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國際貿易中,效率和安全始終是現代商人們追求的目標。打包放款是銀行憑出口商收到的信用證向出口商提供用于購買貨物或原料,支付生產、裝運費用的一項融資業(yè)務,它適應了銀行和企業(yè)的需求,既能夠按時安全收匯,又加速了資金周轉,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中結算方式的首選。但它本質上是一種信用貸款,存在風險,應當加強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
[關鍵詞] 打包放款法律特征風險防范
在國際貿易中,效率和安全始終是現代商人們追求的目標。然而,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國際貿易中的競爭日趨激烈,這種競爭既是商品價格和質量的競爭,又是支付條件和結算方式的競爭。傳統的信用證結算方式雖然風險小、可靠性強,但其結算成本高、占壓資金長的缺陷卻不斷受到挑戰(zhàn)。打包放款就是應對這種挑戰(zhàn)的產物,它適應了銀行和企業(yè)的需求,既能夠按時安全收匯,又加速了資金周轉,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中結算方式的首選。
一、打包放款的概念
2002年,國家外匯管理局發(fā)布的《關于實施國內外匯貸款外匯管理方式改革的通知》中指出,“出口押匯和打包放款的結匯,可由債權人直接核準辦理”,從而將銀行打包放款納入了可結匯行列,為企業(yè)擴大對外貿易提供了融資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銀行外匯存量有余而流量不足的難題。然而,何謂打包放款,其法律內涵如何界定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定。
我國的銀行已經開展了此項業(yè)務,但各家銀行的具體規(guī)定并不相同。例如,1990年的《中國工商銀行信用證項下出口打包放款暫行辦法》界定“打包放款是借款人收到進口商所在地銀行開來的信用證后,以信用證正本作抵押向銀行申請的貸款,用于該信用證項下出口商的進貨、備料、生產和裝運。”而中國銀行所稱的打包放款業(yè)務是指,出口商以收到的信用證正本作為還款憑據和抵押品向銀行申請的一種裝船前融資,主要用于對生產或收購商品開支及其他費用的資金融通。
綜合銀行的實踐,打包放款可以界定為銀行憑出口商收到的信用證向出口商提供用于購買貨物或原料,支付生產、裝運費用的一項融資業(yè)務。但是信用證是有條件的保證,如不能完全滿足其條件,開證行就不承擔付款責任。因此單純依靠信用證作為抵押物辦理打包放款,實質上是無抵押的信用放款。所以銀行為了減少風險,有時預支款時須出口商提供抵押品并辦理有關手續(xù);打包放款的貸款金額一般是信用證金額折人民幣的60%~80%,期限一般不超過4個月,利率為流動資金的貸款利率。不過,對于出口商來說,打包放款可以擴大貿易機會,在出口商自身資金緊缺而又無法爭取到預付貨款的支付條件時,它能夠幫助出口商順利組織貨源、開展業(yè)務、把握貿易機會;其次是出口商可以減少資金占壓,在生產、采購等備貨階段不用占用自己的自用資金,從而緩解了出口商的流動資金壓力。由此,打包放款在國際貿易中的適用是一種“雙贏”之舉。
二、打包放款的法律特征
打包放款是一種特殊的貿易融資方式,由于其操作和貿易背景的特殊性,其法律關系并不同于普通的借貸關系。
1.打包放款是一種融資法律關系。打包放款是采用信用證結算方式的出口商憑收到的信用證正本向銀行申請貸款的一種融資業(yè)務,主要用于對出口信用證項下生產或收購商品及其他從屬費用的短期資金融資;銀行在打包放款業(yè)務中所獲得的收益是貸款的利息,因此打包放款是一種借貸法律關系。
2.打包放款與信用證的關聯性。銀行在辦理打包放款的業(yè)務中,通常要求申請人提供信用證正本作為抵押。銀行是否決定打包放款取決于信用證的有關情況,信用證是打包放款的基礎,因此銀行對信用證以及開證行的有關信息審核得比較認真。即使這樣,打包放款也沒有在銀行與客戶之間建立信用證的法律關系,銀行與申請人之間通過打包放款協議構建的法律關系是借貸法律關系。兩者不能混淆。
3.打包放款實質上是一種信用貸款。打包放款的操作,是用信用證正本作為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雖然持有出口商交付的信用證,但信用證只是出口商確信收到貨款的證明,能否真正收回貨款,則取決于出口商能否按期履約,若出口商不能或者不愿履約,貨款就無法收回。所以,以信用證為抵押的打包放款,實質上是一種信用貸款,風險較高。在實務中,銀行出于資金安全的考慮,通常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三、打包放款的風險防范機制
1.就銀行自身的管理來說,銀行必須規(guī)范打包放款的辦理條件,制定嚴格的審核制度。例如,申請打包放款的企業(yè),必須有進出口經營權,有真實的貿易背景,對外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制作出口索匯單據的能力強;用于打包放款的正本信用證,必須有信譽良好的銀行開出,開證行與承辦行有正式的代理行關系,業(yè)務往來無不良記錄,所在地政局穩(wěn)定、無金融危機,信用證沒有限制他行議付和對承辦行不利的條款,信用證項下的單據應為物權單據??傊?,銀行必須在內部管理上確保打包放款的規(guī)范運行。
2.加強對客戶所借款項用途的監(jiān)督,防范客戶的欺詐風險。銀行應當要求客戶對打包放款實行??顚S?;對客戶提出的用打包放款直接償還對銀行的其他融資欠款要求,銀行須高度注意,應當考慮為客戶掩飾其不正常往來的可能風險;客戶償還打包放款時,銀行應該注意其貿易行為的正常性,避免客戶在無實際貿易背景之下,利用打包放款騙取銀行資金。
3.通過補充擔保的方式增加銀行的債權安全程度。打包放款本質上是一種信用貸款,因為信用證是一種合約性質的文件,不是特定的財產,所以如果出口商不能提交單證相符的單據,收款就沒有保障。在香港,銀行往往要求出口商提交信托收據或承諾提交以銀行名義存?zhèn)}的艙單,以取得貨物所有權;若出口商未能裝船交單,從法律上講,銀行有權處理貨物,銀行對裝運后的物權單據也有所有權。而在我國的實踐中,銀行最好通過第三方企業(yè)提供擔保,或者提供抵押物的方式,或者在合同中對貨物的所有權轉移約定條件,以此確保貸款的安全。這是實踐中最常用的一種法律防范機制。
參考文獻:
[1]李金澤:信用證與國際貿易融資法律問題[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2]曾鳴閆福泉:信用證授信融資業(yè)務及其法律問題[J].中國外匯管理,2003(1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