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7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中要求建設農產品流通設施和發展新型流通業態,農產品物流信息化的發展直接影響到農產品流通的發達與否。本文主要分析河南省農產品物流信息化的現狀,發現信息化的問題,并提出發展信息化的對策。
[關鍵詞] 農產品物流 信息化 問題 對策
一、發展農產品物流信息化的意義
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發達的物流產業和完善的市場體系,是現代農業的重要保障。同時,建設農產品流通設施和發展新型流通業態。采取優惠財稅措施,支持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企業發展。要合理布局,加快建設一批設施先進、功能完善、交易規范的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力發展農村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加快建設“萬村千鄉市場”、“雙百市場”、“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和“農村商務信息服務”等工程。
河南省農產品物流信息化有重要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物流信息化的發展,促進信息流的通暢(2)物流信息化促進物流系統各環節的協調,系統整體效率的提高(3)物流信息化促進系統整體競爭力的提高(4)物流信息化有利于促進統一的、完善的市場體系的形成。
二、河南省農產品物流信息化的問題
河南省物流信息化的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
1.信息與業務管理脫節,信息共享與交流機制欠缺。各地方投資建了不少信息平臺或網站,但總的來看許多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往往都是不從實際需求出發,未做深入細致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研究卻想包攬一切,結果信息平臺與業務管理脫節,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權威性完全無保障。
2.物流系統各個環節存在協調不利的問題。一個高效率運轉的物流系統必然是各個環節緊密相聯,相互協調的系統。一個環節效率的提高有時會降低其他環節的效率,從而導致整體的效率降低,由于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低、信息流不順暢,物流的眾多環節各自為戰、競爭無序。
3.農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無法追蹤。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等問題越來越關注。建立農產品的準入制度,把質量差、食品安全存在問題的產品排除在外是對物流系統的基本要求,這也決定著物流系統是否能進一步健康發展。同時,建立起有效的農產品身份證制度,一旦出現問題,可以查到根源。
4.基礎信息缺乏,數據采集困難,標準不統一。目前河南省有關人員、企業、商品等的基礎信息不充分,同時物流過程中絕大多數的單證仍然采用紙面和傳統的傳輸方式,沒有電子化。即使采用了電子化的部分信息,也主要是靠人工錄入,條形碼、磁卡、RFID等物流信息采集技術尚未普及使用。
5.農產品物流信息壁壘嚴重。農產品物流存在區域發展上的不平衡,在東部較為發達的地區物流現代化發展的步伐較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高,而在中、西部很多地區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低。這就會導致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之間的信息傳遞出現難以銜接的問題,造成區域間的信息壁壘,嚴重影響農產品的流通。
三、河南省農產品物流信息化的對策
1.重點抓好若干基礎性公共平臺。政府應當負責建設若干基礎性和政務性的公共平臺,完成相關監管和公共服務的信息化,并推進全社會物流信息化的發展。建議當前首先建立或完善電子口岸系統、“大交通”監管系統、特殊商品物流的監管系統這三大最重要的支柱系統。
2.利用信息技術,打造為現代物流中心。河南省現在以產銷地批發市場為主渠道的農產品供銷方式,所以對現在的批發市場進行以信息化建設為核心內容的升級改造是當務之急。要改變過去僅有廣場和倉庫的舊模式,進行信息中心和交易大屏幕建設,利用信息技術,引進拍賣、看樣交易等現代交易方式;各個批發市場要網絡互聯,信息共享,并向外界傳遞在批發市場形成的價格、交易量等信息,協調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從而使批發市場向物流中心過度。
3.加快制定物流信息化專項規劃和各項基礎建設。建議開主管部門的聯席會議,以促進有關各方對信息化規劃進行相互交流與溝通,建立平臺間互聯互通機制或研究聯合共建公共信息平臺的可能性。通過這樣的交流合作,減少重復建設,擴大信息共享的范圍,促進信息標準體系的形成。同時也要制定保證政務信息公開的具體規則與辦法,促進各物流相關的政務信息平臺做好社會服務。
4.建立鮮活農產品身份證制度。首先建立準入制度,禁止存在問題的農產品進入市場銷售,然后在技術條件成熟時再逐步向農產品身份證制度過度。由于超市或連鎖企業信息采集能力強、處理信息量大、信息傳輸效率高,可以在此基礎上直接建立鮮活農產品身份證制度,通過計算機記錄產品的相關信息,通過網絡快速傳輸,并做到能夠方便、快捷的查詢,出現問題追本溯源,保證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
5.支持行業協會的工作。近年來行業協會對于推動河南省現代物流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宣傳促進、交流溝通、基礎統計、標準制定、人才培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河南省已經成立了物流委員會,物流協會也在物流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行業協會對農產品信息化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四、結束語
在中共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背景下,針對農產品物流中存在的問題,從物流信息化的角度,結合河南省物流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有針對性地措施和建議,以期對政府的決策提供參考,對加快河南省新農村建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丁麟:信息技術在我國農產品現代物流中的應用現狀與前景.農業網絡信息,2006.3
[2]李劍路劍:利用物流信息技術再造我國鮮活農產品物流系統.商場現代化,2006.2
[3]戴定一:我國物流信息化建設情況分析與建議.中國物流與采購,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