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綠色壁壘是當前國際貿易中的一種新型的非關稅壁壘,本文主要從綠色壁壘的含義入手,分析綠色壁壘有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并提出了應對綠色壁壘的策略選擇。
[關鍵詞] 綠色壁壘 可持續發展 策略選擇
一、綠色壁壘的含義
綠色壁壘現已成為我國經濟界、學術界的焦點話題,然而,對于綠色壁壘的理解,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解釋是:發達國家以保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人類健康為名,通過制定一系列復雜、苛刻的環境保護制度和標準對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產品及服務設置障礙,限制進口,以實現保護本國市場為目的的新型非關稅壁壘。綠色壁壘在目前發展尚不成熟的情況下,一些國家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和環境優勢,人為設置綠色壁壘限制進口,阻礙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幾乎波及我國外貿出口的所有領域。據聯合國統計,我國每年約有70多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受綠色壁壘的不利影響,而且有逐漸擴大的趨勢。本文認為,綠色壁壘成為我國出口貿易發展的巨大障礙主要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低,出口商品結構和檔次仍較為落后,以及國內自己沒有建立有效、強有力的綠色壁壘體系等因素造成的。若從長遠看,綠色壁壘絕不是貿易戰術和商業歧視的簡單產物,而是進行改革、創新的動力,將導致新技術、新產品的發明,是可持續發展和綠色消費潮流在國際貿易方面的反應,且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二、綠色壁壘給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契機
1.增強企業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國際上環境標準、綠色認證、衛生安全檢疫等綠色壁壘的實施,促使企業自覺加大無公害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的力度,并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的內在質量,促進具備較高技術水平和能達到較高標準企業的發展。從近年來綠色壁壘給國內企業帶來的慘痛教訓分析,單純注重產品的生產數量和價值,而忽視運用技術手段和方法對企業相關的無公害產品的研究和開發,是目前國內企業產品競爭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2003年以來,國內企業相繼受到綠色壁壘的沖擊,已有12個行業13690家企業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并積極借助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和產學研機構的幫助逐步加以解決。從這一角度分析,我們不能不說綠色壁壘的出現反而刺激了成長中的國內企業,帶動了這些企業環保標準、質量標準和技術規范等方面整體水平的提高,這正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必備條件。
2.有利于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的優化。在綠色壁壘浪潮的沖擊下,非綠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小,利潤率越來越低,而我國出口產品絕大多數為非綠色產品,在目前我國生產力水平特別是科技水平不高的情況下,促使產品綠色化,就要對眾多產品從設計、生產、運輸、營銷、服務等整個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綠色化管理,這為我國產業結構、出口商品結構調整提供了機遇。促使那些與破壞資源再生、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有關的一系列初級產品比重進一步下降,而使不污染或有利于環保的綠色產品的比重日益增長,有助于降低我國出口的工業制成品的能耗,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加快產品更新換代,使我國出口商品結構更加優化。
3.為對外貿易開辟了廣闊的綠色市場。目前有80%的荷蘭人、90%的德國人、89%的美國人在購物時首先考慮消費品的環境標準;有85%的瑞典人愿意為環境清潔支付較高的價格;有77%的日本人只挑選購買有環境標志的產品。全球已出現一個由綠色產品、綠色產品生產技術及相關的服務構成的“綠色市場”,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末綠色市場突破6000億美元,環保產業將真正成為世界經濟的支柱產業。為了搶奪綠色市場,各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綠色產業的發展,在1993年~1999年,美國年平均投入3100億美元發展綠色產業,韓國共投入180億美元扶植環保產業。我國的綠色產業尚處在幼年期,在1997年~2000年間,綠色產業的產值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7%,與國際水平還有很大差距。開發綠色產品有助于企業增強競爭優勢,擴大市場份額,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農產品,紡織品及日用家電等出口一直占有較大份額,另外,中國不論從物質資源,還是人力資源,都有著絕對優勢。所以,我國應順應世界貿易的綠色浪潮,最大限度的利用綠色市場,促進對外貿易的更加發展。
4.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貿易與環境的良性互動。綠色壁壘迫使我國企業在組織設計生產制造產品時必須關注生態環境,減少資源、能源的消耗,從根本上調動企業防治環境污染的主動性,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新的管理方法。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雖然我們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同時也面臨著能源損耗巨大、環境破壞嚴重的威脅。我國的生產加工體系至今仍表現為低水平生產技術、低資源利用比率和低附加值產品等特征,單位產值能耗相當于發達國家的3~4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的現實,正在縮小著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已經成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最緊迫、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應對我國的現實,綠色壁壘可以改變我們已有的那種以消耗自然資源,犧牲環境質量換取經濟效益的錯誤思維,使生態環境得以維持。
三、突破綠色壁壘發展可持續貿易的策略選擇
針對綠色壁壘,有必要建立起一個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參與的理論、政策與實踐相統一的、全方位的攻關體系,采取切實措施、沖破綠色壁壘,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蓬勃發展。
1.政府方面。政府部門應主動面對綠色壁壘、采取有力手段,保護我國出口貿易利益,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做好以下幾點:把環境保護納入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加快我國環保標準與國際接軌步伐;政府要充分發揮作用,牽頭建立綠色壁壘預警系統;加快培養國際型的綠色專門人才,進行國際貿易和生態環保相結合的研究。
2.企業方面。在應對綠色壁壘的活動中,出口企業應以政府的政策、制度為指導,勇于面對綠色壁壘的挑戰,善于突破綠色壁壘的重圍,主要做好以下幾點:在綠色理念指引下積極開展綠色管理;積極申請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通過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分散國際市場風險;在適當時機進行海外直接投資以繞開綠色壁壘。
參考文獻:
[1]金賽美曹秋菊: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綠色壁壘”問題研究[J].商業研究,2005
[2]李雙元李先波:世界貿易組織(WTO)法律問題專題研究[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