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很多人對轉基因食品持懷疑態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它具有一定的風險性,而加強管理是解決這一問題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復雜性思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問題的新角度,其認識問題時整體性、多樣性、動態性和非線性思想值得我們在轉基因食品立法時借鑒,可以指導我國建立一套完善的法規
[關鍵詞] 轉基因法規復雜性
不論我們是否愿意,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生物正在我們生活中占據越來越多的位置。自1993年世界上第一種轉基因作物問世以來,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各界一直爭論不休。至今,大部分的中國消費者并不能確信自己消費的商品的原料到底是不是轉基因得來的,而轉基因又將給人體帶來怎樣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不斷加強和完善轉基因立法以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一、復雜性
復雜科學的興起,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幅世界自組織演化的自然圖景,而且提供了一個認識復雜問題的新途徑,但是這種復雜性不是指雜亂、混亂或者無序等,而是相對于以往認識問題時線性、簡單性的特征而言的。復雜性的以下一些特點在我國制定轉基因食品法規的時候值得借鑒。
1.整體性和層次結構性。系統的要素按照整體規律的要求而統一組織起來,其結構由不同層次的子系統組成,通過統一的組織,要素又服從系統的整體規律,并協同起來實現整體的行為。
2.多樣性。復雜系統是由大量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組相互作用構成的,而由于其結構和層次的多樣性,其出現的問題也是多種多樣的。
3.動態性。源于系統的動力學因素。動力學過程所產生的多樣性、差異性、創新性是產生復雜性的重要機制。復雜系統是動態的,處于不斷的演化當中,這要求我們不能以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系統。
4.非線性和突現。復雜系統內部組分的作用是非線性的,組分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會使許多新的特性突現出來。他的這個特點常常迫使我們建立一個快速的響應體系,來適應系統的新變化。
二、轉基因食品安全法規
食品與人類健康及生態安全具有密切聯系,各國或地區普遍重視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及人類健康及環境發展的不安全因素。歐洲就曾爆發多次食品安全危機,使得公眾對科學以及政府失去信心,迫使歐盟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將安全問題放在首位,公眾對新技術、新食品及新的農作物種植方法持懷疑態度,因此歐盟委員會對轉基因食品的管理也是非常嚴格的。轉基因食品要在歐盟市場流通,必須通過歐盟委員會,而不是各成員國政府的審批,審批過程可能耗費長達18個月的時間,大大延遲了新技術的采用。現階段我國正處在完善轉基因食品立法的時期,我們不僅要吸取歐盟的經驗和教訓,而且要利用已有的復雜性思想來指導我國的轉基因立法,使我國在這個過程種少走彎路,同時也減少了危害人民健康和環境發展的不安定因素。
三、復雜性對轉基因食品立法的啟示
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沒有一個獨立的專門負責食品安全的部門,而是把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職責分配到多個部門,不同部門負責不同的監管環節,但是法律對各個部門的監管職責和權限劃分并不明確,這就導致了食品安全管理中職責不清、政出多門、管理重疊、相互矛盾和管理缺位等現象。例如,在實施食品質量安全抽查方面,衛生部門、工商部門、質檢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等都能分別根據各自制定的法律法規或標準等給予行政處罰,重復處罰的現象較為多見。而且各個部門職責沖突時,也沒有一個可以加強合作的機制。這就要求我們建立一個完善的法律法規,改變政府在食品管理體制上的多頭管理格局,實行統一的多級管理,并明確的劃分權限,以便更好的發揮各職能部門的優勢,更好的行使職權,以實現對食品安全的有效監督。
我們要認識到所面對問題的多樣性,這不僅涉及到人類的健康,同時也涉及物種的和自然環境的正常發展。雖然自然界中的基因重組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但是現階段所食用的食品人類也是經過成千上萬年的選擇才最終進入人類的餐桌的,其可靠性是經過長期考驗的。而轉基因食品雖然只是在已經普遍種植的作物品種中,加入一兩個已知性狀的基因,盡管它加快了培育新品種的效率,但是它潛在的危害性我們并不是很清楚。食用轉基因食品的人數越來越多,不同個體會有不同的屬性,例如有的人就會擔心轉基因食品可能產生新的有害物質或過敏源,因為轉基因食品畢竟是和傳統食品有一定區別的。這些問題都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目前雖然沒有關于人類使用轉基因食品身體受到危害的案例,但轉基因食品在科學上仍有不確定性,人類對其潛在的危害一無所知。不能因為目前沒有危害就高枕無憂了,因為任何問題都會有新的發展。在保護農作物方面,轉基因食品很可能面臨這破壞生物種群的危害,例如,轉基因棉花的種植破壞生物多樣性,在防治害蟲的同時蝴蝶也消失了,而其他農作物田里的害蟲也有所增加。所以我們應該建立一個動態的監測體系,遇到新問題要馬上響應并及時調整法規,及時減少其危害。
事物的發展和運行往往是非線性的,很多時候都會出現突發事件,尤其對于我們剛剛開始接觸的轉基因食品更不應該掉以輕心。我國應采取國際公認的手段,建立食品安全評估標準,并逐步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評估體系。具體做法主要包括:成立專門并且獨立的食品安全評估機構,加強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預警工作,保護公眾及動植物健康,降低食品安全風險,為采取食品安全措施提供依據;及時對食品安全事故開展危險性評估,為制定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提供科學依據;在全國范圍內搜集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毒化學物質、致病污染物的數據資料;及時通過其他國家獲取食品危險性評估資料;加強與其他國家之間食源性疾病、食品中有毒化學物質和致病性污染物危險性評價技術及數據的有效交流。
參考文獻:
[1]成思危:復雜科學與系統工程[J].管理科學學報,1999,2
[2]鄔火昆:系統科學基礎[M].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