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多月時間內,共接待了70多批參觀考察人員。
這還只是通過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接待的考察團,其他單位接待和未通過生命園公司的參觀考察已經難于統計。
坐落于昌平區北清路邊上的中關村生命園,近期訪問絡繹不絕,這表明了來訪者迫切的心態——取經,同時也印證了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在行業內獨特的領先優勢。
從2000年開始建設至今,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已經走過了7年,這7年從無到有,從弱小到逐漸壯大。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2007年7月,入駐生命園的各類企業已達60家,累計技工貿總收入達150億元。更為關鍵的是,隨著國家生物產業“十一五”規劃的頒布,生命園已成為國家在生物領域的戰略制高點,成為生物技術創新的高地,成為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海納尖端研發機構
入駐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的重點研究機構和企業,幾乎可以用“頂級”這樣的詞來形容。
在源頭創新上,這里聚集了中國科學院、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家頂尖的研究機構;
在技術支撐體系上,擁有生物芯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蛋白質組研發及工程中心、國家863實驗動物及病理動物模型中心、北京生物技術產業孵化基地、協和醫科大學孵化器、世界生物信息學中國節點和丹麥CCBR臨床試驗中心等;
在產業化資源上,匯集了揚子江集團、江中制藥集團、養生堂集團和奧瑞金種業等國內知名企業,吸引了丹麥諾和諾德、美國健贊(Genzyme)、日本Takara等著名跨國公司。
在臨床資源上,正在建設由北大國際醫院和協和醫學中心組成的亞洲最大的醫學中心。
郭利總經理向記者透露,今年,生命園重點項目紛紛取得驕人業績。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技體制和機制的探索成果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關注,該所今年已在《科學》、《自然》等國際頂尖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5篇,申請、取得專利3項,該所多項研究成果填補了國際空白,其中馬力耕博士發現的植物第六類激素-脫落酸的受體,被同行認為是能夠寫進教科書的經典發現。
博奧生物芯片國家工程研究中心7月份正式通過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國家驗收。國家發改委認為該中心是科研與產業化結合成果最顯著的工程中心,多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中心在德勤公司的“全球最具增長潛力科技企業”評選中名列前茅。
蛋白質組研究中心正在聯合清華大學爭取國家發改委“大科學工程裝備中心”落戶生命園,北京市發改委已組織有關部門向主管的市領導作了專門匯報。
揚子江制藥集團2006年以108億銷售額和15億利稅,繼續位居全國制藥行業龍頭地位。
奧瑞金種業繼2005年NASDAQ上市后,2006年以本部銷售收入6.5億,收購控股企業銷售收入3億,成為中國生物農業的龍頭企業。
產業高端聚變效應初顯
獲得高能量的途徑主要通過原子裂變或聚變。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博奧國家生物芯片工程中心、萬泰藥業等項目在近幾年取得驚人成就的同時,也帶動了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整個產業鏈條的完善和提升。
在啟動建設之初,結合自身優勢和環境特點,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明確定位于“高端生物技術的研發、中試和生產”。這一功能定位,符合國家生物產業的發展戰略、符合北京市生物產業發展的優勢,更符合生命園所在地區的區位優勢,從而使園區在此后的規劃、招商和產業發展方面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中關村生命園在引入研發機構和企業方面,制定了“專業化、精品化和生態性”的原則。所謂專業化,就是引入的企業只能是從事生物和生命領域研究或生產的機構與企業。所謂精品化,就是引入的企業必須是所在領域中的佼佼者。自然界生態多樣性是優勝劣汰健康發展的自然法則。比照這個原則,園區中的企業不僅僅包括生物醫藥領域,還包括生物農業、生物制造、臨床實驗、公共衛生等各個領域中的尖端研發和制造單位,使得他們在彼此的領域中既可互相借鑒,減低社會綜合成本,同時在一定意義上又可產生微妙的競爭,促進了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
郭總告訴記者:“為實現園區產業發展目標,通過與政府部門合作,我們密切關注產業發展動態,采取積極招商策略,園區已聚集的研發機構和企業在品質上已呈現出較明顯的優勢。幾年來,生命園不為利益所動,不符合園區發展目標的項目出價再高也堅決不招。現在,多年的堅持終于結出碩果。生命園已入園的項目,無論是研究機構,還是企業,均是處于所在領域的領先地位,高端聚變效應初步顯現。”
現在,生命園已經形成了產業內容齊全、產業鏈條完整的產業生態,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園區良好的產業生態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入園企業數量增長形勢喜人。2007年,已有全球排名第二的生物制藥企業美國基因酶公司、教育部“春暉計劃”生物技術產業化中心等七家企業與生命園公司簽定了入駐合同,正式入園。
嵌入式服務反思
郭利將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形象地比喻為排球比賽。
“研發機構是一傳手,是大量科研成果的產出方。中介機構和中介組織是二傳手,在整個賽場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決定著研究成果能否轉化成產品。生產制造商是攻擊手,完成產業鏈條的最后一擊。” 郭利認為,要讓整個醫藥行業的活躍度更高,就必須充分發揮二傳手的作用,這樣整場比賽才會更加精彩。
生命園公司從成立之初,就是一個集園區開發、招商引資、產業服務、項目孵化、生活配套服務于一身的生產性服務企業。在園區建設的過程中,如何發揮好二傳手的作用?該為入園機構和企業提供怎樣的服務?是郭利一直在反復思考的問題。
“產業發展需要細致到位的產業服務。我們提供的嵌入式服務就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郭利肯定地告訴記者。
為促進產業發展,生命園從兩個方面入手大力發展產業服務。
一是全力提供企業入園開發建設的專業服務。對簽約入園的企業,生命園從工商注冊開始,直到項目竣工驗收,提供全程支撐服務。例如在受到中央領導高度關注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項目上,生命園提供的各項服務極大地促進了項目建設進度。
二是全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在生物產業領域,生產性服務業主要是指CRO(合同研究)產業。生命園不但自籌資金建設了5萬平米的研發創新大廈,同時以優惠條件吸引成規模的生產性服務企業入園自建專用物業。
郭利介紹說:“為了更好地了解企業服務內容,把握企業研發生產環節上的難點和需求,我們專門成立了孵化器公司,招聘了一批懂技術、懂業務的專業人員,為入園企業服務。建立了獨立實驗室,為中小企業共同需求的實驗或檢測搭建了平臺,甚至完成了一批研發過程中的實驗環節。這種嵌入式的服務,既可滿足中小企業減低成本的需求,縮短了整個研發周期,又可了解研發過程中的關鍵難點,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服務水平和精準度,受到中小企業的歡迎。現在,園區生物產業領域的生產性服務業,從基礎研究、藥物合成、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實驗動物到專業孵化已基本形成系統。”
嵌入式服務為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作為生物產業的高端園區,園區內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成就尤為突出,一些尖端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并出口到美國等發達國家,在研項目100多項,在國際著名刊物上發表的論文數量約39篇,園區內企業擁有各項專利達400余項,承擔國家863、973和國家自然基金委等項目共25項,一批創新成果正逐步進入產業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