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計量經濟學中的協整理論定量分析了港口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力圖客觀地揭示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并選定上海港為具體研究對象,得出上海港發展態勢的好壞是由上海整體經濟的總體運行狀況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上海港作為維系整個社會再生產正常運轉的一個重要紐帶,其發展程度的好壞在相當程度上也影響和制約著上海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
[關鍵詞]港口發展經濟增長協整理論
一、前言
港口作為水陸運輸的連接點,不僅在交通運輸網絡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現已成為建設現代港口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口憑借著運輸、集散和增值服務功能,在其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創造出大量的就業機會,推動了工業、貿易和港口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大了國民收入。隨著我國港口建設的不斷發展,港口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將越來越大。
本文通過對港口發展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的定量研究,力圖客觀地揭示港口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作為我國眾多港口中的佼佼者,上海港的發展歷程極具代表性,綜合相關數據資料的可得性等客觀因素,本文選定上海港為研究對象。
二、定量分析基礎
1.單位根過程
傳統的時間序列經濟計量學在進行研究時,通常假設經濟數據和產生這些數據的隨機過程是平穩過程(或稱穩定過程),在此基礎上對經濟計量模型中的參數作估計和假設檢驗。然而,經濟系統中許多經濟指標的時間序列數據并不具有平穩過程的特征,對于非平穩過程生成的時間序列數據,傳統的數理統計和經濟計量學方法顯得無能為力,特別是傳統的中心極限定理不再適用。如果一個時間序列的均值或自協方差函數隨時間而改變,那么這個序列就是非平穩時間序列。單位根過程是最常見的非平穩過程之一,由于在現代金融學、宏觀經濟學的理論和實踐中的廣泛應用,對單位根過程的研究成為了當今經濟計量學的主要課題之一。
2.協整的概念
由于非平穩時間序列沒有長期均值亦沒有返回均值的趨勢,因此非平穩時間序列本身不能描述長期穩定關系。盡管就單個時間序列而言是非平穩的,但由兩個或兩個以上非平穩時間序列組成的系統中,若這些時間序列變量的某種線形組合表現出平穩性,則稱這一穩定的線形組合為協整關系。協整關系描述了變量之間的長期穩定關系,刻畫了整個系統的穩定特征。
3.協整檢驗及協整向量的估計
由于協整的許多理論和應用研究均是基于兩個變量而展開的,Engle-Granger的兩步法正是以兩個變量為研究對象而提出的。由于這一方法可以直接擴展到多個變量之間的單一協整關系,因而其理論奠定了協整研究的基礎。若協整模型成立,則表明考察的非平穩時間序列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發展關系。變量間協整關系的存在使得可以通過協整模型中一經濟變量對另一經濟變量的長效作用來影響該經濟變量的變化。若變量間沒有協整關系,則不存在通過一變量來影響另一變量的基礎。
三、上海港發展對上海經濟增長促進作用研究
1.樣本數據的選取
本文選定上海港為研究對象,采用上海港吞吐量增量(TTLZ)等指標反映港口發展狀況,通過宏觀經濟總量指標上海市生產總值增量(GDPZ)反映上海經濟增長,樣本數據取自1952年~2003年的年度數據,上海市生產總值經價格指數修正(以1952年為基期),原始數據來源于歷年《上海市統計年鑒》《上海港統計年鑒》,如下圖所示。
2.樣本數據的平穩性檢驗
首先針對上海市生產總值增量進行平穩性檢驗。
軟件計算結果表如上表1所示。表1的最上部分給出了檢驗結果, ADF =-2.3148,大于5%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3.5005。因此,在5%的顯著水平下,GDPZ序列是一個非平穩序列。所以應該進一步檢驗GDPZ差分序列的平穩性。
如表2上部分所示, ADF=-6.3590,小于5%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2.9288。因此,在5%的顯著水平下,D(GDPZ)是一個平穩序列,所以GDPZt為一階非平穩序列。同理,分別就TTLZ的時間序列數據的原序列和一階差分形式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見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各變量原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穩的,而一階差分后都變為平穩的,這些變量均為I(1)的,即一階單整的,故不能以傳統的回歸分析進行估計和檢驗。故下文采用協整關系檢驗進行相關分析。
3.協整模型計算及檢驗
本文采用Hendry模型構建方法,首先選擇較多的變量及多位的滯后項構建模型,然后再對模型的各項參數進行檢驗,逐步剔除無顯著性的變量,壓縮模型規模,得到最終模型。將樣本數據代入模型中,計算過程均在EVIEWS3.1上通過,GDPZ與TTLZ協整模型的具體計算結果詳見下表4。
由上表4得到的協整模型如下:
R-squared=0.6639Adjusted R-squared=0.6569F-statistic=94.8342
模型通過總體顯著性檢驗(F檢驗),各變量的系數均通過顯著性檢驗(T檢驗),殘差序列的D.W檢驗值為1.9479,表明殘差序列非自相關。對于兩個協整變量來說,在其基礎上構建而成的協整模型的殘差必須是平穩的。因此,進一步對模型殘差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檢驗計算結果表5所示。
如表5上部分所示,因為ADF=-6.7919,小于5%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1.9474。因此,在5%的顯著水平下,協整模型的殘差序列為平穩序列。因此,協整模型是有效的,且模型中表征上海港口發展的自變量TTLZ前系數顯著為正。這表明上海市生產總值增長與上海市港口吞吐量增長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港口發展對城市經濟的增長起著長效促進作用。
四、結論
協整方程的成立表明上海市生產總值增長與上海市港口吞吐量增長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長期穩定的均衡發展關系,港口發展對城市經濟的增長起著長效促進作用。這表明港口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礎產業部門,其與所在城市經濟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互動發展的關系。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長源自城市經濟運行過程中(特別是對外貿易過程中)所產生的運輸需求。因此,一方面,上海港發展態勢的好壞是由上海整體經濟的總體運行狀況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上海港作為維系整個社會再生產正常運轉的一個重要紐帶,其發展程度的好壞在相當程度上也影響和制約著上海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
協整方程同時顯示出前一期的上海市生產總值增長與當期的上海市生產總值增長存在著較強的正相關性,這說明在上海市生產總值與上海港口吞吐量均衡增長的同時,前一期的生產總值增長對當期的生產總值增長有較大的正向促進作用,這表明上海市生產總值的增長過程具有一定的慣性特征,體現出上海市經濟增長的長期穩定性。
參考文獻:
[1]宗超港口經濟:在世界經濟新的挑戰面前所要研究的主要課題.港口經濟,2003(4)
[2]Dr Bernard Francou. impacts of ports and shipping on the economy. world maritime university,2002
[3]孫峻巖單敏賈大山寧濤:淺析港口經濟貢獻的比較.中國港口,2004(2)
[4]劉南劉國清: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集裝箱港口體系研究.海洋開發與管理,2005(6)
[5]戴鞍鋼:港口建設與當代上海.江西社會科學,2005(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