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電子商務在旅游業中的作用不斷增強,旅游電子商務將對旅游業未來的發展將產生更加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江西作為我國旅游業的后起之秀,其旅游電子商務發展值得研究。本文從發展江西省旅游電子商務的重要意義入手,分析了江西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 旅游電子商務 對策 江西省
所謂旅游電子商務是指旅游企業應用電腦和現代通訊技術,通過互聯網,調整企業同消費者、企業同企業、企業內部關系,從而擴大銷售,拓展市場,并實現內部電子化管理的全部商業經營過程。旅游業被公認為是發展電子商務得天獨厚的行業,因為電子商務的最大優勢在于簡化貿易環節,節約交易成本,但電子商務的最大不足是難以解決物流問題。而旅游業屬于服務貿易,所經營的產品具有無形性、不可儲藏性和信息供應量大的特點,幾乎不需要物流配送環節,產品的銷售過程既是信息(食、住、行、購物、娛樂等)的傳遞過程,也是服務的提供過程。目前,世界旅游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預示著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廣闊發展前景,而我國旅游業的巨大發展空間和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為這種前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傳統旅游業的巨大缺陷和國內旺盛而且日益多樣化的旅游需求之間的矛盾更進一步為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創造了契機,對于旅游資源豐富的江西省來說更是千載難逢的一個機會。
一、發展江西省旅游電子商務的意義
江西省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美譽,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它山川秀麗,名山眾多,有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游覽區;它人文薈萃,歷史悠久,有南昌市和景德鎮兩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它風景優美,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余處,省級旅游景區、旅游景點2406多處,以及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展旅游電子商務對江西省意義巨大,它可以幫助江西省傳統的旅游企業抵抗國內外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武裝起來的旅游電子商務集團競爭,能夠以現代化的經營模式帶動和繁榮本地區的旅游經濟,對提高整個江西省旅游行業的水平是一個機遇,具體表現在:
1.旅游電子商務可以改變旅游業傳統經營模式,提高旅游企業的競爭力
旅游行業的競爭十分激烈,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以后,擁有成熟經驗和強大實力的國外旅游公司進入我國,形勢就更加嚴峻。面對挑戰,江西省的旅游企業可通過發展旅游電子商務,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及時、準確、詳盡”的特點,實現“無店鋪”的經營方式,從而改變傳統旅游企業過去被動地依靠跟航空公司、飯店、景點討價還價得到的差價來生存的方式;通過旅游電子商務可以促進江西省旅游企業之間的廣泛交流與合作,為游客提供覆蓋范圍更廣、成本更低廉的旅游業通訊交流平臺,提供更多的高質量的增值旅游服務,從而提高江西省旅游企業整體的素質和競爭力。
2.旅游電子商務可以改變旅游消費結構和方式,繁榮旅游市場
通過旅游電子商務方式,旅游企業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人性化服務,從而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變被動營銷為主動營銷。同時,電子商務可以彌補傳統旅行社與游客之間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諸多缺陷。由于旅游產品具有無形性,游客在實現旅游消費之前難以了解旅游產品的質量,這使消費者往往處于信息缺乏的一方,這種信息不對稱會導致旅游市場資源的不合理配置,不利于旅游業的發展。電子商務為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產品信息媒體,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資訊平臺,這不僅可充實游客可獲取的信息,也可以激發潛在的游客,擴展旅游市場,促進旅游業的繁榮。
3.旅游電子商務可以促進江西省旅游行業的規范化與標準化
通過建立和健全旅游電子商務規范體系,為旅游電子商務的實施和監管、企業和消費者的市場行為、信息內容和流程、技術產品和服務等提供指導與約束,預先把那些對旅游電子商務活動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潛在因素加以防范,從而實現江西省旅游行業的規范化;通過發展旅游電子商務,使江西省各類旅游企業之間、旅游企業內部信息系統與旅游電子商務平臺之間、旅游業與銀行、海關、公安的信息系統之間能實現互聯互通,自動地處理頻繁的信息數據交換,來確保彼此之間信息無縫鏈接的可能性,從而實現江西省旅游業的標準化,并與國際接軌,大大提高整個旅游行業的水準。
二、江西省旅游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江西省大力推廣紅色旅游和鄉村生態游等品牌效應日漸顯現。2007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省共接待游客333.37萬人次,同比增長20.38%,實現旅游收入9.51億元,同比增長17.06%,傳統的旅游業發展良好,但旅游電子商務的比例很低。從全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角度來看,江西省旅游電子商務目前整體還處于初級層次,還滯后于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不能滿足入世后與國際旅游業接軌的需要。江西省旅游電子商務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旅游企業的旅游電子商務經營觀念不夠
江西省大部分旅游企業沒有認識到旅游電子商務的作用和功能。網上促銷、網上預定,尤其是網上結算,對許多旅游企業來說還比較陌生,許多企業對網上促銷和網上宣傳效果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體驗。即使有一些已涉足網絡營銷的旅游企業,在實際工作中所做的準備和相應的調整也不夠完善。
2.消費者網上消費意識薄弱,對旅游電子商務缺乏認同感
對于大多數旅游消費者來說,傳統的旅游消費模式已在頭腦中根深蒂固,人們已經完全習慣了親自到旅行社或先打電話詢問旅游路線等相關問題,再面對面進行討價還價,然后實現旅游產品購買等一系列的人工程序。如果旅游電子商務的消費者群體規模有限,就不足以喂飽上網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夠
在西方許多旅游電子商務高度發展的國家中,政府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盡管江西省近年來在“紅色旅游”和“鄉村游”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那些都只是在傳統旅游業上,關于旅游電子商務的措施卻較少。
4.旅游網站的數量和質量建設有待提高
江西省旅游電子商務網站數量少,在由江西省旅游局和江西省旅游信息和培訓中心主辦的旅游網站——“江西旅游網”(www.jxta.gov.cn)上查詢旅行社,登陸注冊的才30多家,只有7家的旅行社可以鏈接到其網站上,加上其他方式鏈接,設有網站的旅行社一共也只有十幾家,大多數旅行社沒有自己的網站。即使有網站的企業,網上旅游電子商務服務項目單一,網站內容簡單,多是介紹一些旅游線路、景點,宣傳企業形象以及旅游項目等,僅個別旅游網站提供預定服務、旅游線路設計、自助旅游安排,但幾乎都沒有涉及網上支付,更缺乏旅游動態等交互性特色信息服務項目。
5.嚴重缺乏熟悉旅游電子商務業務的復合型人才
開展旅游電子商務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識,需要一批既具備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知識,又具備旅游專業知識同時具有市場營銷、信息管理等方面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但目前江西省旅游行業的從業人員要么就是只熟悉旅游專業知識的講解員,要么就是從事旅游網站維護的純技術人員,非常缺乏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所需的綜合型人才,遠不能滿足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雖然本省的一些高校陸續開設了一些相關專業,但還不夠成熟,培養出來的人才離實際需求還有距離。
6.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共性問題的困惱
目前,在我國發展電子商務存在著一些共性問題如:信息化基礎設施落后;網絡消費觀念薄弱;網絡方面的政策和法規落后;信用保障體系不健全,支付手段滯后。這些問題同樣也限制了江西省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發展江西省旅游電子商務對策
要使江西旅游電子商務健康發展,應當運用科學發展觀,制定全面而科學的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策略。
1.加強旅游電子商務的宣傳工作,引導和培養民眾旅游電子商務的觀念
電子商務離不開消費者的參與,消費者對它的認同影響著它的進程。目前大多數人對旅游電子商務的認識和利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政府和旅游企業應當運用輿論工具,引導和培養人們的消費新觀念,調動消費者廣泛參與旅游電子商務的積極性。這不僅有利于加快江西省的旅游電子商務發展,而且對于培養旅游電子商務消費群體也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江西省近幾年上至省委書記、省長,下至普通老百姓都一致認識到:綠水青山、風光秀麗、生態優越、紅色文化底蘊深厚,是江西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后勁、最大的優勢、最大的潛力;旅游是江西經濟的支柱產業,是江西省第三產業的龍頭。觀念有了,還要加大對外宣傳的力度,還要有具體落實的手段,推廣旅游電子商務是非常有效的一種途徑。
2.提高各級政府和旅游企業對旅游電子商務的認識
首先,各級政府應積極引導和倡導旅游電子商務,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開展旅游電子商務創造良好環境。旅游電子商務是大勢所趨,江西省政府有義務促進和倡導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應對全省的旅游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規劃好全省旅游電子商務整體戰略和實施措施,從江西省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廣大人民的需要出發,逐步、健康地推進江西省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對于信息化基礎建設、電子支付、網絡安全和法規問題等急需解決的問題,政府要組織相關部門集中力量解決。其次,各旅游企業應該認識到,只有認清旅游業發展的趨勢,掌握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積極參與開展旅游電子商務活動,才能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否則,將被市場無情淘汰。
3.加強旅游電子商務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現有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
旅游業是一個非常依賴信息的行業,但旅游企業普遍信息化程度低,開展電子商務的能力差,信息技術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江西省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江西省的高校應為社會輸送一些既懂旅游知識又掌握計算機等電子商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而作為旅游企業,要定期組織相關從業人員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技能,針對不同應用層次開展培訓教育,造就一支既熟悉業務,又懂信息技術的專業隊伍。
4.以服務為本,進行特色定位,建立權威旅游網站
各旅游企業要認真進行江西省的旅游定位,要順應世界旅游發展的潮流和規律,揚長避短,創特色、創品牌、創效益、上水平,充分展示江西“紅色搖籃、綠色家園”的獨特魅力。旅游企業應注冊獨立域名,把自己網站的名字加入中文、英文搜索引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網站的建設要考慮到外國消費者的不同文化背景的需求差異,如提供中英文的版本。
最近江西省省會南昌市從其重點行業入手發展網上交易平臺,預計投入1200萬元建設“南昌農產品網上交易中心”、“南昌市制造業網上交易中心”、“南昌醫藥產品網上交易中心”,準備將這些平臺建成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專業電子商務平臺。對于江西省的旅游行業,也應該由旅游行政部門牽頭,諸多旅游企業、網絡公司和銀行參與,建立起江西省的旅游資源信息網,形成一個集旅游統計、旅游經濟信息、飯店預定、旅行社管理、旅游人才信息、旅游目的地管理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旅游電子商務平臺,鼓勵各自發展又要強調統一管理,從而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當今國外發達國家的旅游業信息化程度已達到較高的水平,旅游電子商務也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隨著入世后我國開放旅游業的各種承諾的逐步兌現,國外旅游公司必將越來越多的進入我國旅游市場。這些進入我國的國外旅游公司絕對不會和我國的旅游企業進行簡單的傳統旅游競爭,而是肯定會利用其已經較為嫻熟的電子商務技術,同我國旅游企業來一場現代信息技術的較量。江西作為我國旅游業的后起之秀,必將陷入這場殘酷的戰場。因此,大力發展旅游電子商務不僅是江西旅游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江西旅游業面臨國際旅游業挑戰的必需,它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機遇。
參考文獻:
[1]張寶友呂旭芬:浙江省發展旅游電子商務初探[J].商業研究,2006,(12)
[2]歐陽浩男:關于湘西自治州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思考[J]. 科技與經濟,2006,(4)
[3]胡偉吳秋:六安市旅游電子商務發展對策研究[J]. 皖西學院學報,2006,(3)
[4]周霓: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經濟師,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