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將對闡述當前廣東企業“走出去”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因應對策。
[關鍵詞] “走出去” 分析 對策
一、廣東企業“走出去”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廣東對外經貿正在從以“引進來”為主,轉向“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目前已確立“走出去”戰略的總體目標:以大型企業為主體,以境外加工貿易和承包工程為重點,在境外設立廣東產品的銷售網絡、生產基地和融資渠道,承攬大型承包工程和設計咨詢項目,力爭在未來十年跨國經營成為對外經貿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自2003年以來,廣東實施“走出去”戰略取得新進展,成功舉辦了一系列“走出去”的招商活動,在南美、日韓和英國舉辦的經貿交流會產生了良好效果。到2003年底,全省在境外設立各類企業1211家,其中新批78家,業務遍及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另外,政府還重點推動中興通迅、華為技術、美晨藥業等擁有自有技術、資金比較雄厚的民營企業和境外企業合作。其次,廣東省一批先行企業積極在境外開發資源、設立加工企業、研發中心和銷售網絡,充分利用境外資源,拓展國際市場。去年11月TCL和法國湯姆森集團重組成立TCL——湯姆森電子,新公司總資金超過人民幣45億元,彩電年產量達到1800萬臺,成為世界第一大彩電制造商。最后,廣東民營企業開展境外投資熱情高漲,2003年新批78個海外投資項目中,有31個是民營企業投資的。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也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以華為為首的一批有實力的民營企業除在國外設立代表處外,還設立科研機構,充分利用國外科技資源,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廣東“走出去”的戰略效益在這樣一個平臺上不斷前進。
2006年,廣東省一般貿易出口達800.0億美元,增長50.0%,貿易出口總量躍居全國首位,占全省出口的比重達到26.5%,比2005年上升4.1個百分點。而以民營企業為一般貿易出口主力軍的廣東貿易出口增速已經連續五年保持在30%以上。在對外貿易加速發展的同時,境外投資合作開發資源能源不斷升溫、境外工程承包規模不斷擴大。2006年1~10月份,廣東省新批準境外企業86家,協議投資3.9億美元;新簽境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合同金額37.1億美元,增長40.3%,完成營業額27.7億美元,增長36.9%。
不過這些表面上不斷攀升的數字不能掩蓋廣東實施“走出去”戰略過程存在的不足:
第一,對外經濟發展相對緩慢,效益不顯著。廣東私營企業已經成為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的主力軍。然而,廣東省到境外設立的11 33家各類企業中,民營企業僅占2.6%.29家在境外設立企業的民企,在境外投資累計僅有1374萬美元。廣東民營企業共30.7萬家,注冊資本4214億元,分別位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可見,廣東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情況與其發展的數量和規模極不相稱,不但數量少,且總體規模也小。廣東民企在境外投資的分布地主要在越南、美國和中國香港地區;行業分布主要在電訊設備、貿易、工程承包等,仍處于“走出去”的起步階段。
第二,對外投資結構不合理,目標市場規劃開發仍需進一步探究。廣東企業在海外投資的規模小,平均不到200萬美元。境外企業以貿易型為主,真正從事生產制造業的僅占十分之一。在第三產業方面,投資于金融、資訊等競爭性服務業的寥寥可數。可惜的是,廣東近年來重視發展區域經濟合作,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在有條不紊地籌備,雙方的合作水平在不斷深化。這對于毗鄰東南亞國家的廣東來說無疑是一個 “利多”消息,但是目前落戶于東南亞國家的廣東企業還不多,廣東企業更多的是青睞于港澳地區。
第三,“走出去”的渠道少,企業面臨的困難多。一是由于我國的國家對外投資法不健全,企業仍要接受復雜的行政審批程序才能邁出第一步;二是廣東政府在“走出去”政策方面尚缺乏統一的規劃部署,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因而缺乏一種制度保障,跨國經營面臨不少的風險;三是由于我國在資本項目方面還沒有實現開放,境外投資的企業不得不面臨周轉資金難、融資難的“兩難”窘境;三是廣東的境外企業大多是在資本收益驅使下自發地、零散地到目標市場投資經營的。他們往往是憑借他人的經驗介紹和個人的膽略而“走出去”的,對目標市場的宏觀經濟政治和產業信息缺乏系統的把握。由于信息渠道少,企業不但難以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還容易受到海外一些投機者的誘騙而上當。
二、對策與建議
第一,充分發揮廣東僑鄉的優勢,借助海外華商網絡大步“走出去”。據統計,全球華人有3000多萬,祖籍廣東的占三分之二。這些華人在居住國一般擁有較高的經濟地位,而且其民族感情深厚。換句話說,華海外人與廣東經濟存在著一股無法割斷的感情紐帶。廣東發展外向型經濟應該借助華商網絡這個“社會資源”,拓展營銷渠道,擴大市場占有率。
第二,健全完善我國的金融制度,以及對外投資法,為境外企業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加快制度和法律方面的規范工作,才能為廣東的境外企業提供一個寬松的市場投資和金融環境。
第三,政府加快對廣東省“走出去”整體規劃的步伐,搭建一個信息網絡平臺,為各企業主的投資經濟活動引航鋪路。國外政府為了提高本國外貿經濟的總體效益,均建立起適合本國企業發展的服務資訊網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廣東政府應該重視信息時代網絡的作用,系統規劃并科學引導本省企業早日走上一條快車道。
參考文獻:
[1]沈伯明:入世后廣東加快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J].《國際經貿探索》,2003年弟6期
[2]廣東省信息中心:境外投資:廣東民企處于\"走出去\"起步階段[J/OL],http://www1.cei.gov.cn
[3]徐義雄陳喬之:《試論海外華商網絡對中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作用》[J].暨南學報,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