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企業由于投資決策的失誤,加之較重的債務負擔和高資本成本,無法繼續生存的例子屢見不鮮。只有從全球經濟的視野學習國外先進的方法和技術,才能提高我們的投資決策水平。希望通過對項目投資決策進行更為全面、更為深入的定量分析,來有效地為投資決策服務。
[關鍵詞]投資決策凈現值法內部內收益率法期權方法
一、引言
投資決策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投資金額大,影響持續時間長,回收慢,風險多。投資決策是決策理論在投資領域的具體運用,是投資主體為了實現效益目標,運用決策的原理與方法,系統分析主客觀條件,從可采取的多個投資方案中選取最佳(或最滿意)方案的整個過程。
二、投資決策的理論方法
1.動態平衡點分析模型。當經濟評價指標稅前凈現值或凈年值(未扣除所得稅)為零時,達到盈利平衡。即
NAW稅前=P·Q—P·Q·rt一Cv·Q一OCft一(K1+K2)·(A/P,i0,n)+(SV1 +SV2)·(A/F,i0,n) =0
式中:NAW稅前為稅前凈年值;P為產品價格;Q為產品年銷售量;r t為銷售稅稅率;Cv為單位產品變動成本;OCf t為固定經營成本,即不包括折舊和利息的固定成本;K1為固定資產投資;K2為流動資金;SV1為回收固定資產余值;SV2為回收流動資金;i0為基準收益率;n為投資項目壽命周期;(A/ P,i0,n)為資金回收系數,等于i0(l+ i0)n/[(1+ i0)n—1];(A/F,i0,n)為資金儲存系數或稱償債基金系數,等于i0 /[(l+ i0)n-1]。
平衡點的常用公式:
(1)盈虧平衡點產銷量(Q e)
BEP(產銷量)= Q e= [OCft+(K1+K2)·(A/P,i0,n)一(SV1+S V2)·(A/ F,i0,n)]÷(P—P·rt—Cv)
(2)保本點開工率(Q e / Q0)
BEP(保本點開工率)= Q e / Q0
其中Q0為設計生產能力。
保本點開工率或稱盈虧平衡點生產能力利用率,是反映投資項目抗風險能力和企業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它與安全邊際率或稱經營安全率互補,即:保本點開工率十安全邊際率=1。安全邊際率越大,保本點開工率越小,說明虧損的危險越小。
2.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雖然比較簡單,但它是確定項目盈利能力最敏感因素的一種極為有用的方法.使決策者對投資項目的本質有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決策者識別投資機會中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投資機會的“盈利能力”對哪些因素最敏感。鑒于投入到投資評價中的信息是非常昂貴的,敏感性分析通過識別那些值得獲得更多可靠數據的因素,從而為決策者提供重要的線索。這樣,決策者可以把有限的資源用在獲取影響項目“盈利能力”的最重要因素的有關信息。通過敏感性分析可依次檢驗凈現值計算中使用的每一個數據,從而確定估計值的變動如影響凈現值。最重要的是,它指導決策者確定最值得深入研究的因素。但是,采用敏感性分析時考慮到數據之間的相互聯系非常重要。
3.概率分析法。概率分析法是對不確定性因素發生變動的可能性及其對投資項目經濟效益的影響進行評價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假設不確定因素是服從某種概率分布(如正態分布、貝塔分布等)的隨機變量,因而項目經濟效益作為不確定性因素的函數必然也是一個隨機變量。通過研究和分析這些不確定因素的變化規律及其與項目經濟效益的關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投資方案的風險,從而為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概率分析主要包括期望值分析、(均)方差分析、決策樹法。其一般程序是在平衡點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一個或幾個主要的不確定因素;估算不確定因素可能出現的概率或概率分布:計算投資項目經濟效益指標的期望值、(均)方差以及進行期望值和均方差的綜合分析;計算和分析項日經濟效益達到某種標準或滿足某種要求的概率。
4.仿真模型。仿真模型是一種數學模型,用來模擬財務決策中各種可能的取值。采用仿真法,僅僅估算出每個變量對應的一個現金流量值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明確每個變量各種可能的取值的概率分布,并把數據輸入計算機仿真模型。運行仿真模型時,由計算機從每個變量的概率分布中隨機選取一個值,并基于選出的這些數字計算出凈現值。模型重復運行多次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凈現值數據。模型每運行一次又被稱為“迭代”,大量迭代的結果又可以用來描繪項目凈現值的概率分布圖。
三、投資決策的實踐
在我國,由于投資主體遲遲不能回歸企業,以及國有企業幾乎不能破產的現實,還有金融市場欠發育的情況等等,使得企業的投資預算幾乎沒有像西方國家企業那樣細致和深入。對比西方國家企業投資,我們發現:
1.由于我國證券市場起步晚,深滬兩地建立交易所不過才十幾年時間,市場發育還不完善,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理論是建立在對市場的多種假設基礎上的,而這些假設在我國證券市場很可能是一廂情愿的。例如,該理論假設證券市場是有效率的,投資者均能平等地得知證券市場多種證券收益和風險的變動及其原因,并理性地根據證券的預期收益率和標準差來選擇證券組合。這一點顯然不符合我國國情。因而日系數的估計很不準確。
2.由管理人員估算的現金流量不同情況下的概率而得出的現金流量的方差較難獲得。
3.如采用會計B值,就是從會計收益中估計風險參數。但相對于公司的潛在價值,會計收益會更平滑一些,會計收益也可能受非經營因素的影響,比如折舊或存貨計算方法的變化,并且會計收益數據較少,使得回歸分析不具說服力。
另外,將資本成本作為貼現率在國外的資本預算中己經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方法,而我國由于實際情況這種方法的應用還不普遍。
參考文獻:
[1]沈藝峰:《資本結構理論史》,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
[2]馮巍:《內部現金流和公司投資》,《經濟科學》1999年第1期
[3]R·Glenn Hubbard,1998,Capnal,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Investment,Journal of Economic Iiterature.
[4]Sean cleary,1999,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Status,The Journal of Finance.
[5]林文雄吳安妮:中國管理會計實務調查報告會計研究,1998(8),12-1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