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通過動態(tài)觀察高脂飼料喂養(yǎng)家兔模型血脂和血液流變學各指標在造模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及其相互關(guān)系,探討中醫(yī)“痰”“瘀”證相關(guān)的生物學基礎。方法 新西蘭家兔給予高脂飼料喂養(yǎng)2周、4周、8周后分別用酶法測定血脂,旋轉(zhuǎn)法測定血漿黏度,微孔濾過法測定紅細胞變形性,磁珠法測定凝血酶時間(TT)、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原時間(PT)等血液流變學指標,用Pearson法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 與普通飲食組比較,高脂飲食家兔血清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在2周內(nèi)迅速增高,4周、8周時維持在與2周相近的水平(P<0.01);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在2周開始增高,在8周增高更加明顯(P<0.01);三酰甘油(TG)增高比較緩慢,在8周時明顯增多(P<0.01)。血漿黏度在高脂飲食2周、4周、8周時顯著升高(P<0.05或P<0.01);高切、中切、低切變率下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在2周、4周、8周時均顯著降低(P<0.01);TT在2周時降低(P<0.05),4周、8周時降低更加明顯(P<0.01);APTT在4周時顯著降低。相關(guān)性分析顯示:TC和LDL-C與血漿黏度呈正相關(guān),與紅細胞變形性及TT呈負相關(guān)。TG與血漿黏度呈正相關(guān),與紅細胞變形性呈負相關(guān)。HDL-C 與高切變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呈正相關(guān).與紅細胞變形性及TT呈負相關(guān)。結(jié)論 在高脂家兔造模過程中,血脂和血液流變學有相關(guān)性變化,這些可能反映了中醫(yī)“痰濁證”與“血瘀證”相關(guān)的生物學基礎。
關(guān)鍵詞:高脂飲食;痰濁證;血瘀證;血脂;血液流變學;家兔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10-0946-03
高脂血癥家兔動物模型以往多用于動脈粥樣硬化相關(guān)領域的研究,近年來,由于該模型同時存在高血脂和血循環(huán)障礙這兩種病理機制,也被用于中醫(yī)痰濁和血瘀證候的研究。中醫(yī)學認為,證候是對人體運動狀態(tài)和方式的概括和描述,隨時間而動態(tài)變化,即其“動態(tài)時空”的特征。在以往的報道中,只有關(guān)于該模型造模末期家兔血脂、血液流變學變化,尚缺少在造模過程中對家兔血脂和血液流變學變化的動態(tài)的觀察。研究表明。血液流變學異常是血瘀證的重要生物學表現(xiàn),血脂異常與中醫(yī)痰濁也有密切的關(guān)系。本實驗擬通過觀察高脂血癥家兔血脂、血液流變學隨高脂飼料喂養(yǎng)時間的延長而發(fā)生的動態(tài)變化及其各指標之間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研究痰濁、血瘀證候的動態(tài)演化規(guī)律的生物學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動物 健康新西蘭家兔21只,雌雄不拘,體重(2.0~3.5)k8,由北京開源兔業(yè)養(yǎng)殖場提供,許可證編號:Scxk(京)2006~0005,動物于安靜環(huán)境下單獨分籠飼養(yǎng),室溫控制在(23±1)℃的范圍內(nèi),相對濕度60%,光線自動控制12 h明暗交替變換,給予充足清潔飲水。
1.1.2 試劑 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試劑盒,由首都醫(yī)科大學臨床科技中心提供;凝血酶原時間(PT)測定試劑盒,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測定試劑盒,凝血酶時間(TT)測定試劑盒,由美德太平洋科學集團提供。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glpyrrolidone,PVP),配制紅細胞變形液,Sigma公司產(chǎn)品。
1.1.3 儀器 BeckmanCoulterCX4 Pro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Beckman公司生產(chǎn)。LBY-N6B全自動清洗血流變儀及微量血漿測試裝置,LBY-BX3紅細胞變形儀,C2000-2高性能血凝儀,由北京普利生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DL-4000B冷凍離心機,由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生產(chǎn)。
1.2 方法
1.2.1 動物分組及處理 將21只家兔隨機分為普通飲食組6只,高脂飼料喂養(yǎng)2周、4周、8周組5只。高脂飲食組每只每天早、晚分別給予高脂飼料30 g,待高脂飼料喂完后加普通飼料及少量青菜喂養(yǎng)。高脂飲食飼料配方為1%膽固醇、15%蛋黃粉、5%豬油、79%普通兔飼料。分組及喂養(yǎng)方法見表1。高脂飲食2周組有1只家兔在第2周時意外死亡。8周后自家兔耳中央動脈取血進行指標檢測。
1.2.2 血脂檢測 家兔空腹取血,待血液自凝后,取血清,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中TC,TG,HDL-C,LDL-C。
1.2.3 血液流變學指標檢測 取血后分別加入肝素抗凝試管,3.8%枸櫞酸鈉抗凝試管。取肝素抗凝血0.8 mL用LBY-N6B全自動清洗血流變儀測定全血黏度;肝素抗凝血離心3000r/min,10 min,取0.2 mL上層液用微量血漿測試裝置測血漿黏度;取肝素抗凝血0.8 mL用LBY-BX3紅細胞變形儀測定紅細胞變形能力;取枸櫞酸鈉抗凝血離心3 000 r/min,15 min,取上層液,按試劑盒說明書用C2000-2高性能血凝儀測定纖維蛋白原含量(FIB)、PT、APTT、TT等各項指標。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實驗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組間差異,Pearson法分析相關(guān)關(guān)系。
2 結(jié) 果
2.1 高脂飲食對各組家兔血脂水平的影響 與普通飲食組比較,高脂飲食2周組、4周、8周家兔的TC水平顯著增高,達(15~17)倍;高脂飲食2周組家兔的血清LDL-C升高達40倍,8周組升高54倍,說明高脂飲食使家兔血清TC水平、LDL-C在短期內(nèi)迅速增加到很高水平。高脂飲食2周和4周組家兔血清HDL-C水平顯著升高,8周組HDL-C水平進一步增高。高脂飲食2周、4周組家兔血清TG升高40%左右,與普通飲食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8周組家兔TG水平升高4倍,表明高脂飲食對家兔血清TG影響比較緩慢。詳見表2。
2.2 高脂飲食對家兔血液流變學的影響 與普通飲食組比較,高脂飲食2周、4周、8周組家兔血漿黏度顯著升高,表明高脂飲食在短期內(nèi)可影響家兔血漿黏度,并隨喂養(yǎng)時間增長持續(xù)升高。全血黏度的變化有波動,在低切、高切變率狀態(tài)下,高脂飲食2周組全血黏度呈升高趨勢,隨后又有降低趨勢,但各組與普通飲食組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普通飲食組比較,高脂飲食2周、4周、8周組家兔高、中、低切變率下紅細胞變形指數(shù)均顯著降低,表明高脂飲食對紅細胞變形性的影響較大。與普通飲食組比較,高脂飲食2周、4周、8周組家兔TT顯著降低,APTT在高脂飲食4周組明顯降低,PT隨高脂飼料喂養(yǎng)時間延長有降低趨勢。
2.3 高脂飲食家兔血脂與血液流變學變化的相關(guān)性分析 用Pearson法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TC和LDL-C與血漿黏度呈正相關(guān),與紅細胞變形性及TT呈顯著負相關(guān)。TG與血漿黏度呈正相關(guān),與紅細胞變形性呈負相關(guān)。HDL-C與高切變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呈正相關(guān),與紅細胞變形性APTT呈負相關(guān)。提示TC,LDL-C,7G和FIDL-C的升高均可導致血漿黏度增高,紅細胞變形性降低;TC,LDL-C,HDL-C可能導致血液纖溶活性降低。
3 討 論
以往的高脂血癥家兔動物模型研究中,大多只關(guān)注造模末期家兔血脂、血液流變學變化,尚缺少在造模過程中對家兔血脂和血液流變學變化的動態(tài)觀察。本實驗通過對2周、4周、8周高脂血癥家兔造模過程中的血脂、血液流變學的動態(tài)觀察發(fā)現(xiàn)其各指標都有不同的變化特點,并且有一定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這些發(fā)現(xiàn)對探討中醫(yī)的痰濁與血瘀證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的生物學基礎提供了有意義的資料。
本實驗中,家兔血清TC,LDL-C在高脂飲食2周即呈顯著性升高,TG增高較為緩慢,在高脂飲食8周時增高才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表明家兔對高脂飼料敏感性高,血漿中TC濃度升高迅速,但TG增高較緩,推測這可能是由于家兔對膽固醇易吸收而代謝較慢,而對TG正相反。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研究發(fā)現(xiàn),痰濁證病人的血清TC,TG,LDL-C含量明顯高于非痰濁組病人和正常人,認為血脂水平與痰濁密切相關(guān),血清TC,TG,LDL-C含量升高可以作為痰濁證微觀辨證及判別治療痰濁證藥物療效和病程進展的微觀指標。
本實驗中,家兔血漿黏度在高脂飲食2周即呈顯著性升高,紅細胞變形性和TT在高脂飲食2周呈顯著性降低。TT反映機體纖溶活性,TT降低,表明機體纖溶活性降低。在本實驗中,APTT在高脂飲食4周一過性降低,PT也隨高脂飼料喂養(yǎng)時間的延長有降低趨勢。APTT,PT反映機體凝血機能,APTT,PT降低,則血液易凝。這種血液流變性改變,就反映在機體出現(xiàn)血瘀證候時,呈“濃”“黏”“凝”“聚”狀態(tài)。血液流變學改變是血瘀證發(fā)生的重要病理基礎,可作為血瘀證微觀辨證的依據(jù)。在高脂血癥家兔模型血脂,血液流變學都發(fā)生了異常改變,該模型體現(xiàn)了痰濁和血瘀兩種證候的生物學變化。
在本試驗的相關(guān)性研究中發(fā)現(xiàn),高脂喂養(yǎng)家兔血清TC,TG,LDL-C,HDL-C與血漿黏度和紅細胞變形性均有顯著相關(guān)陸,TC,LDL-C,HDL-C與TT密切相關(guān)。血液中TC,HDL-C,LDL-C的增加會增加紅細胞和血漿的流動時間,降低紅細胞膜的滲透性,特別是血LDL的增加可以顯著增加血液黏度,對紅細胞的滲透性,流變學和流動性有重要影響。紅細胞變形性的降低可導致紅細胞膜的改變并最終改變血液黏度。血脂異常引起的病理產(chǎn)物濕濁、痰凝、瘀血分別為高脂血癥的早期、中期、后期病理產(chǎn)物,“濕濁”進入營血,循行經(jīng)脈,流走全身,日久則可形成“痰凝”,阻于血脈,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血瘀,最終痰瘀同病,血液表現(xiàn)出“黏”“濃”“凝”“聚”的流變學改變。痰濁與血脂水平相關(guān),而血瘀證表現(xiàn)的血液“黏”又反映為血液黏度、紅細胞變形性改變,“凝”反映為纖溶活性降低,凝血酶時間縮短。本研究顯示TC,TG,LDL-C,HDL-C與血漿黏度和紅細胞變形性均有顯著相關(guān)性,TC,LDL-C,HDL-C與TT密切相關(guān),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醫(yī)“痰濁證”與“血瘀證”相關(guān)的生物學基礎。
本文編輯 郭懷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