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物流產業一直在不斷發展,已經進入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其理論研究也在不斷深化。在實踐的推動下,現代物流已經分化為“產品物流”和“工程物流”兩大類型,盡管這兩大類型都具有物流的共同屬性,但在供應鏈特征、運作模式、管理內容、決策方法以及對特種設備和技術的要求等諸方面卻有著很大的不同。本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詮釋了工程物流的概念、特征,分析了工程物流與傳統意義上的產品物流在本質上存在的差異,對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具有創新意義。
[關鍵詞] 現代物流工程物流產品物流
一、引言
物流概念產生于20世紀初,其定義隨著物流產業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國內外存在多種表述形式。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并于2001年8月1日實施的《GB/T18354物流術語》將物流定義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隨著生產實踐的逐步深入,以“物的流動”為本質特征的物流活動已經滲透到經濟的各個領域,同時也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盡管上述定義能夠較為全面地表述“物流”的基本特性,但經過仔細研究可以發現,同樣是物流活動,因項目的內容不同,其優化目標、管理方式、技術手段等有著明顯的不同。例如,在作業程序上,有的物流活動是循環型的,有的則是一次性的,程序上沒有重復性;在實現目標上,有的是以成本最低、獲得經濟利潤最大為全部目的,而有的則是以時間保證為前提,或者是以安全可靠為首要目標,當次物流活動是否盈利則在其次,如此等等。在具體實踐中,同樣是物流項目,在作業程序和優化目標等方面竟然有著如此大的差異,說明在物流領域中必然存在有分屬不同類型與層次、具有不同性質和內涵的兩種體系,為了將現代物流研究引向深入并指導實踐,在理論和方法上必須予以分清。
本文認為:對于現代物流的活動,實際上一開始便存在有兩大類型,一類是連續不斷、周而復始的物流活動,流動程序一旦建立,便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其效益體現在規模和連續性上;另一類是獨特的、不具有重復性的物流活動,物流目的地一旦到達,便意味著工作基本結束,其效益體現在技術含量高、風險性大和一次性上。按照語義,前一種類型可稱其為“產品物流”,后一種類型可稱為“工程物流”。物流活動的這種分化具有其必然性,是社會生產大型化、物流市場細分化、技術手段專業化以及科學技術和生產力高度發達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二、工程物流的定義
工程物流是由“工程”和“物流”兩個基本要素組成,這兩個基本要素以其獨立形態存在時,有其一般性的含義,當兩者以前者修飾并限定后者的關系結合在一起之后,其含義便有了一定的范圍約束,不再完全遵循原來的解釋。在實踐中,工程物流主要解決建設項目、救助支援、會展、大型遷址以及戰時后勤保障等具有綜合型復雜內容的物流組織,其特點是高風險、強時效、一次性,一般需要多種特殊設備、多種運輸方式、多家不同企業協作進行,因而具有典型的第四方物流運作特征。根據工程物流的實踐范疇,其概念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上的工程物流,就是指具有工程特性的一切物流活動。按照這樣一個定義,它所研究的范圍可涉及工程項目物流、會展物流、搬家物流、應急物流和戰時物流等。狹義上指工程項目物流(project logistics),即圍繞工程項目,由物流企業提供某一環節或全過程的服務,目的是通過物流的專業技術服務,給予投資方最安全的保障和最大的便利,大幅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保證工程項目的如期完成,它可以包括工程項目的設備采購、拆卸、包裝、移動、裝箱、固定、海運、空運、陸路運輸、拆箱、安裝、調試、廢棄、回收的全過程。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在理論體系和方法上基本是一致的,屬于同一類型。
三、工程物流的特性
工程物流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又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物流活動,具有自身內在的特性:
1.實施經歷的一次性。工程物流在實踐上少有重復性,再好的物流方案也僅能使用一次,以往的經驗對未來只能是定性的、僅供參考的,因而組織方案始終要有創造性。
2.各單項的整體性。每個工程物流項目都是由多個環節或多個部分組成,這些環節或部分是相互依托的,往往牽一發而動全局。一步有誤,全程失敗,就像一臺大型機器中的每一個部件對整體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少一顆螺絲也不能正常運轉。
3.環節的不確定性。物流服務商在提供工程物流服務前,通常要設多套應急方案,以應對意外情況的發生。對每一種方案,必須盡可能將各種問題全都考慮到,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忽視,在緊急情況下有時需要當機立斷、出奇制勝。
4.技術的復雜性。工程物流一般是一些非標準化作業,組織者需要有豐富的綜合性知識,要動用各種專用的特種設備,對物流環境有著特殊要求,技術含量相對較高。
5.過程的風險性。工程物流項目往往投資巨大,服務對象各異,不可預見情況始終存在,因而具有很大的風險性。所以,進行各種風險的評估和管理,是這類物流項目的關鍵內容。
四、工程物流與產品物流的區別
工程物流與傳統意義的產品物流既有相同之處,又有明顯的不同,兩類物流最本質的區別是工程物流具有“工程”的性質,這一特征使兩者在理論研究和實際操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1.供應鏈特征不同。這種區別主要表現在供應鏈的環節和組成兩個方面。一方面,工程物流供應鏈單一,通常不涉及多種物流組合方式的競爭,重點放在運輸線路和多式聯運的環節上,一些現代物流所具有的分揀、配送等服務功能基本淡化;產品物流一般使其“物”在物流系統中進行不間斷的流動,往往包含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運輸、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環節,最終到達目的地。另一方面,工程物流的供需雙方一般僅限于物流服務的提供商和物流服務的需求方,每次物權的轉移便意味著物流活動的結束,供應鏈關系也基本解除;而產品物流在供應鏈中是不斷地向前傳遞,從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供應鏈一旦形成就比較穩定。
2.運作模式不同。產品物流的服務模式一般有“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等形式,并以“第三方物流”為主要的發展趨勢;但在工程物流中,由于工程物流項目自身具有的特點和屬性,需要大量外協性、組合性、協調性的物流服務,其運作往往需要或不可避免地采用第四方物流的運作模式,因而具有更為明顯的系統工程特征,是現代物流運作模式的高端層次。工程物流的一次性特點導致了這類物流作業的實施不能照搬傳統的模式,需要具備資源整合和解決突發事件能力的服務商。因此,工程物流更需要第四方物流服務商利用強大的信息系統網絡,通過整合、綜合、集成的方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來完成這類復雜的物流活動。
3.管理的核心內容不同。工程物流能夠為物流服務商創造出比產品物流更豐厚的利潤,但是高利潤與高風險并存。產品物流周而復始,操作上具有借鑒性、可重復性,供應鏈也比較穩定,實施過程中潛在的風險性相對較小;而工程物流是一次性的物流活動,而且往往項目投資巨大、有時有著濃厚的社會色彩,安全要求高,從最初的方案設計、實施到任務結束的整個過程都存在很多不確定情況,問題隨時會出現,這就要求物流服務商必須對項目進行充分、全面的風險評估,將風險管理貫穿始終。
4.決策的方法和技術不同。在工程物流項目實施之前,制定出較為可行的方案是工程物流成功運作的關鍵。盡管產品物流在運作之前,也要有物流方案的支撐,但因時間、效益、成本、利潤及供應鏈組成等因素相對比較確定,形成的方案有著很強的確定性,具有明顯的靜態特征,制訂這類方案的決策手段一般利用橫道圖或網絡計劃法即可。工程物流項目的方案形成十分復雜,不僅需要由多家企業合作完成,同時存在有多種方案,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就需要相應的設計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應變能力。這種方案設計的方法顯然不宜使用橫道圖或網絡計劃法,而是應使用類似決策網絡計劃法(DN技術)進行決策。這一方法通過在網絡計劃法的編制中加入了決策點和不同情況出現的概率,因而能夠提供在不確定情況下討論具有動態和概率特征的優化方案。
5.對特種設備和技術的要求不同。工程物流運作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作業的非標準化,這也是工程物流與產品物流實施過程中的重要區別。工程物流往往需要應用特殊的、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的技術設備及綜合交通運輸設施,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作保障。而產品物流通常需要的是常規性設備,技術上也相對成熟。
五、結語
現代物流存在有“產品物流”和“工程物流”兩大類型,盡管它們具有物流的共同屬性,但在供應鏈特征、運作模式、管理內容、決策方法、對特種設備和技術的要求等諸方面有著很大的不同。為了使工程物流在實踐上得以穩步發展,需要在理論上和方法上進行全面的開拓和創新,以便更好地指導實踐。
參考文獻:
[1]劉志學:現代物流手冊[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2,4
[2]劉國冬: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4
[3]歐陽文霞:我國第四方物流運作模式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6,(16)
[4]程志民:第三方物流與第四方物流的戰略協作式發展[J].商業研究,2006,(3)
[5]王眾托汪克夷:決策網絡計劃法[J].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81,(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