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天舒膠囊治療頸性眩暈的療效及作用機制。方法 對2006年1月~2007年1月頸性眩暈60例病人,隨機分為天舒膠囊治療組(A組)與氟桂利嗪治療組(B組)各30例,觀察比較兩組眩暈、頸肩痛等癥狀與功能評分結果及眩暈程度。結果 治療后兩組眩暈癥狀及功能評分均有改善(P<0.05或P<0.01),且組間比較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眩暈程度均有改善。但兩組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天舒膠囊改善頸肩痛優于氟桂利嗪;隨訪(1~3)個月,天舒膠囊治療組復發3例(10%),氟桂利嗪治療組復發9例(30%),兩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天舒膠囊治療頸性眩暈療效優于氟桂利嗪,且復發率較低。
關鍵詞:天舒膠囊;氟桂劑嗪;頸性眩暈
中圖分類號:R745.1 R28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10-1011-02
頸椎病(CS)是指頸椎骨、頸椎間盤及其周圍纖維的慢性肥大性病變所引起的頸髓和頸脊神經根的壓迫綜合征。國內CS發病率約為3.8%~17.6%,其中有眩暈者可多達半數以上,給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痛苦和不便。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應用天舒膠囊治療頸性眩暈60例,取得比較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病人,符合1993年第一屆全國頸椎病專題座談會制定的椎動脈型頸椎病診斷標準,治療前2周末服用任何中西藥物,未進行任何理療、針灸等治療。排除耳源性眩暈、眼源性眩暈、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疾病所致眩暈。按隨機化原則,以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兩組。天舒膠囊治療組(A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25歲~61歲(42歲±7歲),病程6個月至12年;氟桂利嗪治療組(B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齡23歲~65歲(46歲±10歲),病程5個月至13年。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病程長短經統計學處理,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A組口服天舒膠囊(康緣藥業生產)每次4粒,3次/日,并同時按摩治療。B組口服氟桂利嗪每次10 mg,每晚1次,并同時按摩治療。30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項目及療效標準 兩組病人均在治療前后用頸性眩暈癥狀與功能評估表進行評分,該量表包括5項:眩暈16分(眩暈程度8分,頻度4分,持續時間4分),頸肩痛2分,頭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會適應4分。滿分為30分。每項均分為5個等級,使用時將各項得分刪除(不讓病人知道評分方法),在醫生指導下由病人自行填表,治療前后分別對總分、眩暈項及頸肩痛項進行對照評估,隨訪(1~3)個月,觀察復發率。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配對t檢驗進行治療前后量表評分、血壓的差異性比較,用團體z檢驗進行兩組間治療差異性比較,復發率用χ2檢驗進行比較,數據由SAS 6.04統計軟件處理。
2 結 果
治療后A組復發3例(10%),B組復發9例(30%),兩組復發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各項評分詳見表1。

3 討 論
3.1 頸性眩暈的病理機制 頸性眩暈是由各種原因引起椎動脈頸外段血流受影響產生眩暈。引起眩暈的主要疾病是頸椎關節病。頸性眩暈是間斷出現,發作時與頸部活動姿勢有明顯關系,尤其是前屈或轉動頭部時出現明顯眩暈。可伴有惡心、嘔吐、出汗及共濟失調,部分病人轉頸時可出現跌倒發作。發病原因可能有:①頸椎骨質、頸椎關節橫突孔的增生及骨贅形成,頸肌、頸部軟組織的病變,頸部腫塊等引起椎動脈受壓后而發生缺血、缺氧導致眩暈。如椎動脈本身有病變、粥樣硬化性狹窄、畸形等則癥狀更易發生。②頸椎退變造成椎動脈側曲狹窄也可刺激椎動脈壁上的交感神經引起血管痙攣,導致供血不足或頸交感神經叢受直接或間接刺激引起椎動脈痙攣或反射性引起內耳微循環障礙而發病。
由于頸椎退變或機械壓迫等因素或頸椎退變所致頸椎節段性不穩定,致使椎動脈受壓迫或刺激使椎動脈狹窄、折曲或痙攣造成椎動脈供血不足,出現頭痛、偏頭痛、耳鳴、聽力下降或耳聾、視力下降、發音不清、突發性眩暈而猝倒,并因椎動脈周圍有大量交感神經節后纖維可出現自主神經癥狀而表現為心慌、心悸、心律失常、胃腸功能減退。骨贅擠壓頸部交感神經,形成椎動脈痙攣這種間接因素較直接壓迫更多見。頸性眩暈表現復雜,鑒別診斷較為困難,應排除內耳眩暈癥(美尼爾氏綜合征)、眼疾患以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所表現的相似癥狀。
3.2 兩種藥物的作用機制 氟桂利嗪是一種長效雙氫哌嗪類衍生物,為一選擇性鈣拮抗劑,可阻滯多種病因所致過量Ca2+進入細胞而造成細胞損傷或死亡;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縮而改善循環,維持紅細胞攜氧能力,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血液黏滯度;保護內皮細胞,防止血小板積附,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進展和血栓形成。所以它具有改善腦及周圍循環功能,增加椎動脈、頸內動脈血流量,增加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阻止腦缺血改變,改善腦代謝功能和腦電活動,并能增加耳蝸小動脈血流量,改善前庭器官微循環。
天舒膠囊由川芎和天麻組成,方中川芎辛溫,歸肝、膽、心包經,為血中氣藥,能達巔頂,通透周身,功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天麻甘平質潤性微寒,歸肝經,為治風之神藥,功能熄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而且甘潤能制約川芎之過于辛散。兩藥共奏活血化瘀、平肝熄風、通絡止痛之功。本藥具有鎮痛、鎮靜、抑制血栓形成、降壓、減少血管阻力、增加動脈血流量的作用。
本研究發現,天舒膠囊在改善病人頸肩痛、心理及生活、工作的適應性方面有良好表現,效果明顯優于氟桂利嗪單一治療組,在改善眩暈程度方面效果與氟桂利嗪類似,且其復發率低于氟桂利嗪,避免了氟桂利嗪引起的嗜睡、困倦無力、抑郁等等不良反應。
本文編輯 王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