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僅以薪酬設計結合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展開討論,首先介紹個人所得稅與薪酬設計之間必然的聯系,然后對現行個稅的問題及公司薪酬設計的主要類別做了簡要的介紹,最后提出對策和建議以期能夠在借鑒國外公司薪酬設計中的合理成份為我所用。
[關鍵詞] 邊緣薪酬 個人所得稅 稅收保障法 稅收平衡法
一、個人所得稅與公司薪酬設計的必然聯系
由于國家需要保證財政收入,適當調節個人收入,以及公平稅負,就要從這部分“特大群體”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征收使員工實際收入減少:同時企業對員工所付薪酬是對其活勞動的報酬,薪酬在企業里要起到增值功能,激勵功能,協調功能,以及配置功能,特別是激勵功能。企業往往就是以“最小的成本以求達到最好的激勵”,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在無形中就增加了公司的成本。企業在國家稅收的大環境下沒有改變法律的能力,只有適應法律。因此公司只能對內部的薪酬進行不斷變革以求達到激勵效果。鑒于此,公司在進行薪酬設計中需要認真研究和考慮現行個人所得稅法,認清他們之間一定會有必然的聯系。
二、公司薪酬設計的主要類別和組成及意義
薪酬一般來以具體劃分為內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內在薪酬是指員工由于完成工作而形成的心理思維形式;外在薪酬即通常所說的工資及福利,可具體分為核心薪酬和邊緣薪酬。薪酬設計中對核心薪酬和邊緣薪酬的區分其意義在于:核心薪酬的設計相當于雙因素理論中的“保健因素”;邊緣薪酬的設計則相當于“激勵因素”對其設計要更加科學,更富有人性化。因為激勵因素是指那些與人們滿意情緒有關的因素,處理得好能使員工產生滿意并形成激勵,使員工的激情有效地調動起來。
三、現行個人所得稅的問題對公司薪酬設計的影響
1.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法本身的問題
由于現行個人所得稅法本身的問題,也使公司在進行薪酬設計中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其主要問題有:(1)稅率及稅率檔次過高。我國薪酬所得稅適用于5%~45%的超額累進稅率,特別是45%的最高稅率會嚴重地傷害到部分優秀員工的積極性,而其直接結果是公司中優秀的高收入員工被迫選擇少工作或休閑來消極避稅,甚至逃稅,這對激勵原理是一種抑制從而嚴重挫傷員工的積極性。(2)稅負扣除不合理,這也使公司地薪酬激勵效果不明顯,主要表現在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沒有考慮員工以及家庭,還有個人承受債務的差異,畢竟人們有所差異。同時個人所得稅也沒有對存在區域差異的公司員工進行有效的細分。(3)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不靈活,從而不能使薪酬激勵更加合理化。十五大以來我國結合國際形勢及加入世貿的要求提出了“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鼓勵國內企業走出中國這就使的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更加繁雜,同時還要不斷地與國際接軌以盡量避免雙重征稅。
2.對公司薪酬合理化設計的影響
激勵功能是薪酬的最主要的功能。但是在公司中個人所得稅的征收主要針對員工的工資,年終加薪,補貼,以及與任職有關的其他所得,它對員工的激勵有抑制的作用,一定程度地打擊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且個人所得稅對公司來說始終是不大不小的成本。公司為了維持其發展就需要盈利,而要盈利就要從收入和成本上下手,需增加收入或減少成本。而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卻恰恰相當于增加了公司的成本。因此公司進行合理化薪酬設計能達到激勵員工的效果,同時可以減少由于以上三種問題而引出的不必要支出。
四、可借鑒的成功經驗及對策建議
1.對策和建議
針對以上所提出的問題應注意結合所得稅進行合理化的薪酬設計,具體可以通過以下的幾種方法進行:(1)一分為二法。適用獎金一類的工資薪酬設計,公司可以對年終獎金的設計進行一分為二,同樣的年終獎金年底發一次等年初在發一次,這樣會比一次性發出更加合理,減少員工的支出同時也相對減少公司的成本支出。(2)推遲納稅法。對薪酬的設計盡可能實行股票薪酬或者期權薪酬, 這使公司的稅負在若干年以后等股票價值變現時才征收,相當給予企業一筆無息長期貸款,同時激勵員工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3)薪酬設計邊緣化。因為邊緣薪酬中的大部分涉及到的都是費用類而不計入收入,都不予以征收個人所得稅。
2.可借鑒的成功經驗
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以上三種對策進行公司的薪酬進行合理化設計,從而達到能影響到國內立法機構的效果,結合我國國情借鑒國外的成功的先進經驗。(1)針對稅率過高 ,由于稅率過高不利于社會福利的增進,同時也不利于公司對員工的激勵,對激勵是一種反作用力。降低稅率不會影響到納稅人的積極性,反而能激發他們工作熱情從而增加社會福利。(2)針對稅負扣除不合理,在國際上對員工一般實行個人免稅、成本費用、家庭生計三種扣除。因此在我國對扣除也要不斷地完善,在扣除方法上要采用標準扣除法和項目扣除法,由員工任選其一。(3)針對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不靈活,以美國為例:對涉外人員實行兩種方法進行稅收,包括稅收保障法和稅后平衡法,其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假定稅收。雇主根據相同工資水平在美國的收入進行計算假定稅收。而稅收平衡法就與我國家現行的稅收方法一樣,在美國這兩種方法由美國公司老板決定,可以任選其一,充分體現了其靈活性與創造性。我國應在此方面比較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學習國外的優秀的管理方法結合自身的優勢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梁云鳳:稅法.中國商業出版社,2001
[2]王長城等:薪酬構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3]劉劍文:稅法專題.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4]Josph..J.Martocchio:戰略薪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5]北京銀通國泰咨詢:職位說明書與績效考核范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2
[6]John .E. Tropmon:薪酬方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