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遵循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思路,從稅收流失對經濟秩序影響和對社會秩序影響兩個方面進行考察,進一步分析了稅收流失對國家財政、資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等經濟秩序以及稅收公平原則、稅收法律制度的權威性等社會秩序方面產生的重大影響。
[關鍵詞]稅收流失資源配置稅收公平稅務腐敗
稅收是組織國家財政收入的基礎,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是保證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積極基礎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同時,稅收是政府為滿足公共需要而向社會提供的公共物品籌資的重要來源。然而,我國卻存在十分嚴重的偷逃稅、漏稅、抗稅、騙稅等稅收流失現象,已經對我國的社會經濟秩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本文從稅收流失對經濟秩序影響和對社會秩序影響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稅收流失對經濟秩序的影響分析
1.稅收流失對國家財政的影響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由于各稅種之間存在比較密切的聯系,某種稅的流失除了直接減少該稅的稅收收入外,還會由于各稅稅基之間的聯系而連帶侵蝕其他稅種的稅基,減少其他稅種的稅收收入。稅收流失一方面導致了財政收入的減少,另一方面又導致了財政支出的增加,進而加大了財政赤字的規模,加劇我國財政困難的局面。其次,稅收流失還導致我國財政分配秩序混亂,造成財政收入機制不規范。
2.稅收流失對資源配置的影響
稅收流失直接會導致社會資源配置的低效甚至無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稅收流失的存在降低了財政配置資源的效率。存在稅收流失的情況下,相對于正常企業而言,偷逃稅企業因偷逃稅行為而獲得了“超額利潤”。從微觀角度看,“超額利潤”的存在其經濟效果上相當于國家向偷逃稅企業支付了“財政補貼”。而由“超額利潤”引起的這種“財政補貼”,其流向是偷逃稅企業,其補貼與否的主要“依據”是企業是否偷逃稅,而非著眼于提高投資效率。
第二,稅收流失會導致在資源配置中形成“劣企驅逐良企”的市場效應,由于稅收流失使同類企業或同類產品的稅收成本不同,極大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機制,使得那些質量低劣的逃稅商品以價格優勢占領市場,迫使守法者要么仿效,要么被淘汰出局,形成“劣企驅逐良企”的怪象。
第三,稅收流失會造成社會資源的虛耗與浪費。一方面,納稅人為了逃避各種稅收負擔,必定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來自行研究各種逃稅方案。另一方面,征稅人為了防止稅收流失必須增加征稅成本。據“中國財經報”1997年5月30日曾經報道,全國稅務財務大檢查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經歷5個多月“戰斗”之后,終于以查出各種違紀金額220.35億元(其中涉稅金額167.05億元)的戰績畫上了句號。而這種財稅大檢查,在連續進行了12年之后,終因其成本太高而效果有限,財政部宣布1998年不再繼續進行。可見,稅收流失對征納兩方不是雙贏而是雙虧,其社會資源被無效配置,社會福利凈損失。
3.稅收流失對收入再分配的影響
眾所周知, 政府實際上是通過兩種途徑來調節收入分配:稅收與轉移性支出。
稅收作為政府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一直被視為政府調節收入分配不可缺少的工具。特別是實行累進稅制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這兩種稅的流失就造成了企業間、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局面。
第一,稅收流失造成了企業間利潤水平的扭曲。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偷逃稅企業的總成本曲線和平均成本曲線通常比正常納稅企業更低,這樣偷逃稅企業的總利潤率和平均利潤率通常比正常納稅企業高得多的,從而獲得比正常納稅企業更多的生產者剩余(經濟利潤)。
第二,稅收流失影響居民間的收入分配效應。稅收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調節居民間的收入水平,縮小貧富差距,主要體現在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雖然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的征稅項目有11項,但由于個人所得稅制及其征管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國居民取得的各類收入中,只有工資薪金所得納稅由于實行代扣代繳制而相對完善,其余的大部分收入基本上是處于流失狀態。
第三,稅收流失制約轉移性支出的收入分配效應。按照財政支出的經濟性質分類,可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轉移性支出是政府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表現為政府資金無償的、單方面的轉移給社會中個人。
二、稅收流失對社會秩序的影響分析
1.稅收流失破壞稅收公平原則
稅收流失的社會效應是針對稅收原則反映出的一個問題。公平原則是稅收的基本原則之一,一般的理解稅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稅和平等征稅兩個方面。稅收流失對收入再分配產生直接影響,由于這種影響的存在會進一步使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職能作用被嚴重扭曲,從而使稅后分配比稅前分配更不公平,結果只能是加劇收入分配的不公,必然要影響社會秩序的動蕩。
2.稅收流失損害稅收法律制度的權威性
稅收法律制度是指有權的國家機關制定的有關調整稅收分配過程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總和,具有制定性、義務性、綜合性三大特征。稅務行政執法不嚴,對稅收流失的處罰力度不夠,一方面損害了稅收法律制度在納稅人心中的權威性,一方面又滋長了偷逃稅者的僥幸心理,稅法剛性原則難以實現。稅收流失同時會導致稅務腐敗和司法腐敗的出現。稅務腐敗的出現大大損害了稅收征管隊伍的形象,降低了守法納稅人的信任度和支持度。
稅收司法是保護稅收法律制度、維護稅收征管秩序的最后一道屏障。大量的稅收流失必然造成大量的涉稅刑事案件的出現。根據我國的有關法律規定,涉稅刑事案件的偵察、審查、起訴、審判等權力不在稅務部門,而在司法部門。于是,大量的稅收流失的刑事案件被交到了司法部門,給司法保障系統造成巨大壓力。
參考文獻:
[1]賈紹華:《中國稅收流失問題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2]梁朋:《稅收流失經濟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3]國家稅務總局注冊稅務師管理中心編.《稅法》,中國稅務出版社,2003
[4李恒光張霞:《稅收流失效應的理論分析》,石油大學學報,200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