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至春秋戰國中華傳統文化及民族精神基本形成時期,中國各民族就出現了按照各個地區不同的文化風俗和社會形式來區分區域文化的現象。從19世紀30年代最早提出的吳越文化到建國以后出現的楚文化、齊魯文化、嶺南文化、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燕趙文化、三晉文化等,區域文化的研究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迅速發展起來,也日益受到國內外學術界和其它各界的關注,區域文化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也促使我們開始思考有關區域文化國際推廣的意義和途徑。從國際意義上講,推廣區域文化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一個地區的國際知名度,促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和往來,形成該地區鮮明的文化特色,從而進一步開發有關的區域文化資源,形成有特點的區域文化產業,推動整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等各個方面的綜合發展。因此,對一個地區來說,針對已有的區域文化研究成果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區域文化國際推廣策略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商業活動中,要推廣一個新產品就必須首先了解這種產品的預期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同樣,要在國際范圍推廣一種區域文化,也必須首先了解國際社會各個階層、尤其是與我國的各方面國際交往密切相關的各階層人士對區域文化的心理預期和實際需求,才能以此為依據,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的推廣策略,最終實現推廣文化和發展地區經濟的實際效果。根據對相關資料的研究和對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我們認為可以把區域文化的國際受眾大致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為是不考慮國籍、文化和宗教背景、職業、年齡等特點的所謂一般人群,他們到中國的目的多為短暫的旅游光或探親訪友,這個人群的人數因為區域不同而有所差別,從區域文化宣傳的角度來講影響面較大。他們普遍關注的是有關區域文化的主要特色、代表性事物和旅游資源等問題。第二種則是由于工作等特定原因來到一個地區,從而接觸到某一區域文化的特殊人群,他們來中國的目的多為政治經濟合作或文化交流,這一特殊人群的相對數量較小,但他們更有機會深入了解有關地區的區域文化,對當地整體發展的影響力不可低估。這類人群主要關注的問題大多是有關的區域文化產業和經濟開發等方面。因此,在區域文化國際推廣的過程中,必須根據文化受眾的實際情況,有區別地制定相應的措施和策略,才能保證達到更好的效果。
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區域文化研究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趙文化近年來正在引起國際各界的日益關注,有關趙文化的研究從梁啟超、郭沫若到當今的眾多名流學者,一百年來已經積累了豐厚的成果,在我國歷史文化研究領域獨樹一幟。邯鄲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各級領導對趙文化的研究和研究成果的推廣也高度重視,希望通過進一步研究,把對趙文化的開發融入到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高新化的時代背景中,以客觀實際的、比較創新的科學視野對趙文化的特征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從保護和開發歷史文化遺產的角度對趙文化的精華進行多層面的論證;本著產業發展的目的對趙文化資源的開發提出設想并對趙文化中代表性的改革的精神價值進行弘揚,從而充分發揮趙文化對邯鄲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結合國際社會對區域文化關注的主要問題、區域文化國際受眾的基本特點分類及趙文化和邯鄲的實際特點,在此對趙文化的國際推廣策略提出一些看法。
一、針對趙文化的一般國際受眾
從目前趙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調查來看,趙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度還遠遠不夠,真正以旅游觀光為主要目的到邯鄲來來的國際游客數量相對較少,對邯鄲和趙文化有所了解的國際人士更是寥寥無幾。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加大宣傳力度,拓寬宣傳途徑,嘗試從以下方面著手,提高邯鄲旅游文化資源的國際影響,逐步吸引更多的國際人士認識邯鄲、走進邯鄲、了解邯鄲,從而帶動整個城市的全面快速發展。
1.招商引資,充分開發已有的旅游資源
目前,邯鄲市旅游局已提出永年縣廣府古城旅游開發、響堂山風景名勝區旅游開發、涉縣媧皇宮后續建設開發、武安太行山及長壽村、七步溝景區開發,以及黃粱夢呂仙祠、臨漳縣銅雀臺和磁州窯博物館等近二十項國際招商引資旅游開發項目,這些項目依托歷史文化與自然優勢,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僅靠地方的自身力量又遠遠做不到充分開發,當前主要問題在于如何吸引國內外投資進行深入開發。目前全國各地都掀起了區域文化開發的熱潮,等待開發的區域旅游項目多如牛毛,在這股浪潮中怎樣做到脫穎而出,是有關部門工作的關鍵,過去“酒香不怕巷子深”,被動等待的做法恐怕再也行不通了。有關部門應積極采取措施,主動宣傳自身的特色和優勢,重點推出一兩項精品旅游項目,利用各種渠道和形式爭取國際合作,盡快做到對現有優勢項目的深入開發,并通過龍頭項目帶動更多的項目合作。
2.針對國內的旅游業熱潮,建立國際合作關系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旅游業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再滿足于國內和周邊旅游,而選擇到國外觀光度假。如果很好地利用這個潮流,與國外適當的旅游目的地進行互利合作,如建立旅游觀光友好合作城市關系,進行旅游景點與國際文化項目的合作開發,讓邯鄲游客愿意走出去,同時國際游客也能更多地走進來,勢必有效帶動城市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3.發展與旅游資源有關的文化產業,地方特產
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前,人民的普遍觀念相對守舊,創新意識薄弱,加上相關運營機制落后,對外宣傳力度不夠,使得許多地方文化產業和技能后繼乏人,面臨失傳。隨著目前全球化的經濟文化發展趨勢以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們面對的機遇大于挑戰,有關部門及相關產業人員應及時把握這個機遇,重新挖掘和推廣有邯鄲特色的地方文化產業及地方特產,包括農業產品、傳統美食和特色工藝品等等各個方面,使之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從而帶動邯鄲經濟的發展。
4.利用新聞媒體的宣傳優勢,擴大城市影響力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千百年來,古城邯鄲孕育了許多杰出人士,如出生在邯鄲、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春秋戰國時期與孔子、墨子、莊子等齊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及三國時期的著名人物曹操,東漢末年著名女詩人蔡文姬、唐代著名政治家、名相魏征等,都與邯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現代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等各領域也有許多有為之士來自邯鄲,利用名人的文化效應與電視、互聯網、書刊、報紙等文化宣傳形式相結合,開發文化娛樂項目,促進國際演出交流,以擴大城市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二、針對特殊國際受眾
1.加強國際交流,走出去,請進來
中國早已走出閉關鎖國、閉幕造車的時代,面對新時期更多的機遇,面對國際社會先進的文化經濟開發管理經驗和方法,我們在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資源的同時也要加強國際交流,走出邯鄲,走出國門,學習其它省市和國家在地方文化產業開發方面的先進模式,邀請有關專家到邯鄲來調查研究,提出區域文化推廣的有效途徑,真正提高邯鄲和邯鄲文化的國際影響,并以此為龍頭帶動全市各個行業的發展。
2.提高邯鄲人自身素質,塑造邯鄲城市形象
很多人都意識到了擴大城市影響力對一個城市的發展非常重要,但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城市人民的綜合素質對一個城市的發展也有不可忽視的決定性影響,我們在西方發達國家司空見慣的一些行為規范,如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排隊禮讓、愛護公物、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等,以及目前我國媒體中越來越多宣傳的城市居民間相互關懷幫助與和諧發展的良好社會現象,如果在我們的城市也一樣普及,那么邯鄲的整體實力也必然會迅速提高。相反,如果一個城市居民整體素質水平較低,即使通過宣傳等渠道擴大城市影響能給這個城市帶來一定的經濟效應,這個效應也必然只是曇花一現。
3.通過國際友人擴大城市的國際影響力
抗戰時期,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以她的《中國紅軍在前進》、《中國人民的命運》、《中國在反擊》、《中國的戰歌》等專著,向世界宣傳了中國的革命斗爭,用熱情召喚更多的國際友人,一同為中國抗戰出力。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美籍華人靳羽西制作的系列片《看東方》(Looking East),向越來越多對東方感興趣的美國觀眾介紹東方文化和風俗,在東西方之間架起橋梁,為東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通過在邯鄲工作生活或與邯鄲有聯系的國際友人來擴大邯鄲的影響力,使之成為邯鄲與世界經濟文化友好交流的橋梁,對邯鄲的發展必然會起到推動作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