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諾貝爾獎落定

2007-12-31 00:00:00李虎軍于達維楊彬彬
財經 2007年21期

北京時間10月12日17時,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07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IPCC)。至此,本年度五項諾獎已名花有主,剩余一項經濟學獎的評選結果將在10月15日揭曉。

諾貝爾獎自1901年首度頒發以來,至今已過百年。1896年逝世的瑞典發明家和化學家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生前留下遺囑,將其巨額資產設立基金,每年的投資收益則一分為五,授予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與和平領域內“在前一年中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1968年,瑞典銀行增設經濟學獎,次年首度頒獎。

今年,每份諾貝爾獎的獎金總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54萬美元),這比2000年時的100萬美元提高了50%,而在百年前頒獎之初,每份獎金約3萬美元。根據慣例,每位獲獎得主還將得到一枚金質獎章和一份獎狀。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111周年之時,頒獎典禮將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

本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獎和物理學獎,分別關注了生物基因和磁盤存儲方面的技術革新。百年諾獎歷史中,上述兩獎和化學獎一并被歸為科學類,較受普遍認同。和平獎及文學獎由于關乎社會政治因素,爭議不絕。此次諾貝爾和平獎投向環保領域,獲獎者戈爾及IPCC在應對全球氣候危機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其爭議性和政治色彩有所減弱。

——編者

生理學或醫學獎

基因打靶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幾乎所有生物醫學領域——從基礎研究到新療法,使得人類對于心臟病、癌癥和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基因打靶終中“靶心”

北京時間10月8日下午5點30分,70歲的美國猶他大學馬里奧卡佩奇(Mario Capecchi)、82歲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教會山分校奧立佛史密斯(Oliver Smithies)與66歲的英國卡迪夫大學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憑借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技術分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也稱為“小鼠中的基因打靶”技術,是指將小白鼠身上一個結構已知而功能未知的基因敲除,然后從整體觀察實驗動物,推測相應基因的功能。

早在上世紀90年代,這一技術就已經在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的“大名單”中。業內早已經有過共識,基因打靶技術獲獎只是時間問題。

目前,基因打靶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幾乎所有生物醫學領域——從基礎研究到新療法,使得人類對于心臟病、癌癥和糖尿病等多種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這是一個突破性的技術,它使我們對基因功能的認識至少提前了十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鄧初夏博士告訴《財經》記者。

早在1986年,鄧初夏赴猶他大學留學,即師從卡佩奇教授。當時,卡佩奇剛在美國《細胞》雜志發表了基因打靶技術的論文,并在學術界引起轟動。

這一技術的萌芽形成于上世紀80年代初卡佩奇設想將老鼠身上一個結構已知而功能未知的基因敲除,然后從整體觀察實驗動物,推測相應基因的功能。

雖然這個想法在原則上并沒有太大障礙,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從幾萬個基因中敲除特定的基因,難度堪比大海撈針。

鄧初夏回憶說,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很多人都不相信這種設想能夠實現,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也拒絕了卡佩奇的項目申請。無奈之下,卡佩奇只好拆東墻補西墻,從自己的其他研究項目中擠出經費來開展研究。

幾乎在同一時期,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大學教會山分校的奧立佛史密斯也為基因打靶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的技術路線與卡佩奇有所不同——卡佩奇采用的方式是人為地讓某個基因缺失,失去功能。這就像有一天沒人掃地了,大家才會想到清潔工老王的存在。而史密斯則致力修飾已經發生突變的基因,使其恢復原來的功能。

英國卡迪夫大學的馬丁埃文斯發明的胚胎干細胞技術,則為基因打靶技術的具體實現奠定了重要基礎。因為科學家利用這種技術,可以將胚胎干細胞培育為小鼠,從而最終得到“基因敲除”的小鼠。

自1989年基因打靶技術在老鼠身上獲得實際成功至今,已經有1萬多個小鼠基因被敲除。

預計科學家們將很快實現所有小鼠基因的敲除,從而確定單個基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角色。目前,基因打靶技術已經形成了500多個不同的人類疾病小鼠模型,涉及心血管疾病和神經退化疾病、糖尿病和癌癥等。

隨著這一技術的廣泛應用,2001年,三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了拉斯克(Albert Lasker)基礎醫學獎。由于近半數的拉斯克基礎醫學獎得主均隨后獲得諾貝爾獎,該獎項也一直被視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風向標”。

在三位獲獎者中,來自美國猶他大學的卡佩奇經歷最具傳奇色彩。在他四歲時,母親就被作為政治犯關進集中營。出生在意大利的卡佩奇不得不在街頭或者孤兒院中整整流浪了四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母親才在街頭找到他,然后遠赴美國投奔其叔父。

幸運的是,卡佩奇此后獲得了良好的教育機會,并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其導師也是一位科學大師——DNA雙螺旋發現者之一、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沃森(James Waston)。

或許是幼時歷經磨難,卡佩奇養成了非常節約的習慣。鄧初夏還記得,有一次實驗室搬家,學生們認為是眼中的一些“破爛兒”,老師也舍不得扔。

和很多優秀的科學家一樣,卡佩奇對研究工作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鄧初夏回憶說,當時六個學生上他的課程,結果有四人不及格,只有他和另外一位學生過關。攻讀博士的六年里,鄧初夏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基因打靶”的命中率。在前四年里,他不斷遭遇失敗,僅電穿透實驗就進行了200多次。

基因打靶的論文發表以后,卡佩奇便聲名鵲起,母校哈佛大學也邀請他回去做正教授。但他考慮了兩個月后,還是向學生們宣布,決定留在猶他大學。

生活中的卡佩奇卻并不古板。和很多意大利人一樣,他一生酷愛體育運動,尤其是足球。直到60多歲,他還流連在綠茵場上,并且自愿給女兒學校的足球隊做教練。鄧初夏記憶深刻的是,在其攻讀博士期間,他的導師每天中午都要跑上8英里。

剛剛過去的10月6日,恰是卡佩奇70歲生日。他拒絕學生和同事們祝壽,理由是那樣會讓人覺得他要退休了,而他至少要干到79歲。如今,他或許等到了“最好的生日禮物”。

化學獎

埃特爾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不僅可以幫助人們理解鐵為何會生銹、燃料電池如何工作以及汽車內催化劑的原理等,甚至還可解釋地球的臭氧層何以遭到破壞

“表面文章”的獎賞

再也沒有比這更美妙的生日禮物了,10月10日,德國科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在他71歲生日時,獨享了2007年諾貝爾獎最后一個自然科學獎項——化學獎。

從事表面化學研究的化學家獲獎,令業內人士多少有些出乎意料。過去幾年中,與研究生命過程相關的化學方法一直受到諾獎青睞。200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就授予了在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研究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的美國科學家羅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

在看似傳統的表面化學領域,埃特爾的工作卻無愧于殊榮。他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不僅可以幫助人們理解鐵為何會生銹、燃料電池如何工作以及汽車內催化劑的原理等,甚至還可以解釋地球的臭氧層何以遭到破壞,更與整個半導體工業的發展休戚相關。

由于半導體工業的發展,表面化學上世紀60年代開始萌芽——因為只有了解到物質表面化學反應的具體細節,才可以采取措施來有效地控制其過程。

作為首批意識到該新技術潛力的科學家之一,埃特爾逐步建立一種表面化學的研究方法,可以展示實驗過程所產生表面反應的全貌。借助先進的真空設備的幫助,利用這種方法,可以觀察金屬上原子和分子級別的行為,進而測定何種元素能夠被放入系統。

這一研究成果可以說奠定了現代表面化學的科學基礎。埃特爾提出的方法,后來在學術和工業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格哈德埃特爾1965年從慕尼黑技術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是柏林馬普學會弗里茨-哈伯研究所(Fritz-Haber-Institut der Max-Planck-Gesellschaft)名譽教授,并于1986年至2004年擔任該所所長。埃特爾同時兼任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催化學報》顧問。

隨著今年的諾貝爾獎自然科學獎項的最終塵埃落定,一個老話題似乎又在困擾著中國人——我們距離這項科學界的至高榮譽還有多遠?

以化學領域為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單純就硬件而言,中國的基礎科學研究條件和水平,與20年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一些研究單位的科研儀器數量和先進性,甚至已經達到和超過了發達國家中高水平研究機構。

但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研究員何圣貴指出,中國在科研儀器的研發、制造和管理運作方面的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差距甚遠。更值得憂慮的是,為了迎合中國國內特有的科研評價體系,很多儀器都被用來從事一些缺乏難度和深度的研究。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另一位研究員則對《財經》記者表示,諾貝爾獎是科學積累和深入研究的自然結果,并不是集中突擊的產物。“對諾貝爾獎的過分關注以及片面追求論文影響等,沒有使我們離諾貝爾獎更近,反而是更遠了。”

物理學獎

一次“好奇心導致的發現”引發了磁盤存儲技術的革命。計算機硬盤的容量從幾十兆、幾百兆,一躍而提高了幾百倍,達到幾十G乃至上百G

硬盤的榮光

在將2007年度諾貝爾物理獎授予69歲的法國巴黎大學阿爾伯特費爾特(Albert Fert)和68歲的德國尤利希研究中心的彼得格倫博格(Peter Grünberg)時,評審委員會稱,這是一次“好奇心導致的發現”。

但是,巨磁電阻效應(GMR:Giant Magnetoresistance)的發現和應用,事實上引發了磁盤存儲技術的革命。計算機硬盤的容量從幾十兆、幾百兆一躍而提高了幾百倍,達到幾十G乃至上百G(1G等于1024兆)。

一度被光盤超越的硬盤儲存技術,又重新奪回了自己的領先位置。在每一臺筆記本電腦中,都流動著這個物理效應的“幽靈”。

磁盤存儲技術的原則,是利用每個存儲點上的磁場方向代表二進制的0或1,要讀取這些數據,需要電極掃過這個磁場;由于磁阻效應,磁場會引起電極電阻的改變,從而改變電流的強度,電極輸出電流的高低,就代表了0或1。

在磁場作用下,磁性金屬內部電子自旋方向發生改變而導致電阻改變的現象,被稱為磁阻效應。這種效應,早在1857年就被英國的開爾文勛爵發現。不過,這種改變的幅度并不大,通常只在1%-2%。因此,在巨磁阻效應被發現之前,存儲數據所需要的磁場要保持一定的強度,數據點不能做的太小,磁盤容量受到很大限制。

1988年,法國巴黎大學的費爾特教授和德國尤利希研究中心的皮特格倫博格各自獨立發現,在鐵、鉻相間的多層膜電阻中,微弱的磁場變化可以導致電阻大小的急劇變化,其變化的幅度比通常高十幾倍。其中,費爾特觀察到50%的變化,并把這種效應命名為“巨磁阻效應”。

由于膜厚度不同,格倫博格所觀察到的變化較小,達到10%。但他最早看到這種技術的應用前景。在發表論文的同時,格倫博格就申請了專利。獲獎后,他在接受德國一家電臺采訪時說,業界對這一發現的反應還是慢了點。

對于科學界而言,1988年的這一發現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驚喜。因為在開爾文勛爵發現這一效應之后長達100多年的時間內,人們一直認為磁阻效應很難有改進的空間。

20世紀90年代,許多科學家又在鐵/銅,鐵/鋁,鐵/金,鈷/銅,鈷/銀和鈷/金等納米結構的多層膜中觀察到了顯著的巨磁阻效應,巨磁阻多層膜開始在高密度讀出磁頭、磁存儲元件上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

到1994年,IBM的研究員斯圖爾特帕金(Stuart Parkin)終于根據這一物理原理,研制出新型的讀出磁頭,將磁盤記錄密度一下子提高了17倍,達到5G比特/平方英寸,從而在與光盤的競爭中重新處于領先地位。

在科學界看來,雖然這一發現頗有些“無心之得”的意味,但也并非偶然。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王中林對《財經》記者表示,費爾特和格倫博格的發現得益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納米技術的進步——真空環境中制造幾個原子厚的金屬薄膜成為可能,這在以前是無法想像的。

在諾貝爾獎官方網站的介紹中,瑞典皇家學會也指出,巨磁電阻效應(GMR)應該算是納米技術在現實中最早的應用。

在王中林看來,巨磁阻效應從被發現到被廣泛應用,只用了六年時間,是他印象中應用最快的一個。

“像以往我們用的錄音帶,是磁帶和磁頭相互作用,接觸面積太大,讀寫都不快。用上磁電耦合后,讀的速度非常快,可以用最大的密度和最小的單位面積存儲數據,這對后來計算機和移動電子設備的發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王中林說。

商用巨磁阻磁頭自1997年問世至今,每年超過10億個使用這種技術的硬盤和MP3涌入市場,這一技術也給IBM帶來了上百億美元的收入。

由于這一發現的轟動效應,費爾特和格倫博格已經多次共同獲獎。1994年和1997年,兩人先后分享了美國物理協會新材料James C. McGroddy獎、歐洲物理協會頒發的惠普歐洲物理獎。2006年和2007年,又一起獲得了沃爾夫物理獎和日本獎。

2006年9月6日公布的2006年湯姆森科技桂冠獎 (Thomson Scientific Laureates)名單中,艾爾伯特費爾特和彼得格倫博格又赫然在列,而這被普遍認為是諾貝爾獎的預演。一年后,預想變為現實。

現在,IBM研究員帕金又在致力于將巨磁電阻效應(GMR)技術衍生的TMR(隧道磁阻效應磁金屬/半導體多層膜)技術和自旋電子學(Spintronics)應用于MRAM技術,以取代目前計算機隨機存儲器(RAM)中所使用的DRAM技術。

由于利用磁場存儲數據,MRAM不像用電容儲存數據的DRAM那樣,會在關閉電源后會導致數據丟失,日后的計算機將不需要在開機后等待將系統程序從硬盤調入緩存,而像電視機一樣,即開即用。

對技術應用作出巨大貢獻的帕金,此次被瑞典皇家學會排除在諾獎之外,而此前三人已兩度共同獲獎。

“此事確實值得商榷。”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納米尺度科學工程中心主任羅伯特哈登(Robert C Haddon)對《財經》記者表示。王中林教授也表示,“工業化應用也是這個發現的重要部分,否則它的影響會非常有限。”

在巨磁電阻效應之后,人們普遍預測,靠電子自旋方向而不是磁場方向來存儲數據的自旋電子學(Spintronics),將掀起存儲技術下一輪革命。這一領域是否會誕生新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仍是未知數。

文學獎

以懷疑主義精神,火一樣的熱情和豐富的想象力,對一個分裂的文化作了詳盡細致的考察

女性經驗放射光芒

時隔兩年后,瑞典文學院再次選擇英國作家,再次把這一桂冠贈予女性作家。

北京時間10月11日下午7時,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88歲的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獲得了這一殊榮。瑞典文學院在頒獎詞中如此表述:“這個表述女性經驗的詩人,以其懷疑主義精神、火一樣的熱情和豐富的想像力,對一個分裂的文化作了詳盡細致的考察。”

萊辛1919年生于伊朗。她的父親是一名不乏浪漫氣質的銀行職員,在萊辛5歲的時候,他僅僅因為厭倦了“虛幻的”商業生活,就攜帶全家移居到萬里之外的非洲大陸贊比亞羅得西亞農場。

不過,田園生活并未給他的家庭和孩子們帶來安定。在30歲之前,萊辛基本上是在顛沛流離、貧困、疾病和背叛中度過的。她15歲就因眼疾輟學,次年開始工作,先后做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記員等。

一度,她曾經熱衷于參加政治運動,并加入了共產黨。成年后,她先后經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并生育了三個孩子。1949年,萊辛兩手空空回到祖國,伴隨她的只有幼子和一部小說草稿。

1950年,萊辛發表名為《青草在歌唱》的小說,一舉成名。之后,她陸續創作出版了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1952)、《良緣》(1954)、《風暴的余波》(1958)、《被陸地圍住的》(1965)和《四門之城》(1969),完整展現了一位在羅得西亞長大的白人女性的一生。

1962年,萊辛出版了她最為出色的代表作《金色筆記》(The Golden Notebook)。小說主人公是離異的職業女作家安娜伍爾夫,在男友棄她而去后,一度陷入崩潰,后來從與新房客的魚水之歡中找到生活的樂趣。但是當新男友試圖控制她的時候,她又決定遠離。從主人公面對新舊傳統、婚姻與性愛、社會與政治的艱難困境中,不難看出作者自己的掙扎和思考。

《金色筆記》出版后,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一些評論家將它與法國知名女權作家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相提并論。但是也有一些評論家認為,小說恰恰表明了萊辛“反女權主義作家”的身份。針對各種解讀,在1971年的再版序言中,萊辛自己回應說:“就婦女解放這一論題,我當然是支持的……(但)我覺得婦女解放運動不會取得多大成就,原因并不在于這個運動的目的有什么錯誤之處,而是因為我們耳聞目睹的社會上的政治大動蕩已經把世界組合成一個新的格局,等到我們取得勝利的時候——假如能勝利的話,婦女解放運動的目標也許會顯得微不足道、離奇古怪。”

由于作品主題的龐雜,萊辛一生被貼上了各種不同的標簽,但是她自己并不接受這些標簽。她雖然被普遍認為是繼伍爾夫之后英語世界最為杰出的女作家,但在和登門拜訪的記者交流時,80多歲高齡的萊辛仍然固執地表示:“我依舊是原來的我,還是老樣子。”

近20年來,萊辛一個人生活在倫敦郊區的一個小山崗上,并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1994年,她推出了兩卷本的自傳《我的皮膚之下》(Under My Skin) 和《行走在陰影中》(Walking in the Shade),書中她回憶了自己的童年。

其后,她又先后推出了《又來了,愛情》等多部作品。1998年起,中國曾多次翻譯出版她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說集《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故事》《金色筆記》《簡薩默斯的日記》《又來了,愛情》等。

從上世紀90年代起,萊辛的名字就屢屢出現在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名單上,卻總是失之交臂。今年,萊辛再獲提名,不過并非熱門人選。之前,媒體和評論家們最為看好的是68歲的意大利作家克勞迪奧馬格里斯,以及以電影《人性的污點》為中國讀者熟知的美國作家菲利浦羅斯。這一次,瑞典文學院再次作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的選擇。

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麗麗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萊辛及其作品,她認為,瑞典文學院的獲獎理由肯定了萊辛在“表述女性經驗”方面的成就,可以說,準確把握到了萊辛創作的精髓。

和平獎

戈爾和IPCC從181名和平獎候選人中脫穎而出,代表著對抗氣候危機來自個人和組織層面的努力

從副總統到環保明星

繼孟加拉“窮人銀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創立的格萊珉銀行去年獲獎以來,2007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再次將天平向發展的主題傾斜。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因喚起公眾對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意識方面的貢獻,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以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獲得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由于政治色彩的減弱,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或將再次擁有一個爭議性較小的評選結果。氣候變暖及其帶來的環保危機,已成為今年以來多項全球會議的核心議題。而此次從181名和平獎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戈爾和IPCC,分別代表對抗氣候危機來自個人和組織層面的努力,其突出貢獻當屬眾望所歸。

戈爾在獲獎后表示,氣候危機不屬于政治事件,而是對人類道德和精神層面的挑戰,這次獲獎也是提升公眾對氣候關注的極好契機。他還表示,將把分得的獎金全部捐獻給氣候保護聯盟——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非盈利性的組織,以致力于提高公眾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

1993年—2000年,戈爾曾出任民主黨克林頓政府副總統。在2000年的總統競選中,戈爾與現任總統布什圍繞佛州計票發生戲劇性爭執,最終美國最高法院判定布什獲勝。

不過,戈爾對氣候變化的環保主題堪稱先知先覺者。上世紀70年代末,戈爾尚是一名子承父業的聯邦眾議員時,就曾負責召開美國國會第一個關于氣候變化所帶來影響方面的聽證會。作為一個堅定的環保主義者,他還主持了1978年—1979年間關于有毒污染物的聽證會,以及80年代關于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造成氣候變暖的聽證會。

1994年“地球日”,戈爾發起一項全球性環保行動,旨在通過互聯網向在校學生提供環保教育,促其加深對周邊環境變化的認識,同時利用項目向科學家提供研究數據。

擔任副總統期間,戈爾力促克林頓簽署了旨在強制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雖然基于現實的考慮,美國國會沒有批準其中大部分內容。

2000年大選失利后,戈爾將主要精力投入預防和對抗全球變暖的事業中。為此他周游世界,如傳教士一般宣揚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造成的負面效應,呼吁政府和公眾立即采取行動避免環境惡化。

2006年5月24日,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首映,銀幕上的戈爾不再是過去刻板嚴肅的政治家,而是以地球村普通公民的身份,娓娓講述全球變暖將令人類家園遭遇毀滅性破壞。這部由戈爾投資和親自出演的紀錄片出乎意料地獲得高票房,并贏得今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

“氣候變化不是一個政治問題,而是道德問題。”戈爾在頒獎儀式的簡短致辭中說。

今年2月,戈爾到多倫多大學進行一次關于全球變暖的講演,票務銷售網站在數分鐘內就因瘋狂的點擊量而崩潰,足見這位政治家已成廣受追捧的環保明星。

至于IPCC,這個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于1988年共同成立的委員會,目前已成為對抗全球氣候危機最權威和最具影響力的機構。

成立至今,IPCC已出具四份評估報告,為氣候變化這個復雜的科學問題,提供了成因、潛在環境和社會經濟影響、以及可能對策等客觀的信息來源。

其中,1990年發表的《第一次評估報告》成為氣候變化問題的科學基礎,促使聯合國大會制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1995年發表的《第二次評估報告》,則為《京都議定書》的會議談判做出貢獻。

今年2月,IPCC第一工作組(評估氣候系統和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工作組)推出有關氣候變化物理學基礎的報告。報告稱,委員會“非常高度地確信”(very high confidence,即有90%的可能性),自1750年來的人類活動是導致全球變暖原因之一。從而對相關命題的懷疑者作出科學的反駁。

由于IPCC的權威性,類似戈爾這樣的環保人士得到相當大的支持,并影響布什政府一改以往消極的立場,轉而承認人類活動同全球變暖之間存在的聯系,制訂減排的長期計劃。

根據諾貝爾遺囑,和平獎頒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做出最大貢獻的個人”。該獎項由瑞典鄰國挪威的諾貝爾委員會頒發,該委員會成員則由挪威議會任命。

近年來,諾貝爾和平獎不再局限于既往的和平概念,轉而關注有關人類發展和安全這一更大范圍的概念;頒獎對象也從個人擴大到了組織和機構,這令其爭議性有所減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91精品专区| 亚洲天堂2014|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 久久男人视频| 激情综合图区| 久久精品电影|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8超碰在线观看| 丰满的少妇人妻无码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乱人伦99久久| 欧洲极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综合网久久|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国产后式a一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久噜噜噜|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狠狠干综合| 久久www视频| 午夜福利网址|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色视频|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 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91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不卡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 亚洲天堂首页|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午夜在线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 黄色在线不卡|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性色一区|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婷婷午夜影院|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国产高清又黄又嫩的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19p|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国产黄色免费看| 国产丝袜91|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