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蘇格蘭銀行為首的財團以711億歐元收購價勝出;巴克萊稱與國開行合作不受競購落敗影響
長達半年的荷蘭銀行(ABN Amro)收購戰在10月8日落下帷幕。荷蘭銀行86%的股東接受了蘇格蘭皇家銀行(RBS)財團創紀錄的收購價——711億歐元。
這是歐洲銀行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樁并購案,牽動了包括歐洲、美國乃至中國金融界的神經。此前已宣布退出競購的巴克萊銀行(Barclays PLC)亞洲主席兼行政總裁莫禮仕(Robert Morrice)在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這一結果并不會影響其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之間的合作。后者在今年7月入股巴克萊銀行,被認為是參與收購戰的重要步驟。

報價決勝負
今年4月,巴克萊銀行率先與荷蘭銀行展開并購談判,并曾獲得荷蘭銀行管理層的認可。4月23日,巴克萊銀行與荷蘭銀行達成初步并購協議,擬以與荷銀股東換股的形式并購荷蘭銀行的全部股權,合并后成立“新巴克萊銀行”。
但是兩天之后的4月25日,蘇格蘭皇家銀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和比利時荷蘭富通銀行組成的財團宣布,欲以每股39歐元的價格收購荷蘭銀行的全部股份,收購后擬將荷蘭銀行拆分成三個部分。該財團于5月29日正式發出了競購要約,競購戰就此打響。
對于善意與惡意的收購者,荷蘭銀行的董事會和管理層最初的態度旗幟鮮明,即對與巴克萊并購后成為全球第五大銀行的方案充滿期待,甚至不吝對外明確表示對巴克萊方案的支持,以及對蘇格蘭銀行財團拆分荷銀方案的反感。
但隨著競購雙方出價的調整,荷銀董事會及管理層的態度日趨中立。巴克萊銀行的出價,以換股的方式計算,其中37%為現金支付,按4月最初報價時的股價總計約為675億歐元。但此后巴克萊銀行股價不斷下跌,這一收購價格日益縮水,最終總對價落在了600億歐元左右;蘇格蘭銀行財團提出的報價一直是711億歐元,經過6月的一次調整后,其中93.5%更將以現金支付。此消彼長,雙方的距離驟然加大。
7月以來,荷銀管理層曾多次重申,以蘇格蘭皇家銀行為主的財團方案在報價上優勢明顯。其間,巴克萊銀行一直努力挽回局勢,為了獲得足夠的現金以提高收購的現金支付比例,國開行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兩家,以首期36億歐元的總價入股巴克萊銀行,并約定一旦收購荷銀成功,還將繼續追加投入98億歐元。
此舉并未扭轉巴克萊銀行股價的頹勢,其競購努力終因得不到荷銀股東支持而被迫擱淺。10月5日,巴克萊表示,由于只獲得持有總共440萬股的荷銀股東支持,決定放棄收購計劃。
“我們提出的競購方案是我們的股東可以接受的一個方案,我們不愿意超出自己所能夠支付的范圍。”10月9日,巴克萊銀行亞洲主席兼行政總裁莫禮仕對《財經》記者如是表示。
根據蘇格蘭皇家銀行財團的收購方案,荷蘭銀行將被分拆。其中蘇格蘭皇家銀行將獲得荷蘭銀行在亞洲的分部及其投資銀行業務;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獲得荷蘭銀行在巴西及意大利的業務;荷蘭境內的零售銀行業務、私人銀行和資產管理業務則歸富通銀行所有。
有分析師認為,蘇格蘭皇家銀行牽頭的財團出價偏高,能否帶來足夠回報需拭目以待。
國開行合作前景
巴克萊落敗,令外界對其與國開行的合作前景產生了疑問。對此莫禮仕反復強調,巴克萊銀行和國開行的合作將不受競購荷銀失敗的影響,并著重談及雙方在商品業務上的合作前景。
從今年5月開始,巴克萊銀行力邀國開行投資入股并參與收購荷蘭銀行。雙方于7月23日正式簽署股份認購協議及戰略合作備忘錄。
根據雙方7月簽署的協議,國開行于首期出資15億英鎊(約合22億歐元)認購巴克萊增發股份,即以每股7.2英鎊的價格購入,占巴克萊總股本約為3.1%,并向巴克萊銀行17人董事會中派出一名董事。如果巴克萊收購荷蘭銀行成功,國開行將再向巴克萊銀行投入76億歐元,從而使國開行在巴克萊銀行的持股比例達到5%以上。
此外,國開行還擁有在兩年內繼續增持的期權(以每股7.8英鎊的價格購買6100萬股),使國開行的股份再增加0.5%。無論荷銀并購案是否成功,國開行亦可選擇在三年內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最終使其在巴克萊的股份達到(但不得超過)10%。
借此協議,國開行與巴克萊銀行已經確立了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三個月前,國開行以每股7.2英鎊的價格入股巴克萊,至10月5日巴克萊宣布放棄競購荷銀時,其股價已經跌至每股6.60英鎊。對此,莫禮仕表示,國開行入股巴克萊不是為了短期獲益,而是為了長期投資,短時間內股價的漲跌對雙方合作亦不構成影響。
莫禮仕表示,在過去數個星期中,雙方具體磋商了合作計劃。他認為國開行與巴克萊“風格非常吻合”。
10月10日,作為雙方全球戰略合作計劃中的一項重要安排,巴克萊銀行宣布與國開行結成商品業務戰略聯盟。這一戰略聯盟首先專注于能源、金屬及節能減排領域,并擬將國開行在中國的客戶網絡、市場地位與巴克萊銀行的全球商品業務交易能力、風險管理技術和銀行專業經驗結合起來。
在該商品業務戰略聯盟下,巴克萊銀行承諾與國開行緊密合作,建立國開行的商品類產品的銷售和交易能力,提高其商品業務操作及風險管理的技術架構;同時,國開行將優先選擇巴克萊銀行為其商品業務的交易對沖市場風險。據悉,該商品業務戰略聯盟的第一個階段為五年,經雙方同意可進一步延長。
莫禮仕認為,商品市場和自然資源方面的投資是包括國開行在內的中國銀行的興趣所在,而巴克萊銀行在商品市場具有全球領先地位,正好可以提供相關領域的技術。“這項合作會為雙方帶來可觀的長期效益。”
巴克萊銀行的CEO John Varley一年前曾經表示,該行收入過半來自歐洲國家以外的新興市場,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和亞太區。莫禮仕對《財經》記者表示,巴克萊銀行新的目標是70%的收入來自英國以外的市場,這意味著今后將加大在新興市場的投資,這一點跟國開行的發展路徑也頗為契合。
以非洲為例,巴克萊在非洲擁有1000多家分支機構,是在非洲最大的國際性銀行。近兩年,國開行以傳統貸款方式開展“走出去”業務,在非洲累計貸款約10億美元,在非洲跟蹤開發的項目達50個,涉及金額20多億美元。前不久,國開行更是設立了投資于非洲的中非基金,規模總計將高達50億美元。
而近期內,巴克萊銀行更希望借與國開行合作之途,探索開拓中國的債券市場和證券市場的可能性。目前,巴克萊銀行正在向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申請與利率有關的金融衍生產品牌照。
投資巴克萊銀行是國開行第一次大規模入股外國銀行。莫禮仕認為,巴克萊銀行可以為國家開發銀行提供人員培訓,幫助其理解如何管理信貸風險、如何分散投資,并獲得可觀的回報。“他們希望有一個戰略伙伴,董事會席位可以為他們提供學習巴克萊銀行內部管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