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的安全關系到各方面,而流通領域是整個食品鏈必不可少且關鍵的一環,有必要加強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監管。本文從我國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地位和現狀入手,深入分析了流通領域安全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監管流通領域
一、我國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現狀和意義
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是工商部門重要工作。實施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是國家賦予工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而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難度不斷提高。加之我國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又存在的各種隱患,加強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監督管理行為,充分履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實施食品放心工程中的職能,保障食品的安全衛生,讓消費者放心消費,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生命財產安全和市場經濟秩序,不僅是個的小問題,而是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大問題。
二、我國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
1.流通領域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不夠健全
我國食品流通領域中的法律條款仍相對粗疏,尚未涵蓋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而且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問題尚沒有專門法律予以調整。此外《食品衛生法》對食品安全相關的監督、檢查、管理機關以及相應的食品安全服務機構在流通領域中的法律責任也沒有做明確規定。
從法律責任適應度來看還有相當的欠缺。目前,《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等對食品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還缺乏應有的力度,特別是在流通領域,“還沒有徹底剝奪違法犯罪分子再次違法犯罪的條件和能力,法律的威懾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1]。
2.流通領域食品安全標準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我國食品質量相關標準共有近3000個,而與流通領域相關的標準僅有100余個,與生產和加工標準數量有相當的差距,一些重要的食品流通標準至今尚未制定。且有些標準由于前期研究薄弱,在可實用操作方面的效用相當有限,總體水平偏低,并且各標準之間結構設計不夠科學合理,部分標準之間存在交叉、矛盾的現象,沒有形成比較完整、科學的標準體系,給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帶來很大壓力。
3.食品流通檢測體系仍不健全
與市場準入制度需要相匹配的食品檢測體系和必要的檢測設備及手段的缺乏,造成了不僅農藥等有毒有害物質殘留不能及時檢出,假冒偽劣問題嚴重。商務部報告顯示,我國經營食品零售的5萬多家企業中建立檢測中心的只有不到500家,全國2.6萬家農貿市場配有垃圾處理設備的不足1‰。此外檢測體系不健全還表現為各部門的檢測工作缺少協調,檢測力量缺乏整合,檢測資源不能共享,快速檢測的技術手段落后。
4.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統不健全
目前,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信息的資源嚴重短缺,沒有全方位的互通的信息網絡體系,資源無法實現共享,不能滿足政府決策部門、生產者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息的需求。且信息分散,缺乏共享機制。現有涉及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信息由不同部門管理或者由不同單位負責進行信息采集和資源開發,標準不統一,方法不規范,資源采集與體系建設存在交叉重復等問題,不僅在部門間、而且在部門內部也存在嚴重的資源分割。
三、加強我國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對策
1.加快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法律和標準的建設和完善
我們要加快立法工作步伐,積極進行法律修訂工作,加快制定《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和修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實現流通領域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據和保障。特別是要根據確保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關鍵領域以及確保某一類食品安全的需要來專門制定單一的法律,如市場準入制度法,并根據法律的需要出臺相對應的制度,細化法律條文和技術性規定。
同時要不斷完善流通消費領域食品安全標準建設。通過參照遵循國際標準,將國內流通領域食品安全標準盡快與CAC標準接軌,既可避免重復性工作,節省大量財力,又可以從整體上提升我國食品安全標準的整體的可用性和科學性。
2.完善統一協調的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度和檢測體系
按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原則,采取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方式,進一步理順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明確監管責任。把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向集中統一監管、全過程監管等方向發展。同時按權責一致原則,健全責任制及責任追究機制,將責任落到實處。各有關部門在履行職能,行使權力的同時,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因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能造成具有重大影響的損失或后果,有關負責人要承擔領導責任。
3.建全流通領域食品安全信用制度
大力征集流通領域的食品企業信用數據,進行信用體系的研究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掌握食品流通企業食品衛生信用狀況,進而起到消除信息不對稱的狀態,對守信者給予褒揚,對失信者給予相應的懲戒,追溯相關責任人,形成食品流通領域的誠信經營氛圍的作用。
4.改進流通領域市場秩序預警防范制度
做好預警防范工作必須實現指揮中心和信息匯總中心功能的最大化,并充分利用信息匯總中心的資料,建立監管回訪制度。在信息中心里,有由以前檢查、抽查時登記的資料統計而來的匯總資料,可以看出哪些是經常違規的企業哪些是比較違規比較惡劣的企業,對這些企業要進行重點監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回訪,直到改進為止,從而達到防范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徐景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迫在眉睫.中國質量萬里行.2005(8)
[2]龔雯: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存在五大“隱患”.人民日報,2005-3-20(2)
[3]商務部市場運行司:我國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現狀的調查報告.中國食品藥品監管,2005(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