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動物福利問題可以說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表現。但動物福利潛在的貿易壁壘作用也不可忽視,如果不給予足夠重視,我國動物產品、中藥等相關商品在進入國際市場時將會遭遇巨大障礙。正確理解動物福利的內涵,把握動物福利壁壘的本質,找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動物福利動物福利壁壘應對措施
一、動物福利
1.動物福利
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是1976年美國人休斯(Hughes)提出的,它是指農場飼養中的動物與其環境協調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狀態。動物福利所強調的,不是我們不能利用動物,而是應該怎樣合理、人道地利用動物,要盡量保證那些為人類做出貢獻和犧牲的動物,享有最基本的權利。通俗地講,就是在動物的飼養、運輸和屠宰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少其痛苦,不得虐待動物。早在1974年,歐盟就制定了宰殺動物的法規。以豬為例,歐盟對豬的福利規定如下:小豬出生要吃母乳;要睡在干燥的稻草上;擁有拱食泥土的權利;運輸車須清潔并在途中按時喂食和供水,運輸中要按時休息,運輸超過8小時就要休息24小時;殺豬要快,須用電擊且不被其他豬看到,要等豬完全昏迷后才能放血分割等等。到2013年,歐盟各成員國必須停止圈養式養豬而采取放養式養豬。在歐洲,動物所享有的福利還不限于此,歐盟委員會食品安全署還專門為動物設立了福利部門。
動物福利是指動物作為一種生命存在所享有的最基本權利。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動物有五大福利:生理福利,即不受饑渴;環境福利,即有適當的居住空間;衛生福利,即免受傷病的威脅;行為福利,即保證動物表達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即減少動物的恐懼和焦慮感。動物福利主要取決于人對動物的態度,即人應該善待動物,人道地利用和處置動物。
2.保證動物福利是國際趨勢
動物、植物、人類共同構成了自然社會,并保持著生態鏈的平衡。人類與動物息息相關,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動物除了沒有與人類相通的語言外,同樣具有感覺、情感等。因此,動物作為一種有感覺的生命存在,其天性需要得到人類的尊重和承認。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對自然資源、環境資源的認識和利用方式也在發生改變。從對動物的生理保護,即不殘害動物,維持其生命存在發展到福利保護,根據其生理需求給予動物應享有的權利。當前廣為普及的集約化畜牧業生產方式和工業化生產方式的負面影響已經逐步呈現出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違背自然規律,盲目追求最大利潤的做法已經影響到了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保證動物福利,給予動物平等的生命權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表現,對動物福利的重視同樣是與國際社會倡議的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協調發展的目標相一致。關注動物福利,就是保障人類福利。
二、動物福利壁壘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尤其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已開始將動物福利與國際貿易緊密掛鉤,將動物福利作為一個進口活體動物的重要標準。動物福利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它既涉及到動物保護,又涉及到國際貿易,還與社會自身的發展、道德、倫理有關。動物福利像綠色壁壘一樣,既有合理合法的一面,又有被貿易保護主義利用的一面。成為國際貿易中一種新型的貿易壁壘。
1.動物福利壁壘的形成原因
(1)發達國家保護國內市場的需要。在當前關稅大幅度降低和傳統非關稅壁壘不斷被消除和規范的情況下,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利用文化教育、傳統習俗等方面的優勢或影響力,以自己國家的動物法案為屏障,阻止一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動物源性商品的進口,將動物福利與國際貿易緊密掛鉤,從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新的貿易壁壘——動物福利壁壘。動物福利壁壘可以說是綠色壁壘的擴展、深化。
(2)動物福利的國家間差距是設置動物福利壁壘的客觀原因。動物福利的國家間差距是指不同國家在實施動物福利方面存在的客觀差距,這種差距主要表現在西方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主要表現為公眾理念和認識方面的差距;動物福利立法方面的差距;動物飼養、運輸及屠宰方面的差距等。這些差距的存在,使得發展中國家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發達國家的動物福利標準,發達國家可以利用這些差距來設置動物福利壁壘,來保護本國農民的利益。
(3)WTO協議中的有關規則使動物福利壁壘有據可依。就國際范圍而言,有關“動物福利”內容已列入WTO新一輪農業談判方案草案。WTO農業協定對世界農產品貿易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近幾年一些歐洲國家和歐洲動物保護協會督促歐盟設法使WTO考慮有關動物福利問題,這些國家不僅要求擴大“動物福利”的影響,而且力圖使其理念和立法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2003年2月,WTO農業委員會提出的《農業談判關于未來承諾模式的草案》第一稿及其修改稿已將“動物福利支付”列入“綠箱政策”之中。這表明,一些西方國家要求重視動物福利的呼聲強烈,這為他們進一步提出某些農產品國際貿易的“動物福利”規則創造條件。在未來的農產品國際貿易中,不同國家之間因動物福利引發的矛盾將呈現上升趨勢。
2.對動物福利壁壘的正確認識
2002年,在我國各地水產管理部門下令圍剿食人鯧的時候,國際動物保護組織對處理食人鯧的方式進行了干預,要求中國必須對食人鯧實施安樂死。否則將利用國際動物福利保護組織的影響,呼吁世界各國抵制與中國的水產品貿易。由此可知,動物福利在國外已經成為一種實際行動,并且開始影響到國際貿易。雖然動物福利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一些國家的進出口,尤其對在動物福利方面保護比較滯后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增加了產品出口的難度。但是不應把對動物福利的要求單純地看作是貿易壁壘,因為是否對動物實施了福利保護將關系到動物的健康,從而關系到人自身的健康。據了解,通過對動物產品的檢驗可以獲知動物生前所處的環境、動物被宰殺的方式。若動物生前處在骯臟、擁擠的空間內,并且在宰殺時遭受驚嚇,感到恐懼,肉產品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也可能含有某些對人體不利的毒素,因此人給予動物福利也就是給予人類自己福利。動物福利正如近年來強調環保與衛生檢疫的“綠色壁壘”一樣,被稱為“道德壁壘”,這就要求我國現有的畜禽生產方式和動物保健觀念都必須向國際標準看齊。不斷改善畜禽的飼養方式和生存環境,善待畜禽,保證畜禽基本的生存福利,使“動物福利”和“動物衛生”觀念貫穿在整個養殖過程中,提高動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這樣就能減少動物發病,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動物,動物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打破國外貿易壁壘。
動物福利問題有它合理的一面,但如果以“動物福利”名義來設置非關稅壁壘并用在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上,將有可能使發展中國家人民本來就很低下的生活條件日益惡化。這種在人類的基本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之前,優先考慮滿足動物的基本需求乃至“精神需求”的做法,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是不公正的,而且會引起很多負面影響。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一方面應該承認動物福利等一系列新問題有助于改變我們落后的生產方式,調整我們的社會關系,促進社會文明的發展;然而,對于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和落后國家來說,社會并沒有積累到足夠的財富和能量,如果以發達國家的標準來要求,必然會加大發展社會經濟的成本,從而減慢發展的速度。 如何自主、有步驟地發展,如何兼顧效率和公平,如何應對新形勢下的國際競爭,才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事情。
三、動物福利壁壘對貿易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一些發達國家對動物從出生、養殖、運輸到屠宰加工過程制定了一系列具體、嚴格的標準,發展中國家要想向其出口動物源性產品就必須符合這些動物福利標準,這樣無形之中會增加養殖成本、人力成本、運輸成本和加工成本,使企業產品因成本的增加而失去價格優勢,從而影響企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當然,目前我國存在的非理性的消費觀念、不規范的屠宰方式、不安全的飼料成分也確實損害了我國農畜動物的福利,這容易給人受之以柄,如果不給予足夠重視,我國畜產品、中藥等商品在國際貿易中將會遭遇巨大障礙。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動物福利也將是我國無法回避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我國進行動物福利立法的經濟和社會條件還不成熟,不能強求我國在動物福利方面與發達國家步調一致,但是給予動物福利是一種國際趨勢,我國必須適應也應當適應這一趨勢。在動物福利問題上應該采取的對策:
1.重視“動物福利”問題,培養理性的消費觀念
在全國各地城市鄉村的大小菜市場里,攤販們都是公開宰殺活雞活鴨活魚的,買者也都樂于目睹自己買的雞鴨或魚鱉被活宰,這被認為是新鮮和可靠的。而對新鮮的追求在我們這里,已經演化為活吃活喝某些動物的血肉了。事實上, 在應激的狀況下,動物因極度恐懼和痛苦,腎上腺激素大量分泌,形成毒素,引起肉質下降,并對食用者健康造成傷害。理性、成熟的消費觀念是一個國家、民族素質的體現,尊重動物的權利本身也是對人類自身的尊重,因此應動用各種資源和媒體的力量,向大眾和消費者宣傳相關的科學知識。培養對動物的愛心,要善待動物;消除人們在動物福利上的一些錯誤認識,如動物福利一定會減少利潤、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的混淆等等。
2.引入HACCP管理體系,生產安全飼料
實施飼料企業的HACCP管理體系,提高了飼料產品質量,而且保證其不受污染、破壞,有助于生產安全的動物飼料,使動物在健康狀態下成長,明顯改善我國農畜動物的福利狀況,最大限度地保證動物和消費者的安全。
3.加快動物福利立法, 成立專業機構執法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對農畜動物都有福利的法律法規,而我們國家目前在這方面幾乎是空白。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下,中國法學界和全社會都應關注動物福利,盡快制定相關法律,更好地保護和使用農畜動物。國家應當在加大普法宣傳力度的同時,從行政和刑事兩個方面著手,加大對違法者的處罰力度。國家應當組建專門的監督動物福利法實施的行政機構,并賦予其特殊的行政職權,包括對保護動物福利有功者的獎勵和對違法者處以罰款等行政權力。對于違反動物福利法規者構成犯罪的,應予以嚴厲的刑事處罰。
4.加強和扶持出口基地建設,把較為分散的、產供銷脫節的養殖業、畜牧業和肉類加工業轉向綜合化生產,采取符合進口國動物福利標準的養殖和科學的加工,從而實現畜禽產品生產的標準化。
重視動物福利問題,不僅僅是一種觀念的進步問題,而且我國的畜禽等相關產品要走向國際市場,就必須遵守國際規則。只有充分重視并積極落實動物福利問題,我國的禽畜產品才能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從而具備強大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將來才能夠從容應對動物福利壁壘。
參考文獻:
[1]李克杰:動物福利全球大會及應采取的對策[J].世界農業.2005.1
[2]張力越馬俊:農業國際貿易中潛在的新壁壘[J].河南農業.2005.6
[3]翁鳴:不可低估的道德壁壘—國際農產品貿易中的動物福利問題[J].國際貿易,2003.6
[4]我國農畜動物福利的現狀和對策www.pig.org.cn2006.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