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楊致遠為主,日本孫正義為主,中國我為主,這是大家合作的基礎,我們是伙伴關系”

因為旗下B2B公司Alibaba.com即將上市,8月1日,在杭州接受《財經》專訪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回避了有關上市的所有問題。一如既往,他談的都是“大事”——阿里巴巴集團的架構改造、長遠目標、價值觀與文化。他認為這些最重要。
《財經》:你的下一步是什么?
馬云:我們整個發展戰略是從“meet at Alibaba”走向“Work at Alibaba”。“Meet at Alibaba”指買賣在阿里巴巴,今后是“Work at Alibaba”,即幫助中小型企業生存、成長、發展。比如,支付寶現在和銀行合作,開始給中小企業安排貸款,就是試圖解決中小企業的發展資金問題。
阿里軟件和支付寶會成為兩個跨公司的平臺,底層是軟件、支付,上面是B2B、B2C和C2C。
將來具體還會有什么業務,現在不可能想得太透徹,這要看公司的造化和競爭環境,還有中國和全世界發生的變化。八年前,我們根本想不到阿里巴巴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財經》:你去年底把公司架構改造成控股子公司的模式,是出于什么考慮?
馬云:阿里巴巴比較成熟,淘寶網和支付寶剛剛發力,雅虎中國還在治理中,阿里軟件剛剛起來,五家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捆在一起打仗很難,所以就分開來打。
阿里巴巴原來只有一個董事會,投資者都在里面,如果一個腦袋壞了,就全壞掉了,風險較大。分成五家公司,每家都成立獨立的董事會,基本擺脫了某一天被某家投資方控制的風險。
《財經》:你如何看待與股東、與楊致遠和孫正義的關系?
馬云:對股東,我尊重他們,我傾聽他們,但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做;對員工,我傾聽,但我會按照我認為對的去做;對于客戶,大部分我是跟著客戶去走的。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上市后我還是如此,不會因為股市改變方向。
美國楊致遠為主,日本孫正義為主,中國我為主,這是大家合作的基礎,我們是伙伴關系。
八年來,我問過所有的投資者,哪個季度讓他們失望過?哪個季度我沒說到做到?我們每年做的比說的好。
《財經》:五家公司分開后,現在你的角色是什么?
馬云:具體的業務發展交給集團五虎將,他們比我聰明。淘寶網總裁孫彤宇有90%的時間在考慮淘寶的發展,我最多20%,怎么可能比他聰明?
我要用最遠的眼光看,用最大的胸懷去包容。我去做了孫正義的董事,了解日本發展怎么樣;我到雅虎,了解美國整個的趨勢發展。然后就是招人,建文化,建組織。
《財經》:你能適應自己的新角色嗎?
馬云:以前我自己拿著斧頭往前沖,到后來指揮下面的兵馬往前沖。以前睡兩三個小時,起來就往前沖,沒有累的感覺,有的是精力。今天突然發現,精力體力跟十年以前不一樣了,跟年輕人去拼,老將黃忠也是一刀被殺了。我們憑的是經驗、胸懷和眼光。年輕人精力體力聰明都比你強,他們可能干得更好。
我強迫自己和原先所謂的高層團隊全部脫離。我覺得自己過渡得還可以。當然,我放手的時候,知道已經沒有大問題。淘寶看不出來有人可以打敗它,更看不出來有誰能在三五年內滅了阿里巴巴。
《財經》:聽說在收購雅虎中國之后這一年你非常辛苦?
馬云:接過雅虎中國時,發現他們的文化很奇特,原先是職業經理文化,后來又有3721的文化,就是沒有屬于自己的文化。
這家公司我們要做成盈利很容易,但是我希望每家公司必須成為No.1。因此,我把它的“武功”全廢了,從頭開始。雅虎中國無線業務一個月七八百萬的收入,色情小廣告一個月三四百萬的收入,我先把他們砍了,因為我們要講誠信。
雅虎中國網站首頁原來密密麻麻,我把它簡單化,搞成一頁,不行就再搞大,訓練大家擁抱變化。
雅虎原先的文化是做任何東西都要讓老板開心,阿里巴巴是做任何東西必須讓客戶開心。為了調整,我把雅虎的員工帶到杭州,讓他們看一個優秀、健康的公司文化到底怎么樣。
我承諾一年不會裁撤員工,一年到了以后,我全面改制文化。
今年雅虎中國開始恢復元氣,原來肚子剖開都是癌細胞,現在癌細胞沒有了,人很虛弱。先不忙掙錢,養身體,然后練基本功,有的是機會。
《財經》:改制文化?為什么這個對你如此重要?
馬云:我注重文化、注重人才、注重價值觀體系,對這些東西的興趣遠遠大于業務。因為我建一個阿里巴巴,同樣的制度、價值觀,可以復制到淘寶,只要業務看好,我可以再復制一個支付寶出來,看好軟件,還可以復制一個阿里軟件出來。
《財經》:你的目標是什么?
馬云:中國還沒有一個真正強大的互聯網公司。中國的互聯網人口基數達到兩億以后,在技術創新情況下,中國會誕生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我們內部提了一個目標,十年以內,希望世界上三大互聯網公司中有一家是我們的。我們希望憑借自己的努力打進世界五百強,還要成為世界最佳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