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對上市公司績效評價方法進行了探討。以信息技術行業84家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為樣本,以財政部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基本指標為主,計算原始數據,給出基于因子分析的財務業績評價模型,并進行了實證分析。
[關鍵詞] 上市公司績效評價因子分析
不論是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對企業績效評價給予高度關注和認真實踐。從財務數據入手,應用多元統計研究方法,構建績效評價模型,通過模型研究及實證分析,客觀評價上市公司績效,對于政府轉變職能、加強宏觀調控,公司改善經營管理,以及投資者調整決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績效評價應真實、全面地反映公司經營狀況。指標體系的設置應借鑒國際慣例做法,并結合我國國情,對國外指標體系進行修正和改造,提高可操作性,客觀公正評價企業業績。
本文以財政部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基本指標為主,選擇以下指標:每股收益(X1)、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X2)、主營業務利潤率(X3)、總資產周轉率(X4)、流動資產周轉率(X5)、資產負債率(X6)、主營業務增長率(X7)、總資產利潤率(X8)、年末資產總額(X9)、主營業務收入凈額(X10)、利潤總額(X11)、股票年末價格(X12)。這些指標基本上涵蓋企業的財務效益、資產質量、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能客觀反映情況。本文以信息技術行業84家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為樣本,運用因子分析方法進行構建業績評價模型。
因子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因子分析模型為出發點,在滿足數據信息丟失容許的范圍內對多個指標提取公因子,通過計算確定哪些因子對原始變量有影響以及影響大小。通常,提取因子數目少于原始變量,但可以較全面地描述原始變量。因此,因子分析屬于降維處理的范疇,使指標體系的分析更加簡單有效。為上市公司財務業績評價建立的因子分析模型可簡記為:
以84家上市公司的12個指標數據為樣本,計算樣本協差陣的特征值。根據計算結果選取前6個特征值,這6個特征值之和占全部的90.779%,即6個公因子可以描述樣本協差陣90.779%的信息。為理解公共因子的意義,有必要對因子載荷矩陣A進行旋轉變換,目的是使矩陣結構簡化,因子的貢獻越分散越好。旋轉方法很多,最為常用的是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在獲得公共因子后,再利用回歸分析法求出各主因子得分。
績效評價的綜合得分,是以每個主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占六個主因子總方差貢獻率的比重作為權數來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F=31.51×f1+20.468×f2+12.692×f3+11.00×f4+9.218×f5+5.892×f6。
將樣本數據代入公式,計算結果見下表。
從綜合得分來看,一些效益好、償債能力較強、發展能力較強的企業排名明顯靠前,排在榜首的是中國聯通,其綜合得分遙遙領先,這主要歸因于其在主因子f1和f6的得分,顯示該企業有良好的財務效益和發展能力。可見,不同企業在資產運營、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決策者應根據對公司的情況分析而做出決策。
參考文獻:
[1]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課題組編,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報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2]盧紋岱編: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第2版),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3]白厚義編:回歸設計及多元統計分析,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