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左右兩個“喜”構成的字(簡稱“雙喜”字)或它的相關寫法,通用字書中該不該收釋,這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雙喜”字在《中華字海》(中華書局、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4)中作了詳細的注釋:“雙喜。多用于婚嫁等喜慶場合。”該字書另外還收入簡化的“雙喜”字(左右的兩個“吉”下各加“古”),并注明同“雙喜”字。《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則只收入類似《中華字海》簡化的“雙喜”字,只是下部的兩個“古”上面的橫畫左右連接起來了,注釋的字義同《中華字海》一致,但比較詳細,而且還引用了1976年《詩刊》第12期嚴陣寫的慶賀“四人幫”垮臺詩歌的例句。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漢學家制作的電腦字庫《今昔文字鏡》也收錄了《中華字海》收錄的那兩個寫法。但是我們查找了自己常用的近50年來出版的絕大多數字典和詞典,卻都不收這個字,例如《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2005),《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5)。《現代漢語規范字典》(語文出版社1998)、《現代漢語規范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杜、語文出版社2004)、《中華字典》(中華書局1999),《漢語大字典》(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等。
“雙喜”字(包括它的相關寫法)很可能是后起字,我國早期的字書都不收,例如《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宋本玉篇》(北京中國書店1983)、《康熙字典》(上海書店1985)等,劉復、李家瑞編的專門收俗字的《末元以來俗字譜》(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也不收。《漢語大詞典》對每個字的詞義基本上列舉歷代的運用例證,但是對“雙喜”字卻只舉了1976年的例子,很可能是在早期的書刊中沒有發現這個字。
“雙喜”字(包括它的相關寫法)應當說運用得相當廣泛。無淪是農村還是城市,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只要是辦婚嫁喜事或其他喜慶事,總是會把這個字掛在顯眼的地方表示喜慶。在電視劇里,我們過去曾經常看到辦婚嫁、喜事時出現這個字。從2007年4月20日至2007年5月12日的23天時間里,我們發現在濟南臺播放的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賭風》《徽娘宛心》,在山東臺播放的《天下第一媒婆》《關東金王》,在中央臺播放的《天地有情》,在湖南臺播放的《帶著男友出嫁的女人》,其中的婚嫁喜事中都運用了“雙喜”字;特別是《天下第一媒婆》《天地有情》在多次婚嫁情節中都出現,而且每次都是多個“雙喜”字,寫法也不完全相同。在濟南的商店里出賣的結婚被罩和床單上運用了《漢語大詞典》中寫法的“雙喜”字。在山東師范大學廣場的櫥窗里5月1日開始展覽的《青春的光華——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建團85周年》的圖片(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第20幅照片的右圖中有幾個人抬著寫有大“雙喜”字(上面的兩個“士”和下面的兩個“古”的三條橫畫都連接)的大牌字,在旁邊的許多群眾用手舉著眾多的“雙喜”字。這說明“雙喜”字不僅現在運用得比較普遍,而且在1956年國家組織的正式會議上為慶祝私營工商業改造成功這樣的喜慶事中也運用了。
除了上面談到的幾種寫法外,在電視劇和群眾實際運用中還有兩種寫法:一種是不僅所有的橫畫都連接,而且上面下面兩個“口”也各自把相近的兩條豎畫結合成了一條,但是比較粗;另一種是左右上面兩個“吉”,下面左右兩個“口”,中間“吉”下面的橫畫中間破兩條豎線隔開。這種種寫法也可能表示男女婚嫁或別的喜慶事就是團結在一起奮斗的意思。這個字國家有關字表未進行規范,通用字書多未收釋,群眾無所遵循,因而會形成一個字流行多種寫法的混亂現象。
由此看來,通用字書收釋這個字是完全必要的。至于這個字的幾個不同寫法到底應當選擇哪一個可以進一步討論。從字理上好講和構字成分便于稱說來看,可以考慮采用《中華字海》詳細注釋的寫法;如果從書寫簡化和更貼近群眾的心理狀態來看,可以考慮采用《漢語大詞典》收釋的寫法。
(高更生,山東師范大文學院教授,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現代漢語語法、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