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紹了如何依托高校和企業教育資源優勢,構建新的產學合作教育模式,并對實施產學合作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質量的調查進行了統計分析,提出了產學合作教育實踐過程中所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產學合作教育 人才培養質量 調查分析 思考
一、調查背景
產學合作教育是由高校與社會各部門緊密合作,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把學習與工作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的一種人才的教育方式。產學合作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科技的發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由社會的邊緣逐步走向社會的中心,產學合作教育模式作為產學研結合在人才培養中的體現,這種教育形式日益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
為探索新的辦學模式,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廣西工學院與廣西柳江造紙廠達成了合作培養制漿造紙行業所需的復合型人才的協議,并根據校企各自的教育資源優勢,構建了“3+1+1”產學合作教育模式,該模式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三年),以學院培養為主,學生完成各自本科專業教學計劃前三年所規定教學任務;第二階段(一年),以學院培養為主、校外培養為輔,第四學年除完成原本科專業必修課的學習外,同時選修部分制漿造紙工程專業方向的相關課程;第三階段(一年),以企業培養為主,邊工作邊學習,一年內完成制漿造紙工程輔修教學計劃的教學任務,可獲得輔修制漿造紙工程專科專業的輔修證書。
該產學合作教育模式突破了產學合作教育難題,創新了產學合作教育模式,在保證人才培養基本規格和質量,兼顧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的根本利益,培養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和企業急需的復合型人才,充分利用校企資源優勢提高辦學效率,以及突破學校單一的教育模式,使高校真正能面向社會辦學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
經過廠校雙方的共同努力,以企業為主,學校協助,挑選了來自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汽車工程、自動化、工業工程管理等專業的同學組成產學合作“試點班”,構建并實施了產學合作教育人才培養計劃,試點班學員完成了教學計劃的任務后,分配到柳江造紙廠的生產管理部、技術部、銷售部、物質供應公司、設備維護公司等12個部門,從事生產技術、生產管理、營銷等工作。為進一步了解產學合作教育試點班教學改革的成效,在用人單位的協助下組織了針對試點班學員教育教學質量調查問卷,問卷的題目分為選擇題和簡答題。問卷主要下發給學員所在部門的同事和相關部門的領導,發出47份問卷,全部回收,調查結果統計分析如下。
二、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1.關于試點班學員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評價
(1)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總體較強
“專業基礎知識很扎實及較扎實”的達77.78%,“業務能力很強和較強”的為61.70%,“整體工作能力很強和較強”的占70.22%,認為較差的比例均不超過2.13%,這說明從總體上看,用人單位認為試點班學員的專業基礎知識、業務基本能力較強。
(2)崗位適應性較強
“崗位適應性很強和較強”的達到68.08%,適應性較差的僅兩人(占4.26%),這說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試點班學員畢業后能迅速適應環境,工作中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在問卷的簡答題中,用人單位也評價說:“學員畢業后能迅速適應企業崗位的要求,縮短了常規大學畢業新員工工作的不適應期”,這也正是實施產學合作教育所要達到的一個主要目的之一,將企業新員工的“崗前培訓”和“適應期”嵌入到產學合作教育實施的過程中。
(3)外語應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較強
“外語應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很強和較強的分別占58.14%、55.32%,均超過了二分之一,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試點班教學改革中加強外語教學是有一定的成效的。
(4)動手能力、組織能力相對較弱
“動手能力”、“組織能力”很強和較強的分別為48.94%、34.30%,均不足二分之一,可見試點班學員的動手能力、組織能力相對于其它方面的能力較弱。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實施產學合作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由于該試點班是我院首次實施產學合作教育,產學合作教育教學計劃的制訂經驗不足,因此“工學交替”的時間較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員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2.關于試點班學員的心理素質、綜合素質評價
(1)上進心、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強
試點班學員的“上進心”、“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很強和較強的比例分別是86.23%、85.11%、91.49%,由此可見,用人單位認為試點班學員的上進心、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很強。這些優良心理品質的形成一方面與普通的學校教育有關,同時,也與試點班學員是雙重身份——學校的學生和工廠的職員無不相關。學員預分配到企業,從而能較早便接觸到企業文化,真正深入接觸并一定程度融入到企業中去,企業和學校兩種文化和氛圍交融熏陶,更有利于試點班學員上進心、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這些優良心理品質的形成。
(2)綜合素質較高
用人單位認為試點班學員“綜合素質”很高和較高的為72.34%,接近四分之三,因此可以初步斷定:產學合作教育所培養的人才綜合素質較高,這也是實施產學合作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正如問卷調查的簡答題中有答卷回答:“試點班的開辦拓寬了學員的知識面,為企業培養了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3)自我定位較適宜
試點班學員“自我定位”適宜的占74.74%,定位過高或過低的僅占12.77%,可見大多數試點班學員的自我定位是較合適的。
3.關于試點班學員的總體評價
(1)用人單位對試點班學員工作表現整體上較滿意
用人單位對試點班學員“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很滿意和較滿意的占82.98%,“與其他大學畢業到廠工作的新員工相比總體上”明顯強和較強的占57.45%,可見用人單位對大多數試點班學員的工作及基本能力評價從總體上看是較滿意的,達到了企業舉辦產學合作教育的主要目的,在調查問卷中有人評價:“通過這樣的教育改革,給企業培養出了專業知識扎實、適應性強的優秀人才,對企業的發展有極大的幫助”。
(2)用人單位對試點班學員的特點評價
“綜合素質強”是試點班學員最突出的優點,在調查統計中有51.02%的人認為試點班學員表現最突出的是“綜合素質”,而表現最差的選項是“動手能力”(占55.00%),這個結論與以上分析試點班的特點相一致。
4.關于試點班開辦的總體評價與建議
(1)試點班的開辦是有積極意義的
認為試點班開辦很好和較好的有67.39%,這就是說用人單位有約三分之二的員工認為開辦產學合作試點班是有意義的,正如在問卷的簡答題中有員工填寫到:“開辦試點班給用人單位培養了比較理想的人才”。
(2)試點班應該改進后繼續開辦
調查中絕大多數(達到90.91%)的人認為應該繼續開辦產學合作試點班,這就是說,產學合作教育得到了用人單位的首肯。誠然,由于學校辦學、企業生產各自的主要目標不盡相同,學校與企業是首次合作辦學經驗不足,加之對產學合作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有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因此,在實施產學合作教育過程中有不少值得改進之處,有84.09%的人認為應該改進后繼續開辦。有人提出:“應先加強實踐,走‘生產一線實踐——專業理論知識的授課——專業實踐’的培養模式”,也有的員工建議:“專業課學習時間長一點就好了”等。
(3)試點班學員應重點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
用人單位員工認為要重點加強培養的內容依次是: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綜合素質、專業知識、團隊精神、外語水平和基礎知識,其中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了首位,這與企業需要實踐能力強的專業技術人才,而當今許多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普遍較弱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應該把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來考慮。
三、問題與思考
由以上調查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廣西工學院院與柳江造紙廠產學合作教育試點班的開辦,是在新時期下探索辦學模式的新的嘗試,該教育模式能夠充分利用校企資源優勢,培養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強、崗位適應性強、培養綜合素質高、上進心、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強的復合型人才,在當今形勢下,該教育模式的探討和實踐對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有著積極意義的。然而,也仍有不少需要探索與思考的問題:
1.實施產學合作教育“工學交替”啟動的時間
學生到大學四年級才啟動“工學交替”的教學安排,如果能提早安排,讓學生盡早介入產學合作教育試點,將產學合作嵌入得更深入,則有利于學員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
2.產學合作教育實施的方式
產學合作教育實施的方式可以考慮多層面、多方位、多形式,這就是說,一方面,產學合作教育實施的具體單位,可以不局限于某個企業,可以擴大規模推廣至針對若干個企業,或某個行業,或某一類用人單位,以降低合作教育的成本、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產學合作教育的實施可以是“較緊密”的形式,也可以是“較松散”的形式,其教育教學環節,不僅可以考慮學生修讀輔修專業、雙專業或雙學位的模式,還可以考慮針對大學教育整個過程中的某一些教育教學環節,如實踐實習教學環節、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環節等,學生畢業后可以選擇到企業工作,也可以選擇不到該企業工作,即“雙向選擇”。
3.產學合作教育教學計劃中的課程設置
產學合作教育教學計劃中,如何可以根據用人單位實際需要,開發、設置和調整好課程,如何安排好各教學環節,以利于培養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如,用人單位有的員工提出:“對工藝的學習再加深、加細就好了”。
4.實施合作教育對象的選取
產學合作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在校大學生,但同時也可以考慮在已工作過的企業員工,如已參加工作一年左右的各專業技術人員中選取。一方面,學員先工作一、兩年后再學習,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習的動力更強,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更好,另一方面,可以擴大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面,使高校能夠真正走向社會,為社會的經濟發展服務,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古蘊華:產學合作教育若干理論問題的研究[J].紡織教育,2002,(1)
[2]羅秋蘭蔡青:產學合作教育模式初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