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投入到體育運動中的人越來越多,選擇什么樣的健身方式最適合?北京國民體制檢測中心運動專家周勤璐教授認為,除了考慮年齡、職業、生活環境等因素外,將個人的性格、心理因素考慮進去,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種類型的人應選擇的運動項目:
一、緊張型
有的人心理素質缺少鍛煉,應多參加競爭激烈的運動項目,如足球、籃球、排球等項目。這些項目場上形勢多變,緊張激烈,只有冷靜沉著地應對,才能取得優勝。若能經常在這種激烈的場合中接受考驗,遇事就不會過于緊張,更不會驚慌失措,從而給工作和學習帶來好處。
二、膽怯型
有的人天性膽小,動輒害羞臉紅,性格靦腆。這些人應多參加游泳、滑冰、拳擊、單雙杠、跳馬等項目。這些項目要求人們不斷地克服膽怯心理,以勇敢、無畏的精神去戰勝困難,越過障礙。經過一個時期的鍛煉,膽子會變大,為人處事也就顯得從容自然了。
三、孤僻型
有的人性格內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與人交往,缺少競爭力。這些人應選擇足球、籃球、排球及接力跑、拔河等團隊運動項目。堅持參加這些集體項目的鍛煉,能增強自身活力和與人合作精神,逐漸改變性格。
四、多疑型
有的人多疑,對他人缺乏信任,處理事情不果斷。這些人可選擇乒乓球、網球、羽毛球、跳高、跳遠、擊劍等項目。這些項目要求運動者頭腦冷靜、思維敏捷、判斷準確、當機立斷,長期從事這些活動將有助于人走出多疑的思維模式。
五、虛榮型
有的人虛榮心強,遇事好逞強。這些人可選擇一些難度較大或動作較復雜的運動項目,如跳水、馬拉松跑等,也可找一些實力水平超過自己的對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以不斷地提醒自己,萬萬不能驕傲。
六、急躁型
有的人處世不夠冷靜沉著,易沖動急躁。這些人可選擇下象棋、打太極拳、練習健身氣功、長距離散步、游泳等項目。這類活動多屬靜態、單獨的運動,不會帶來情緒的過于波動,有助于調節神經功能,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相關鏈接:
推薦幾種健身的方式
目前在運動健身行業出現了一種非常態養生健身法,據專家介紹這類健身方法簡單易學,效果明顯,值得推廣。喜愛運動健身的中老年朋友們不妨一試。
身體倒立法。醫學家認為,經常站坐者易患內臟下垂、痔瘡及腦供血不足、腰病、腳腫等病癥。適當進行倒立鍛煉,則可對因站坐引起的各種病痛起到預防作用。同時,能改善血液循環,使大腦清醒,增強內臟功能,起到松弛肌體的健身效果。
行步倒走法。倒走可以預防駝背,尤其是對正在長身體的青少年來說,經常倒走鍛煉,可讓腰肌保持節律的收緊和松弛,改善腰部血液循環,達到治療腰痛之功效;還可以增加膝關節的承受力,鍛煉膝部的肌肉和韌帶;倒走時要掌握平衡,鍛煉主管平衡的小腦,增加與提高身體靈活性及協調功能。
光足行步法。腳底有著與內臟器官相聯系的敏感區,光著腳走路能使足底肌肉、筋膜、韌帶、穴位及神經末梢盡量與地面的沙土、草地以及不平整的卵石面接觸,這樣敏感區受到刺激,將信號傳入相對應的內臟器官及相關的大腦皮層,再傳到效應器官,從而調節人體全身的各部分功能,最終達到強身保健、康復、防病以及輔助治療的效果。
雨天走路法。比起晴天步行,雨中走路有特殊的健身功效。其依據是下雨時能產生大量的負氧離子,讓人倍感心曠神怡,有助于調節神經,消除郁悶。而且,霏霏細雨對面部、肌膚的輕柔按摩,可以增強機體對外界環境的應變力。
(編輯/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