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對創意產業交易形式進行了梳理,并從交易形式的角度分析了影響我國創意產業市場繁榮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活躍創意產業市場的途徑。
[關鍵詞] 創意產業 市場 交易形式 問題 對策
創意產業是依靠個人的創意、技巧及才能,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與利用,具有創造社會財富和就業機會潛力的產業。創意產業市場交易與傳統產業市場交易在形式上截然不同,讓更多的人們正確認識和選擇創意產業市場交易形式,深入開發和不斷完善創意產業交易市場,是創意產業繁榮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一、創意產業市場的交易形式
1.消費性創意產品的交易形式
成型創意產品、有形創意產品和內涵創意產品的交易屬于消費性、終結性的交易,可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1)“絕版”創意作品一次性交易。如美術、廣告、建筑、手工藝、設計、時尚、電影、互動休閑軟件、表演藝術、音樂、出版、計算機軟件、電視、廣播、古董等作品,包含了作者的創意勞動,大多是完成品。由于它們沒有進入出版印刷或批量復制系統,屬“絕版”作品,標價較高。
(2)產業化創意產品重復性交易。在繪畫、書法、雕塑、文物、古玩、手工藝制品、表演藝術、電視節目及廣播節目等作品中,對有較大的市場價值的創意作品,通過大量復制來擴大交易規模。如版畫家可將自己的版畫創意作品,借助工作室的公司化運作,用流水線復制的方式大批量推向市場。戲劇影視節目,通過工業復制技術將藝術成果轉換成數字光碟,售給消費者。
2.投資性創意產品的交易形式
潛在的、前期的、虛擬的、思想性的、理論性的創意產品和動態研發的創意產品的交易,屬于投資性的、前置性的交易。
(1)合同約定式。即受買主的定向意愿委托,按合同約定進行的交易。這類交易的售賣方一般是高校、科研院所、設計機構、中介咨詢公司及臨時性的專家課題小組,主要是以招標、委托或協作進行的課題研究。買賣雙方按主題、時間、成果、經費等約定,以簽合同并支付啟動費完成首次交易。待研究結束通過鑒定,委托方支付剩余經費后才算完成整個交易。
(2)周期孵化式。即僅有一個動議或設想的創意項目或創意產品,在正式面世之前進行的交易。這種交易常見于區域開發或以建筑物為載體的文化創意產品。現在的新區域開發,人們更關注文化內涵及其競爭力。如中共“一大”舊址區域內的“新天地”開發建設項目,是以潛在產品、虛擬產品、思想產品的方式進入實質性市場交易的。它不僅是一個城市土建項目,也是一個將傳統與現代、文化與時尚有機結合的文化創意開發項目。這種項目特別能吸引風險投資。
3.文化創意成果的轉化交易形式
對某些蘊涵著巨大商業價值和市場潛力的創意,通過特定的交易形式,能更好地實現成果的產業化、商業化。
(1)文化作品與相關衍生品的轉化。一些暢銷的圖書及圖像作品等,成為商家衍生產品開發的目標。如系列小說《哈利·波特》有了驕人發行量后,電影制片商向作者購買了改編權,拍出了同主題電影與小說互動并進共贏。有的商家追風衍生開發,將有同主題人物形象和標識的玩具、飾品、箱包、文具等投入市場。
(2)電影電視與文化創作的互動。將小說、詩作、漫畫、FLASH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小品、話劇等,形成了文化創作成果轉化影視劇作的改編權交易。有些影視制片商為了激發作家創意和獲取更大效益,與作家合作進行更具市場指向的創作。他們將工序倒過來,瞄準影視市場需求,一起編創故事情節,迅速將影視劇推入市場。當影視劇播映走紅時,同名小說也隆重推出。
(3)紙質傳媒與高科技互動。隨著互聯網用戶的日益普及,網絡內容開發商把注意力投向了傳統的紙質媒介領域,借助信息高速路和大容量數據庫的技術平臺,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完成了雙方買賣交易,將大量的紙質傳媒制品實現數字化,使傳統紙質書籍轉換成數字圖書館。
4.知識產權的交易形式
創意產業的市場交易對產品的“創意”特別關注,其文化內涵、科技內涵、市場前景、相關性價比、市場影響力等,是交易雙方最為強調的。
(1)創意符號交易。即為開發某創意產品的衍生產品,買賣其創意符號的使用權限所進行的交易。如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動畫《米老鼠和唐老鴨》,讓“米老鼠”、“唐老鴨”的形象在全世界幾十億觀眾的心目中扎下了根。許多商家想借助這些形象來發展自身業務,通過購買其有限使用權,獲得了自家產品品牌力度的增加和文化內涵的增值。
(2)創意要素交易。即創意企業將自己創意的標準進行交易。如麥當勞和肯德基將自己的標準化作業、統一口味、統一形象等標準流程創意、運作流程創意,賣給加盟店。加盟店必須遵守這些標準流程創意、運作流程創意。
(3)商標的交易。行將倒閉破產的企業被迫拍賣自己的商標,個人對暢銷商品未注冊的商標提前注冊再賣給該企業,或將自創商標注冊后出售。
(4)專利和著作的交易。如唱片公司通過簽約,取得一大批藝人創作歌曲的版權和發行權,再經過唱片的制作、包裝,并利用自身營銷技巧及渠道銷售。歌星和音樂人與電臺簽約授權播放其歌曲音樂,與品牌產品企業及廣告商家簽約,擔任產品的形象代言人或廣告主角等。出版社與作者協商、交易后獲得印刷發行銷售權利。還有由原書創意引發的知識版權延伸交易,如購買轉載權、影視改編權、廣播播講權等。
二、創意產業市場交易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創意市場處于初始階段,還不夠活躍,從交易形式的角度分析原因,存在以下問題:
1.交易形式不為眾人所知
由于創意產業興起時間不長,創意產業的交易形式及其涉及的財務問題不為人們所熟悉。甚至許多創意者本人,如書畫家、作者等,對創意產業市場的交易形式也知之甚少,影響了自己的創意作品與創意市場的貼近,也影響了創意市場交易的活躍程度。
2.知識產權保護仍要加大力度
創意產品生成的知識產權被模仿、盜版的侵權行為還相當嚴重,影響著創意產品的市場交易秩序。這方面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行政執法對違法分子的威懾力不夠;二是讓社會大眾普遍認識到保護知識產權的意義還需要一段時間,對全社會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教育工作還很薄弱。
3.缺乏創意與中介人才
創意產業崇尚“內容為王”、“渠道制勝”,強調創意和中介的重要性。我國創意產業價值鏈中,這兩方面是薄弱環節,影響著創意產業交易市場的發展。如高校偏重動漫設計的技術人才培養而缺乏內容創意人才和中介人才的培養;城市重視動漫企業、創意產業園區的建設,輕視中介機構、場所的建設。將文化內容資源轉化成創意的藝術家、設計師、作家等,是創意產業的稀缺人才。內容創意人才不足,缺乏原創,是影響交易活躍的根本。創意產業中介的參與主體是其代理商、策劃人、經紀人、傳媒中介人和制作人等,他們運用各種營銷模式將創意的價值和使用價值銷售給消費者,好的創意作品往往來自他們的謀劃。目前我國創意市場缺少這種人才,現行的教育也缺乏這種人才的培養。
三、進一步活躍創意產業市場交易的途徑
1.加強創意產業市場交易形式的宣傳
政府、企業及各種媒體機構要大力宣傳創意產業的基本知識,尤其是各種創意產品的交易形式及其特點和適用對象,讓創意工作者和社會公眾更多地了解創意產業,更深地認識各種創意市場的交易形式,為活躍創意產業市場打好基礎。
2.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一要強化地方政府的責任,繼續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強化跨部門、跨地區的執法協調機制,強化案件督辦。二要抓緊制定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政策體系、管理工作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建設。三是要下力氣對全社會進行全面、深入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教育,同時普及創造教育,崇尚尊重創造創新,從根本上提高全民對保護知識產權的認識。
3.重視創新教育,開發創意人才資源
首先,高校要增強教育創新能力和培養創意人才的能力,實施創新教育,如進行創意思維和創新設計的訓練,激發、培養學生的創意能力和創新精神;其次,要優化創意人才培養結構,注重培養內容創意人才、創意產業管理人才和創意產業市場中介人才;還有,對創意人才的聚集與興業,政府要構建良好的公共服務平臺,創造寬松的文化氛圍,制定出有力的扶持政策。
參考文獻:
[1]厲無畏:創意產業導論[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2]張京成: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06)[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