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審計服務有著雙面影響,一方面可以為事務所帶來較多的益處,另一方面卻會傷害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美國在經歷一系列的審計失敗案件后,在《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中明確規定了注冊會計師的九項非審計服務事項。我國應該如何對待非審計服務?本文做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 非審計服務 獨立性 注冊會計師
一、非審計服務對獨立性的影響
會計師事務所的核心業務是向客戶提供財務報表審計服務,并向股東及投資者提供審計報告。與此同時,同一會計師事務所還對客戶提供其他服務,包括稅務咨詢及管理咨詢,這被稱為非審計服務。在較長的時間里,非審計服務只占會計師事務所業務的一個從屬地位。
然而20世紀80年代后,非審計服務在注冊會計師整個業務體系中的地位逐漸攀升,而且還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如:1995年,世界上排名前100名的事務所的審計服務收入相對于1994年僅增加了1%,而同期來自于非審計服務的收入中,稅務服務收入增加比例為7%,管理咨詢收入增加36%;從1985年到1995年期間,世界上六大事務所的審計收入占事務所總收入的比例由58%降低到不足46%。
注冊會計師及其事務所提供的非審供計服務就好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增加業務收入、分散運營風險,節約聯合成本、減低效率損失,增進社會聯合效用。另一方面卻使人們感覺到注冊會計師對同一客戶既提供審計服務又提供非審計服務,會使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受到影響。為此,許多學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學者認為:如果注冊會計師在向同一審計客戶提供審計服務的同時提供非審計服務,一方面會提高注冊會計師對審計客戶的經濟依賴性,另一方面由于非審計服務會涉及到履行審計客戶的管理職能,而注冊會計師會盡量避免發表對自己或自己所屬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不力的審計意見,因此,在球員兼裁判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很難保持其超然獨立的態度。另一部分學者及注冊會計師執業界人士則認為,在現有的法律環境下,由于合伙制的事務所組織形式和沉重的民事責任條款等,使得注冊會計師承擔著相當嚴格的法律責任,非審計服務的提供不但不會影響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反而由于在非審計服務提供的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得以深入了解客戶的實際經營方式和業務流程,由此帶來的“知識溢出”效應將進一步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也有學者認為,非審計服務的提供將有利于增加注冊會計師的聲譽資本投資(Dopuch等,2001),進而提升審計質量(DeAngelo,1981;Magee和Tseng,1990;Hansen和Watts,1997;Reynolds和Francis,2000).
2001年底,美國爆發了安然等一系列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案件,而五大之一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因為受到安然公司會計師舞弊案件的牽連而最終不得不停止提供上市公司審計服務。這一系列案件導致了美國公眾與政府,理論界與實務界共同反思美國的會計制度、審計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作為反思成果之一,美國于2002年7月頒布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該法案規定會計師事務所和會計師在向公眾公司提供審計服務的同時不得提供以下九種非審計服務:(1)涉及被審計客戶的會計記錄及財務報表的薄記或其他業務;(2)設計及執行財務信息系統;(3)評估或估價業務、公正業務或出具實物捐贈報告書;(4)精算業務;(5)內部審計外部化業務;(6)代行使管理或人力資源職能;(7)作為客戶的經紀人或經銷商、投資顧問或提供投資銀行服務;(8)提供與審計無關的法律服務或專家服務;(9)任何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所規定的未被許可的業務。
二、我國對非審計服務的對策
在我國,非審計服務的提供對審計獨立性影響還是較大的。首先:就現有的法律來說,《注冊會計師法》規定的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是合伙會計師事務所和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兩種。事務所僅僅以其全部資產對債務承擔有限責任,這使得注冊會計師計師在事務所倒閉時也不必承擔額外的賠償責任。其次,在法律的執行方面,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也沒有發揮應有的約束作用,雖然從法律本身來看,《民法通則》、《注冊會計師法》以及《證券法》等有關法規均對注冊會計師“給委托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作出了原則性的規定,但是其操作性極差(袁園、劉駿,2005)。與美國的法律環境相比,我國的審計市場機制還不夠完善,法律約束也比較薄弱,目前針對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法律訴訟壓力并不大,事務所違規成本并不高(費愛華,2004),事務所往往把業務收入的高低放在第一位。但是,我們卻應該理性的看待我國的非審計服務。從我國的國情看,長期以來我國注冊會計師及會計師事務所服務品種相對單一。注冊會計師服務范圍被限定于審計和驗資等項目上。雖然事務所數量較多,但規模普遍較小,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偏低,職業范圍偏小,無心也無力進行業務領域的開拓。隨著我國經濟的逐步開放和世界經濟的不斷全球化,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這種單一服務產品格局難以和國外大型事務所競爭,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對國內事務所的最大沖擊將不是在審計服務市場,而是咨詢等非審計服務。如果我們不采取積極的措施應對,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必然會憑借長期積累的實力和聲譽,占入我國巨大的非審計服務市場,這將對我國事務所的發展非常不利。況且,我國以前單一審計服務為主的服務結構并沒有帶來審計的高獨力性,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質量不高也是眾知的事實。因此,我國會計師事務所不應盲目地跟隨國外對非審計業務與審計業務的分坼,而應從實際出發,堅持審計和非審計業務兼營。但是我們必須加強對非審計業務的監管,完善注冊會計師行業自律制度,研究細化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增強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增加他們的違規成本。同時,要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讓委托人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質量施加壓力,這樣才可以提高我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質量,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競爭力。具體措施應當包括以下方面:
1.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公司治理環境
完善的公司治理客觀上可以提高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質量。我國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第一,在治理結構上大股東超強控制和管理層內部人控制,注冊會計師的聘任和解聘等權力實質上在大股東和內部人手中;其次,董事會監督軟化。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的突出問題是董事會的空殼化。第三,審計委員會制度剛剛起步而且效果不明顯。因此,為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當務之急是要提高公司治理環境,優化股權結構,消除大股東超強控制和管理層內部人控制的局面;強化小股東權力;強化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的作用;改革董事會結構,強調監事會與獨立董事的功能互補。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質量。
2.改進事務所組織形式
建議在新的《注冊會計師法》中增加有限責任合伙、個人獨資的事務所組織形式。有限責任合伙制吸取了合伙制和有限責任公司制的優點,既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事務所在規模上得到較快發展,又使注冊會計師承擔無限責任。個人獨資會計師事務所在國外一般都是從是非審計業務的,我國如果也能鼓勵多創立這種形式的事務所,既可以使非審計業務得到較快發展,又不影響其他事務所審計業務的獨立性。
3.強化注冊會計師責任處罰
我國由于社會配套制度尚不完備,個人財產監管制度、信用制度尚未建立,民事賠償機制的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無論對事務所還是注冊會計師處罰的力度都較輕。因此,不妨讓財政部門著重強化行政處罰力度,明確行政處罰手段,探討有效的行政處罰機制,追究注冊會計師的違規行為。
4.加強注冊會計師輪換制度
《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規定會計師事務所的主審會計師或復合審計項目的會計師為同一公司連續提供審計服務不得超過五年,限制注冊會計師到被審公司任職。我國也可以參考薩班斯法的要求,實行審計單位輪換制度,不能由一個或兩個審計單位長期審計某一被審計單位。在實證調查中發現,事務所與客戶關系超過五年便會對獨立性產生影響。另一方面,長時間的接觸,也會使審計人員失去警覺和判斷力,主觀上保持獨立性的能力降低,從而使審計的獨立性受到影響。
參考文獻:
[1]冉瑾:非審計服務對審計獨立性的影響及我國的理性選擇.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9
[2]杜興強:非審計服務:一個分析框架.四川會計,2002、2
[3]李晶晶:非審計服務在我國發展的必然性及其對策.商業會計,2007、2
[4]《注冊會計師執業環境問題研究》課題組:注冊會計師執業環境與審計質量問題研究:會計研究,2006、10
[5]劉星陳麗蓉劉斌孫芳城:非審計服務影響注冊會計師獨立性嗎?《會計研究》
[6]王健勝曾曉璇:非審計服務對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影響.經濟師,2005、7
[7]徐躍:非審計服務與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湖北審計,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