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某大型汽車制造企業零件供應商選擇為例,設計了在汽車零件供應商選擇過程中甄選最優者的指標體系,在評估方法上,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運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了指標權重系數,并通過一致性檢驗,證明所建立的供應商甄選評估體系是實際可操作的。
[關鍵詞] 層次分析法供應商評價
一、汽車零件供應商評價指標設計
利用AHP法對汽車零件供應商評估進行分析,可建立三個層次的結構模型,即評估內容層、評估目標層、評估指標層。
評估內容層是指評估所指向的具體對象與范圍,它具有相對性。對于不同的零件供應商評估內容存在差異。評估內容層中的元素是對汽車零件供應商進行評估的內容。筆者設計的汽車零件供應商測評內容主要包括:質量、價格、技術、服務、創新。
評估項目層是根據評估內容的要求給出的,是對評估內容的具體規定。如技術內容,要通過以下評估項目:通用化、模塊化、電子及職能化、環保化、輕量化來體現。而技術只是對評估項目的一個綜合說明。測評項目的選擇要通過一定的定量分析方法來實現,不能任意的指定。一般采用德爾菲咨詢、問卷調查與層次分析法、多元分析法進行選擇。
評估指標層是評估項目層的可操作化的表現形式。對于每一個測評指標都必須認真分析研究,給予清楚、準確的表述,使評估各方均能明確評估指標的涵義,不會因對測評指標的不同理解而導致標準不一產生評估結果誤差。選擇評估指標時不但要求要具有實際價值,還要是切實可行的,最好是能夠量化的。
二、分別構造判斷矩陣
本文只針對項目層進行討論,根據表2,對各指標進行兩兩比較,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其權重,構造出判斷矩陣。(表3~表4)
注:(確定價格、技術、服務、創新等指標評估的判斷矩陣及權重方法同上,不再列舉)
三、確定各指標權重
1.首先將判斷矩陣的每一列元素作歸一化處理,其元素的一般項為:
2.將各列歸一化后的判斷矩陣按行相加
3.再將向量歸一化,得到
得到的W=[W1,W2,…,Wn]T即為所求特征向量。
4.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為
四、進行一致性檢驗。
1.計算一致性指標CI。
2.由表8查找相應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
3.計算隨機一致性指標CR。
一般而言CR愈小,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愈好,通常認為CR<0.1時,判斷矩陣滿足一致性檢驗;否則,應對判斷矩陣進行適當調整。
通過上述步驟(3)(4),得到各指標權重系數,同時,通過了一致性檢驗(CR<0.1),各個指標的權重系數W見表2~表6。
參考文獻:
[1]趙煥臣:層次分析法——一種簡易的新決策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2]馬士華林勇陳志祥: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