀及心功能,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
關鍵詞:穩心顆粒;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縮
中圖分類號:R541.4 R28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10-0922-03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伊血管腔狹窄或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疾病,而室性期前收縮是在該病基礎上因心肌組織營養障礙與萎縮,以致纖維組織增生等原因所致。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縮臨床上十分常見,而室性期前收縮常可引起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等嚴重心律失常,增加冠心病病人病死率,降低其生存質量。目前臨床上多采取普羅帕酮(心律平)、胺碘酮、異搏定等西藥治療,雖能短期控制其發作,但不良反應較多,還可導致新的心律失常。我院于2005年2月~2007年2月采用穩心顆粒治療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縮36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符合診斷的70例病人均為本院2005年2月~2007年2月收治的門診或住院病例。根據隨機表法分為治療組(36例)和對照組(34例)。治療組男20例,女16例;年齡40歲~66歲(52.16歲±13.94歲);病程29 d至18年(3.85年±1.07年);室性期前收縮輕度11例,中度16例,重度9例。對照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42歲~68歲(53.22歲±9.57歲);病程28 d至20年(3.99年±1.14年);室性期前收縮輕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6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輕重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所有病例的冠心病診斷及室性期前收縮程度判斷標準參照1979年全國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心律失常研究座談會修訂標準制定。中醫氣陰兩虛兼心脈瘀陽型心悸診斷標準參照《中醫內科學》(第7版教材)制定。且均排除室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血壓過低[收縮壓<80mmHg(1 mmHg=0.133 kPa),脈壓、20mmHg)];血鉀異常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對本藥過敏者;合并腦血管、肝、腎及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嚴重心功能障礙及精神病病人,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影響療效安全性判斷者。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口服穩心顆粒劑(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Z10950026,每包9 g),1包/次,3次/日,連服4周。對照組口服心律平(上海市醫藥公司長樂藥廠生產,批號90201,每片50 mg),每次150 mg,4次/日,連服4周。兩組均給予營養支持治療,心絞痛發作時予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痛止即停,研究期間未使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
1.4 觀察指標 ①分別將心悸、心胸憋悶、口干、乏力4個癥狀按無、輕、中、重記0分、2分、4分、6分,記錄治療前后積分值;②治療前后做標準12導聯心電圖檢查,并使用24 h動態心電圖分析系統,于治療前后分別檢查1次,觀察心率、心律及ST段變化;③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儀(美國ATL公司APOGEE800型),觀察左室射血分數(LVEF)、心搏量(SV)、心排血量(CO)等指標,于治療前、治療后分別記錄1次;④治療前后查三大常規、電解質及肝腎功能,觀察并記錄治療過程中有無不良反應。
1.5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的療效評定標準。顯效:心悸癥狀消失,心電示波觀察或心電圖明顯改善,室性期前收縮消失;有效:心悸癥狀大部分消失,心電示波觀察或心電圖有所改善,室性期前收縮次數較治療前減少50%以上;無效:心悸癥狀和心電示波或心電圖無變化或加重。
1.6 統計學處理 所有實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檢驗標準α=0.05。采用SPSS 11.5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
2 結 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改善情況比較(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24 h動態心電圖療效 兩組經治療后,24 h動態心電圖監測有明顯改善,期前收縮次數有所降低,ST段降低有所改善,其持續時間亦明顯減小,但治療綱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或P<0.01)。詳見表3。
2.4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變化情況(見表4)
2.5 不良反應 所有入選病例未出現肝、腎功能異常,治療中對照組34例中有2例發生惡心嘔吐,頭暈目眩,1例出現Ⅰ度房室傳導阻滯而停藥,治療組未見不良反應。
3 討 論
近年來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目前針對有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期前收縮,尤其是冠心病,多采用心律平治療。心律平是具有高效廣譜作用的IC類抗心律失常藥,但幾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藥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反應,心律平通過抑制竇房結和心臟傳導功能,造成竇性心動過緩或不同類型的傳導阻滯,在某些情況下又可誘發或加重心律失常L6j,故在臨床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中藥治療室性期前收縮有很好的療效,是目前研究的熱門。室性期前收縮屬中醫學心悸、心動悸等范疇,從臨床觀察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縮多以氣陰兩虛、心脈瘀阻為病機特點,以氣陰虧虛為本,以心脈瘀阻為標。氣虛導致血瘀,心脈不暢而心胸憋悶,陰虧而引起火熱內生,擾亂心神,致心動驚悸不安。故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為治療大法,以穩心顆粒治之。穩心顆粒是一種純中藥制劑,由黨參、黃精、三七、琥珀、甘松組成。方中以黨參為君,補中益氣,安精神,定驚悸;黃精補脾氣,滋心陰,輔助黨參益氣生血,為臣藥;琥珀活血化瘀,平肝安神,三七行瘀止血。共為佐藥;甘松行氣開郁醒脾,使君臣藥補而不滯,為使藥。諸藥合用,可使心氣漸充,心陰得補,瘀祛絡通,氣血流暢,則心悸自除。現代研究表明,穩心顆粒可減少期前收縮的發生頻率、改善心功能,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所致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療。動物實驗證明,穩心顆粒可以防止和糾正烏頭堿、氯化鋇、腎上腺素等誘發的心律失常,其主要作用機制為穩心顆粒中的甘松含纈草酮有關,纈草酮具有膜穩定作用,有抑制心肌細胞鈉通道和L鈣通道作用,能延長動作電位及不應期,阻斷折返激動,有效治療心律失常。另外,黨參對二磷酸腺苷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有改善冠狀動脈供血,增加有效血容量,提高心排血量,減少外周阻力,降低全血黏滯度,降低凝血因子等作用,甘松還有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穩心顆粒中三七有活血化瘀作用,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環;黃精有降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穩心顆粒治療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縮36例,在臨床癥狀、心電圖療效及心功能改善方面均優于心律平,總有效率達88.89%,且未見任何不良反應。因此,穩心顆粒不但具有較好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還能治療原發疾病冠心病,且不良反應發生少,說明其療效、安全可靠,但其治療機制仍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本文編輯 郭懷印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