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上海經濟不斷發展,軌道交通以它的優勢日益成為城市的新寵。軌道交通的建設,不僅使城市易達性提高,也改變著周邊土地的利用方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軌道交通在改變著傳統商業的同時,也加快新商圈的迅速崛起。本文研究了軌道交通對周邊商業環境的影響。
[關鍵詞]軌道交通商業布局商圈
一、引言
上海是一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際化大都市,就要求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發達的交通系統。而軌道交通以它快捷、安全、環保等優勢得以迅速發展。軌道交通的建設不僅改變著城市的格局,更為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的土地增值,商圈的形成和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商機與活力。
二、上海市軌道交通的發展現狀及遠景規劃
自從1995年軌道交通一號線開通以來,上海的城市交通取得了突出成就,先后建成、投入使用了軌道交通二、三、五、四號線及一條磁懸浮線路,總長度共計140公里。
據上海市政府規劃,到2010年,軌道交通將增加到共11條線路、總計里程達到400公里以上的軌道交通運營網絡,軌道交通線日均客流量從目前的130萬人次增加到600萬人次,并規劃到2020年完成17條軌道交通線路建設,總長度達到810公里。整個網絡建成后,預計將承擔上海市公交客運量的52%。
三、軌道交通對上海市商業發展影響的總體研究
上海市傳統的商業布局主要是條狀,分布在幾條主要的商業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四川路。隨著地鐵的開通,軌道交通對上海市商業布局產生了重大影響。這種影響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串珠狀發展階段。在軌道交通起步階段,由于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軌道交通網絡和換乘系統,對商業的影響只能是局部的區域,主要分布在各站點的周圍,基本呈圓形區域,范圍以步行5分鐘~10分鐘到達為限。在整個地域上沿著地鐵呈現出串珠狀分布,形成許多 “地鐵型”商業物業。如上海市地鐵一號線開通后,對徐家匯、人民廣場、陜西南路商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第二階段:帶狀發展階段。隨著地鐵線路的增加,加上換乘系統的逐步完善,地鐵對沿線商業的影響趨于平均化,商業的發展沿地鐵沿線呈現出帶狀發展趨勢。
第三階段:由帶狀逐漸過度到圈狀的發展階段。遠期交通不斷完善,地鐵形成一個四通八達的快速交通網絡,加上便捷的換乘系統,一個個商圈從無到有,正迅速崛起。
目前根據上海市未來軌道交通的發展計劃,許多區都在制定建立大型商圈的發展計劃。黃浦區已制定出“三圈一街”的發展計劃,三大商圈為:外灘經典綜合消費圈、南京路西藏路綜合都市消費圈、豫園歷史文脈綜合消費圈。其中南京路西藏路綜合都市消費圈面積將達到60萬平方米。浦東新區也加快以“新上海商業城”為核心商圈的發展。第一八百伴定位更加高檔和多元中融國際的目標是時尚購物中心,時代廣場則堅定走高檔路線。楊浦區就要建立一個以五角場為中心,包括正在建立的麥科特金億廣場、萬達商業廣場等在內的商圈。另外資格較老的徐家匯也正緊鑼密鼓的進行著新一輪的改造,目前徐家匯已經擁有港匯廣場、美羅城,但隨著規劃中的大宇廣場的重新啟動,將增強這個區域的商業設施,并提升商業檔次和能級。人民廣場區域也正在規劃高檔商圈,其中包括15萬平方米的新世界摩爾和20萬平方米的百聯中心城。
另外,還未建成的4條軌道交通線路預計至少將造就上海市4個大型商圈。未來三號線和八號線的交叉口的虹口足球場商圈將建成一個有體育賽事和本地消費雙重拉動的綜合商業區。此地緊靠四川北路商業街,與多倫路歷史名人街、魯迅公園為伴,地理位置可謂相當優越;八號線的開通也將使老西門商圈獲得重生。老西門是上海市黃浦區內最老的街區之一,位于黃浦區中西部,臨近淮海路、人民廣場、南邊就是幾年后世博會主場地,地段優勢非常明顯。但老西門商業發展卻一直因為周邊居民區檔次不高,交通狀況與周邊配套落后而受到限制。軌道交通八號線開通后,不僅使老西門商圈與市中心商圈達成連動,提升消費檔次,發揮區域級商業中心的作用;九號線的開通也將促使二個商圈的完善和形成。一個是七寶商圈將提升檔次,七寶站的出站口將直接與一家都市百貨或都市購物中心連接,就將直接改變七寶周邊以大買場為主的單一業態模式,提升七寶商圈的能級。另一個是對泗涇、九亭的規劃。泗涇將圍繞交通站點,建設大型商業設施和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合周邊別墅區的消費環境,建成社區商業生活中心。九亭將建成大型商業設施、寫字樓,形成一個區域性的商業商務中心。
所有跡象都表明,軌道交通的發展已對上海市商業布局產生重大影響,不僅改變著老商圈,也將促進新商圈的迅速崛起。
四、結論
隨著上海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改變著商圈的布局的同時,也使商圈的數量逐漸增長,尤其是各個商圈由于軌道交通換乘點的增多,彼此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極大地方便了群眾,也刺激了上海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同時在對軌道交通周邊商業規劃時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在開發地鐵商業時,要盡力作到統一經營、統一管理。這樣有利于對招商和經營管理工作進行詳細的策劃和布置,實現錯位經營,避免業態之間的同質化競爭。
2.注意充分利用地下資源的利用。目前上海市許多軌道交通站點建設了地下商業街,不過,有些經營的情況并不理想,甚至出現了空置的現象,這其中雖然有一些站點由于處于發展階段人流較少的因素外,但也有商家對地下商業定位不準的因素。因此,一個合適的定位,是商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依托。
3.在一個地段引入軌道交通以后,由于可達性的提高,開發用地的區位條件相對提高,區位條件好的地段開發強度也就要相對的提高,這是符合城市土地市場經濟規律的。
參考文獻:
[1]賴志敏:軌道交通車站地域的集中開發,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5(2),50-53
[2]褚勁風周琪:軌道交通對起沿線商品住宅價格的影響,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4(2)86-92
[3]孫仁中:淺析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經濟帶的開發,城市話題,12-1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