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業并購是實現資本擴張的重要手段,融資渠道的拓展與創新是并購成功的關鍵。本文結合我國企業并購實踐,介紹幾種拓展企業并購融資渠道的途徑。
[關鍵詞] 企業并購 融資渠道 拓展
近年來,我國企業間并購活動活躍,但企業并購融資渠道與方式還比較有限,融資問題已成為制約企業大規模戰略性并購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企業并購中常見的融資渠道與方式主要有內部留存、增資擴股、股權置換、銀行信貸、賣方融資、杠桿收購等。本文借鑒西方成功經驗,介紹企業并購融資渠道的拓展方式。
一、租賃融資
租賃融資,是指根據融資租賃原理設計的并購方案進行融資。并購結束時,并購方將擁有目標公司的全部所有權,實現對企業的完整并購。其基本操作步驟為:(1)并購方依據企業發展戰略規劃,選定并購目標公司;(2)并購方選擇融資租賃公司,擬定租賃合同,內容涉及并購方案及在各種可能并購結果下的租金償還數額、償還期限(租金中包含對出租公司的并購成本的補償);(3)出租公司籌集資金實施對目標公司的并購;(4)出租公司依據租賃合同將對目標公司重整的權利交給并購方;(5)并購方在出租公司的協調、監督之下對目標公司進行重整,包括分拆出售、重組、整頓、改善經營等,并及時支付租金;(6)租賃期滿,租金支付完畢,并購方獲得目標公司的所有權,出租公司收回投資,獲得了相應的收益。
在融資租賃期間,出租方擁有目標公司的所有權,但根據租賃合同,出租方必須將目標公司的重整權交給并購方,因此并購方實際上已行使并購之實,而在租金支付上卻采取了分期支付方式,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困難。此種并購模式實際分兩個大步驟,一是融資租賃過程,二是真正意義上的并購過程。融資租賃過程中,并購方與出租方是出租人與承租人的關系,出租人是目標公司的“所有人”,企業并購方是目標公司的“經營人”。但出租人作為“所有人”在這種并購模式下從并購方獲得租金收入,并購方按融資租賃合同支付完租金后取得目標公司的所有權,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并購。
目前,我國租賃業的發展還不是很完善,且租賃業務大多發生在關聯企業之間。因此,租賃融資方式的實施還有賴于大力發展我國租賃市場,改善上市公司股權治理結構,同時進一步完善與租賃業務相關的制度、法規和準則。
二、股權租賃
股權租賃是適應市場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并購交易機制。所謂股權租賃,是指在并購方與被并購方之間引入戰略投資者作為聯合收購方,與主收購方合作收購目標公司,戰略投資者持有目標公司原股東擬轉讓的全部或部分股權,在收購完成后,將所持股權作為租賃標的物,通過設定租賃期限和收益的方式,逐步將所持股權轉讓與主收購方,以完成并購的一種資本運作方式。
股權租賃實質上是租賃融資的一種變形形式,類似于售后租回交易。其創新在于,它將股權作為資產的一種形式納入了租賃標的物范圍之內,從而使租賃的融資功能和資產管理功能在企業并購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揮空間。同時,由于其他投融資機構的介入,收購方的整個收購及收購之后的資產整合過程都將處于投融資機構的監控之中,有利于避免收購方損害被收購方其他股東,包括投融資機構的利益,從而達到多方共贏的效果。
三、向保險公司貸款融資
保險公司是當今各國最重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公司獲得的保費收入大大超過其保費支出,從而可以獲得大量穩定的貨幣資金用于投資與信貸。例如,財產與災害保險公司,其資金來源主要是保險費收入,除部分用于賠償支付外,其他資金主要用于各種投資,如國債、地方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與股票等。但是由于財產損失的預測比較困難,因此財產與災害保險公司主要將其資金投資在流動性較強的項目上。又如人壽保險公司,由于能較為準確地預計下一年度需要支付的死亡保險金,因此其資金的穩定性相對較高,可用于長期投資和不動產的長期抵押貸款。
由于保險公司積累了大量的金融資產,在金融體系中擔當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向保險公司貸款融資可能成為企業并購融資的一個重要渠道。
四、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融資
我國企業在并購融資中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利用購股權證等衍生工具來降低融通成本。國外的衍生金融工具利用充分,開發了不少新的品種,例如夾層融資。這個概念最早在華爾街被用于指代投資級債券和垃圾債券之間的債券等級。隨著市場發展,夾層融資逐漸演化成一種介于股權和普通債務之間的融資方式,處于公司資本結構的中層,風險與回報都介于風險較低的優先債務和風險較高的股權融資之間。作為一種無擔保的長期債務,它附有投資者對融資者的權益認購權和轉向普通股的轉換權。
五、票據融資
票據作為傳統的金融工具有悠久的歷史,但是其作為金融工具的功能似乎并沒有衍生金融工具那么明顯。票據主要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通常票面列明收款方和付款方的名稱,持票人可以在票據到期前向銀行申請貼現或背書轉讓。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票據交易逐漸脫離實際的商品交易,公司不再是為了某一筆具體的商品交易而簽發票據,而純粹是為了籌措短期資金而簽發票據。這樣,在票據交易中,發行人和投資人之間是一種單純的債務債權關系,這種票據也不再標明收款方的名稱。
票據融資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有了很大的發展,已成為發達國家企業籌措短期資金的重要工具。我國的一些企業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也開始使用這一短期融資方式,但是我國的票據融資功能有較大的局限性,其功能主要體現在票據貼現上。票據貼現是企業為了解決資金困難而進行的票據融通活動,且主要是向銀行進行貼現。雖然票據融資在我國企業并購交易中還不多見,但是其為企業開辟了一條新的融資渠道,擴大了融資的范圍。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資金融通的不斷加速及票據市場的迅速發展壯大,票據融資作為一種新興的融通資金的方式必將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李國旺陳媛媛:并購融資渠道的創新[J].中國高??萍寂c產業化,2002.8
[2]段琳:我國企業并購的融資渠道及其拓展[J].財會月刊(理論),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