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我國現行稅收和會計法規制度出發,對我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的不同來源、納稅影響及會計處理進行分析,以期對規范上市公司現金股利的會計處理有所裨益。
[關鍵詞]上市公司現金股利會計處理
一、我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的兩種來源
1.利潤分配支付現金股利
這是上市公司分配現金股利最主要、最常見的來源。根據我國《公司法》及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公司當期實現的凈利潤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潤,為可供分配的利潤。可供分配的利潤應按下列順序分配:(1)提取法定公積金;(2)應付優先股股利;(3)提取任意盈余公積;(4)應付普通股股利,對于上市公司即分配給普通股股東的現金股利;(5)轉作資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對于上市公司即分配給普通股股東的股票股利。
2.盈余公積分派現金股利
這是上市公司分配現金股利的特殊來源。通常情況下,公司應堅持有利則分,無利不分的原則。但在特殊情況下,為了保持投資者對公司及其股票的信心,維護公司形象,當年沒有可供分配利潤的公司也可用盈余公積支付股利。《企業會計制度》第83條規定,“企業的盈余公積可以用于彌補虧損、轉增資本(股本)。符合規定條件的企業,也可以用盈余公積分派現金股利。”
二、我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的納稅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股息、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102號《關于股息紅利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及財稅[2005]107號《關于股息紅利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補充通知》規定,“對個人投資者和證券投資基金從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扣繳義務人在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時,暫減按50%計入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現行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另外,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1994]089號《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8條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實行源泉扣繳的征收方式,其扣繳義務人應是直接向納稅義務人支付利息、股息、紅利的單位。”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1995]065號《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暫行辦法》第17條規定,“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的手續費。”
根據上述法規可知,上市公司用稅后利潤分配現金股利時,雖然其本身不是納稅義務人,但是卻承擔著代扣代繳公司個人股東和證券投資基金股東個人所得稅的義務,同時也可獲得2%的代扣代繳手續費。因此,上市公司分配現金股利時,也要進行涉及納稅的會計處理。
三、我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的會計處理
上市公司分配現金股利時,不管其來源是稅后利潤還是盈余公積,其會計處理的基本步驟是相同的,唯一的區別在于應付股利的來源不同,前者從“利潤分配”科目中結轉,而后者從“盈余公積”科目中結轉。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涉稅會計處理的基本步驟為:(1)在現金股利宣告發放日,按計算的現金股利總額借記“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或“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或任意盈余公積”科目,貸記“應付股利”科目。(2)在現金股利實際發放日,按含稅的現金股利總額借記“應付股利”科目,按應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貸記“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科目,按實際支付給股東的稅后現金股利貸記“銀行存款”或“現金”科目;(3)在次月7日以內上繳代扣稅款時,按代扣稅款總額借記“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科目,按以代扣稅款的2%計算的代扣代繳手續費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即實際上繳稅務機關的代扣稅款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1.利潤分配支付現金股利的涉稅會計處理舉例
根據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6日宣告發布的2005年度分紅派息實施公告,公司2005年度分配方案為:以公司現有總股本2 711 404 800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金1.00元(含稅)。
此次現金股利分配的會計處理如下:
(1)現金股利宣告發放日(2006年6月6日)
以公司現有股本2 711 404 800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扣稅前的現金股利總額為:2 711 404 800*0.1=271 140 480元。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271 140 480
貸:應付股利271 140 480
(2)現金股利實際發放日(2006年6月12日)
對于社會公眾股中的個人股東和投資基金,公司應代扣個人所得稅,扣稅后實際派發現金股利為每股0.09元(0.1-0.1*50%*20%);對于機構投資者及法人股股東,實際派發現金股利為每股0.1元。根據公司當時的股本結構,個人股和投資基金共計893 617 900股,代扣稅款合計8 936 179元(893 617 900*0.1*50%*20%)。
借:應付股利 271 140 480
貸: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8 936 179
銀行存款262 204 301
(3)上繳代扣稅款時(假定為2006年7月2日)
按照所扣繳稅款的2%計算應得的手續費收入為:8 936 179*2%=178 723.58元。
借: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8 936 179
貸:銀行存款8 757455.42
營業外收入 178 723.58
2.盈余公積分派現金股利的 涉稅會計處理舉例
某股份公司本年度發生虧損500 000元,為了維護公司股票信譽,經股東大會決議,以法定盈余公積500 000元彌補虧損后,再用任意盈余公積分派現金股利,每10股分派現金股利2元(含稅)。該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總數為1000萬股,并且全部由個人股東或證券投資基金持有。會計處理如下:
(1)用法定盈余公積500 000元彌補虧損
借: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500 000
貸: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500 000
(2)用任意盈余公積分派現金股利200萬元
借: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 2 000 000
貸:應付股利 2 000 000
(3)以現金支付股利,同時計算代扣稅款:200*50%*20%=20萬元
借:應付股利2 000 000
貸: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00 000
銀行存款1 800 000
(3)上繳代扣稅款,同時計算應收取的手續費:20*2%=4萬元
借:應交稅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00 000
貸:銀行存款 196 000
營業外收入 4 000
參考文獻:
[1]陳勝權陳圣飛:談上市公司股利的會計處理[J].商業會計,2001.1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