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茉莉天臺上的酒會已經不是第一次,習慣性地找了個遠離人群的位子坐下來,你知道,在酒會上想要靜下心來享受點什么是絕沒可能的,能偷得個安靜的地方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從坐的地方向下看,是一池嫵媚的湖水,這是工體附近餐廳的特點,夜晚時候燈火會映染湖面的顏色,不濃不淡的像化了妝,略帶著點羞澀,卻沒有后海的那么妖艷。身后的水墻不時會傳來細微的聲響,就真讓你覺得那湖水很近了。其實在北京有很多可以看星賞月的地方,星級酒店的天臺酒吧,小胡同里小咖啡館的屋頂,但感覺千差萬別,就像這鬧區中獨處一隅的茉莉,花一樣淡雅脫塵地靜開在喧囂里,不高不低的位置卻也是一翻別樣的光景。
在這個城市里稍微有點飲食概念的人大都知道茉莉餐廳,隨便打輛車司機都會準確地把你送到地方,當然對它的看法也是仁者見仁,有人喜歡這里的氛圍,有人說菜太貴,有人來這里請客也有人來這里約會,冷餐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于是天亮的時候有人又來了茉莉。

太陽底下的湖水要顯得活潑多了,悄悄地躍動著,漣漪在風里綻放。幾乎是轉了所有的包房,最后挑了把角的那間。兩面落地飄窗把陽光都接了進來,偎在沙發里暖洋洋地看窗外搖曳的樹影,或許是北京秋天里最舒適的姿態了吧。
食客是個對美食頗有些研究的老演員。他說中意這里的環境,菜也做得精致。掛著星級微笑的服務生拿來菜單,色彩斑斕地拍得都很漂亮,燴羊腿馬天尼,腌長骨配雪茄小饅頭,愛情果醬烤鱈魚#8943;#8943;這名字加上西式的擺盤怎么看都不像是中國菜,但每款看上去到還都是那么有滋有味,點了幾道店里的招牌菜, 不多時就都一一上了桌,看上去的確是品相不錯,樁樁件件都像是藝術品一樣擺在面前,精致地誘惑著你的食欲。起了瓶紅酒,邊享用美味邊開始欣欣然聊起了茉莉的美食之道。
這個社會里的人們時刻都在追求著自由,思想與精神上的無拘無束,人們每天都在從事著創新的工作,美食就是一種。中國是國際上享有盛名的美食大國,單就那八大菜系就能林林總總細分出諸多的派別和門類。飲食文化也是中國人最講究的傳統之一。川、魯、湘、粵;酸、甜、咸、辣#8943;#8943;每一種口味都能找到合適的菜系,但是到了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一種新的飲食觀念,建構一種新的飲食自由,基于某個基礎之上糅合理想,在物質之上追求精神的享受。
很多人把新派中國菜注解成是中餐西吃,那自然是不夠恰切的。茉莉是個以做新派中國菜出了名的餐廳,廚師長在餐飲業工作了二十多年,用他的話說:“所謂新派中國菜說到底就是換了種做法做中國菜,跟怎么吃沒多大關系,關鍵在做,中國的飲食業喜歡歸類,幾大派別也是千各不同,而新派中國菜是基于某種菜系之上,進行加工改良和再創造,甚至是把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里所有覺得用得上的好東西都精挑細選出來,再混搭進去,擺盤的時候可能會比較西方一些,因為看上去的確是現代而且漂亮,也適合我們的環境和人群。真要歸類,我想新派中國菜是無門無派,我們要的只是健康和美味。”

追求思想和身體的自由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正在做的事,美食在這里被展開了一種更新的詮釋。廚師長是個很實在的人,他到現在都還會堅持每天親自料理一個小時,他說因為有很多客人是跟著他來的熟客,吃慣了他做的菜。說起菜價,他笑著說: “你是不是會覺得我們的菜價偏高,那是一定的,因為你吃的不光是美味,還有我的設計在啊,而且最重要的是物有所值,你看到我的一碗面要好幾十塊,那是因為我本身不是面館,而你要吃面,我就要為你一個人準備那么多東西,里面的每樣食材都要符合茉莉的標準才行,要夠新、夠鮮、夠品質、夠健康。”
客人說這里的菜味道好但是菜量小,其實這也是自然的了,人在美味面前不是覺得量少就是會覺得胃不夠大,總是有那么一點意猶未盡的余興在徘徊著,讓你心里放不下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