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主持:頊志敏 主任醫師、教授 中國醫科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臨床藥理中心
讀者朋友:
如果您在心血管病、糖尿病、心理及其他疾病方面有問題要咨詢,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盡心為您解答。
通訊地址:北京市安貞郵局7號信箱
《藥物與人》讀者服務部收
郵編:100029
也可發電子郵件至:info@webmd.cn
問:冠心病、骨質增生者怎樣運動?
我是一個冠心病患者,今年70歲,心律失常,118次/分,動脈硬化,尿頻,夜尿5~6次。非常煩惱,睡不好覺。打造健康從運動做起,最好的運動是步行,但是我雙膝骨質增生,走路多了就痛得厲害。我該怎樣運動呢?
遼寧 張義峰
答:不管何人、何時、何處,生命在于運動,關鍵是不同人、不同時間、不同地點應該有不同的運動方式。即使是偏癱或昏迷的病人,也需要運動,所不同的是有必要請別人幫他做被動性肢體活動。因此,每人每天的運動應該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需要科學運動、長期堅持、不斷調整、安全有效。最好是由健康專家設計一個合適的運動處方。大概應注意以下原則:
(1)運動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又有興趣的有氧運動,包括步行、快走、慢跑、球類、游泳、騎車、跳舞及健身操等。當然,對于老年人步行是較好的運動方式。對于膝關節骨質增生,走路不便者,可選擇使用膝關節少的運動,如游泳、某些上肢為主的健身運動等。
(2)運動強度:應該達到目標心率(次/分)=170-年齡,若體弱有病可以酌情打折扣減量。一般以運動中微喘氣、微出汗、輕度心跳加快,同時感覺無不適為宜。
(3)運動時間:每天最好一次,至少隔日,每次運動40分鐘左右。
(4)運動前后做些適量的準備或放松動作。
(5)運動應長期堅持,但隨時根據身體、氣候及環境等情況調整。
問:需要放支架嗎?
我父親今年77歲,1998年經檢查,腦動脈、頸動脈、冠狀動脈硬化。其他動脈未檢查。此后他天天吃藥。我父親快走一段時間或走路稍微久一點,腳就疼痛難忍,有時是左大腿內上側,有時是右大腿內上側,有時是左腳踝,有時是右腳踝,休息片刻自動緩解。最近到省醫院做B超,查出腹主動脈、腎動脈、雙下肢動脈均硬化。腹動脈有幾個強光斑。雙下肢管腔內多處可見高、低回聲斑及混合性斑塊。狹窄28.8%~34%。醫生要他住院治療,通過造影在下肢動脈狹窄處放支架,使狹窄的血管擴大、血流暢通。但已有的斑塊取不出來,也不能消除。我感到扦管放支架是有創傷性的治療方法,已有的血塊取不出來,又不能消除,以后脫落就不好了。請問支架是否是永久性的,或幾年換一次?能否通過吃藥治愈。血管能否延緩硬化,如何不再出現血塊?
福建 李小華
答:隨著年齡增加,全身的動脈都有發生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若同時合并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動脈硬化的進程及程度會大大加快或者加重。動脈硬化分為動脈全層普遍硬化與主要在動脈內膜下的動脈粥樣硬化,而后者常常表現為斑塊、狹窄及阻塞,引起相應動脈的缺血或梗死性病變。多發性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治療與冠心病的二級預防相同,即“ABCDE”療法(A是指長期服用阿司匹林;B是指應用β-受體阻滯劑及嚴格控制血壓;C是指堅持使用立普妥等他汀類藥物降低壞膽固醇密度并戒煙;D是指控制飲食和糖尿病;E是指適當鍛煉身體。具體參見以前《藥物與人》的相關文章)。對于血管局限性狹窄≥70%、且具有相應的缺血證據(血管性疼痛及缺血的客觀體征等證據),才考慮支架療法,若彌漫性動脈粥樣硬化還可考慮血管搭橋或動脈內膜剝脫手術。至于你父親的腳腿疼痛癥狀,應看有經驗的醫生。
(編輯/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