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6年2月我國財政部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中規定編制現金流量表必須采用直接法,同時要求在附注中披露按間接法將凈損益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信息。這樣的編制要求,使直接法和間接法互為補充,為進行現金流量質量分析提供了更為完整的財務信息。
[關鍵詞] 直接法 間接法 質量分析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
現金流量表在財務報表分析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人們對現金流量的分析除了比率分析外更重視其質量分析。現金流量的質量是指企業的現金流量能夠按照企業的預期目標進行運轉的質量。具有較好質量的現金流量應當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企業現金流量的狀態體現了企業發展的戰略要求;第二,在穩定發展階段,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應當與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利潤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并能為企業的擴張提供現金流量的支持。第三,籌資活動現金流量能夠適應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對現金流量的需求,且無不當融資行為。
我們通常通過對企業的現金流量表及其反映出的會計信息進行分析來評判一個企業的現金流量質量的高低,而不同的現金流量編制方法為我們提供的會計信息有所不同。
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有直接法和間接法,實際上這兩種方法的差異是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計算方法上的差異,與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無關。
直接法是通過現金收入和現金支出的主要類別反映來自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一般以本期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為起算點,調整與經營活動有關的項目的增減變動,然后計算出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間接法則是以本期凈利潤為起算點,調整不涉及現金的收入、費用、營業外收支等有關項目的增減變動,據此計算出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雖然計算起點和方法不同,但是兩種方法的計算結果應該一致。
國際會計準則規定報告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方法,既可以選用直接法,也可以選用間接法,但鼓勵采用直接法。2006年2月,我國財政部頒布了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目的是使會計能提供更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并進一步實現與國際慣例的趨同。在此次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中,我們發現,新準則中要求企業采用直接法報告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另外還應在報表附注中披露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信息的過程,即間接法的內容,這說明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保持與舊準則一致,而與國際會計準則有一定差異。
從報表編制的角度看,采用直接法,填列現金流量表項目一般需要查閱許多賬戶記錄,這會使得編報過程相當復雜,有時會影響其準確性和及時性。相對而言,采用間接法的編制過程簡便省力,可以有效地實現權責發生制向收付實現制的轉換。很顯然,就報表的編制間接法比直接法簡單省時,那么為什么要提出和要求采用直接法?我國準則要求同時采用兩種方法計算、編制同一個量是否多此一舉呢?
這可以從信息揭示的角度和現金流量質量分析的角度看出端倪,這里主要涉及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分析:
第一,分析現金流量的狀態與企業發展的戰略是否一致,計算一些基本的現金流量分析比率進行相關分析。如反映企業用經營活動中產生的現金來償付其債務的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比”、反映企業支付股利能力的比率“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現金股利比率”、反映企業進行再投資能力的“再投資比率”等。這些指標的計算都要用到“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該指標兩種方法都能提供。
第二,分析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的大小。(1)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小于零。在企業穩定發展階段,如果連續幾年該指標小于零,那說明其現金流量質量很差。當然在企業從事經營活動的初期,由于生產階段的各個環節處于“磨合”狀態,各項資產的利用率相對較低,而成本消耗、費用支出較高,這時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不理想是正常的一種表現。(2)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等于零。當該指標等于零時,只表明經營活動處于“收支平衡”,而且經營現金流量根本不能補償經營活動中“非現金消耗性成本”,即無法彌補如無形資產攤銷、待攤費用攤銷、固定資產折舊等。因此,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等于零說明現金流量質量并不好。(3)經營現金流量大于零。此時,評價企業現金流量質量高低,關鍵是看經營現金凈流量補償“非現金消耗性成本”后是否有剩余,剩余的越多說明經營活動能為企業的擴張提供現金流量的支持越強,相對來講現金流量質量越好。“非現金消耗性成本”只有在間接法資料中能找到相關項目進行加總,而直接法無法提供該類會計信息。
第三,現金流量結構分析。這需要了解經營活動中各項所產生的現金流入和支出的全貌。直接法能為此提供較全面的信息,而間接法無法提供。信息使用者借此類信息分析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和現金支出的結構,了解企業現金流入的來源和現金支出的用途。并能據以計算現金購銷比率(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銷售商品、出售勞務收到的現金),分析企業收付實現制下投入與產出比。
第四,經營現金流量與凈利潤的相關性分析。間接法可以反映凈利潤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差異,并將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聯系起來,這就便于會計信息利用者評價企業的收益質量,尋求與其決策更為相關的信息。但直接法下并不披露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本期凈利潤不一致的具體原因,無法揭示以權責發生制基礎的凈收益(經營成果)為起點計算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過程,這就不便于報表使用者分析經營成果對現金流量的影響。
由于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在現金流量質量分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而直接法與間接法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給信息使用者提供了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的形成過程,只用其中一種方法我們無法獲得完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有關信息,因此,我國現金流量表的編制要求是符合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的,這一做法或許還會為國際會計準則所借鑒。
參考文獻:
[1]該書編寫組,最新企業會計準則講解與運用,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
[2]張新民王秀麗:企業財務報告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索建宏:現金流量表的應用思考——兼談編制現金流量表的直接法與間接法,http://caijing.docat.cn,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