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無形資產種類繁多,價值較高,但從各個公司各自報表對無形資產的披露情況來看,有的干脆為零,有的僅僅一百多萬,最多的也不過為兩億多元。我們很容易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上市公司報表中披露的無形資產是否充分?如果不充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本文探討了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難點及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一般慣例,針對賬內無形資產的不充分性及賬外無形資產存在的可能性等特點,對無形資產的質量實施特殊的分析。
[關鍵詞] 無形資產 商譽 會計處理 質量分析
據《中華工商時報》《無形資產擔保獲貸5000萬元》消息:私營企業福建金得利集團董事長林永霖用自己長期建立的個人和企業的誠信及企業獲得的“中國馳名商標”作擔保,向中信實業銀行福州分行貸款5000萬元。
按照我國的有關制度,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而無實物形態的資產,企業的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特許經營權。
一、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有以下難點
1.自創無形資產的成本難以確定
(1)自創無形資產的時間可能跨越多個會計期間,這樣同一支出可能與多項無形資產有關,從而使得自創無形資產支出難以追溯到某一特定項目中去,因而也就難以進行無形資產核算。
(2)自創無形資產支出的規模與無形資產自創的成功之間沒有比例關系。很多情況下,一定規模的無形資產自創支出,并不能產生任何成果。因而,迫使自創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必須采用與常規資產購建取得成本的會計處理不同的方法。
2.無形資產的受益期難以確定
(1)無形資產的受益期受競爭對手的行動影響較大。無形資產的受益期在很多情況下與自身的質量相關性較小,更多地受競爭對手行動的影響。
(2)無形資產的受益期受法律保護的影響較大。在企業由于知識產權糾紛而求助于法律保護時,法律保護傾向就對企業無形資產的受益時間至關重要。
(3)無形資產的受益期受偶發性因素的影響較大。是指那些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中難以控制,但對企業無形資產的受益期有重大影響的因素。
3.商譽難以離開特定企業而獨立存在
商譽實際上是企業所具有的高于一般盈利水平的企業獲得能力所形成的價值。
二、無形資產會計處理的特有慣例
1.研究和開發活動支出的會計處理
《國際會計準則》規定:研究和開發費用在各會計期的分配,取決于它們與將來產生的收益之間的聯系。我國對自創無形資產的規定集中在《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中。該準則規定,研究和開發費用作為當期費用處理。
2.無形資產攤銷年限的確定
無形資產攤銷年限,決定了無形資產價值在資產中消失(轉移)的速度。美國執業會計師協會會計原則委員會在其第17號意見書《無形資產》中,規定商譽應在40年以內按直線法攤銷完畢。我國有關制度規定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的確定原則是:無形資產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損益。如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其攤銷年限按下列原則確定:
(1)合同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
(2)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
(3)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4)如果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
3.商譽的會計處理
按照一般會計慣例,企業通常不確認自己內部形成的商譽,只確認購入的商譽。只有一個企業購買另一個企業才有商譽的會計處理問題。此時,商譽是指買方企業的收購價與被收購企業對應的凈資產的公允價值(Fair Value)之間的差額。
(1)商譽的會計確認只在企業所有權發生重大變化時出現,此時商譽的價值為投資方取得股權的代價與所獲取的被購買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對應份額之差。
(2)被購買企業的商譽在購買企業所確認的僅是與其所獲得股權相對應的商譽。
(3)當商譽的計算結果大于零時,被購買企業有正商譽,當商譽小于零時,被購買企業有負商譽。
三、無形資產的質量分析
1.報表上作為“無形資產”列示的基本上是企業外購的無形資產
2.企業可能存在由于會計處理原因而導致的賬外無形資產
企業自創的無形資產難以在資產負債表上出現,只能“游離”在資產負債表外,作為無形資產重要組成部分的人力資源也未在資產負債表得到體現。
3.賬外無形資產價值的實現方式可有多種選擇
從前面所述文章來看,銀行敢于接受企業無形資產的擔保,對企業發放貸款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有關規定,即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等無形資產都可以作為貸款質押物。
銀行對企業無形資產的考察包括:(1)企業經營理念、企業文化、經營網絡、發展速度、發展目標、納稅記錄等方面的企業誠信內容;(2)董事長個人的誠信記錄;(3)企業獲得的“中國馳名商標”。
無形資產必須具備在貸款期內自身保值和增值的特征。從銀行的角度來說,只有此類無形資產才適宜作為抵押物。
參考文獻:
[1]張新民:企業財務狀況質量分析理論研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
[2]Earl K.Stice.財務會計報告與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