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重點發展的三個新城之一,通州區已著力在后奧運加快新城建設的重要時期緊抓機遇,加快發展。8月10日,記者從通州“信用建設與知識產權保護在投資發展環境中的重要作用”論壇上了解到,通州將全力打造“誠信”環境,提升自身投資優勢。

投資環境軟硬并重
今后五年,是環渤海經濟圈加快資源重組、實現合作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是北京舉辦奧運會和后奧運加快重點新城建設的重要時期,也是國內外高端資源向北京聚集、北京資源向郊區轉移的關鍵時期,這些都給通州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通州良好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和發展條件轉化成投資優勢的一個關鍵是創造能吸引人才、技術、資本流入的硬環境和軟環境。
近幾年,通州以建設“北京新城區”為目標,按照“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的思路做規劃、搞建設、抓落實。目前,在通州新城155平方公里的規劃范圍內,北苑高架橋與北關高架橋南北交相輝映,東關大橋、運河大橋橫跨運河兩岸,三年累計新建、改擴建道路42條,共計165.2公里,“九橫十縱四連通”的城市道路架構已經實現過半,無論是通州老城、東部南部新城還是與北京城區道路基本全部銜接,南拓東進的城市發展新格局顯現端倪。
同時,通州還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若干規定》、《關于行政效能監察的暫行規定》、《關于損害經濟發展環境行為的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政不作為問責辦法(試行)》、《行政許可告知制度實施辦法》和《國家公務員及工作人員十個不準》、《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實行了“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否定報備制”等規定。部分單位在加強機關內部制度建設的同時,還引入了先進的管理理念,推行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目前,已有區建委、規劃分局、工業局、司法局、安監局、投資促進局、園區管委會、環保園區等多個經濟管理、服務的重點部門通過了認證。
通州良好的發展環境有效促進了三辰動漫、北京圖書出版發行中心、北京煙草物流中心、蒙牛乳業生產物流基地、李寧總部、蘇寧電器連鎖集團北京采購中心、招商局物流集團、國美電器總部等一批項目落戶,吸引了大批在談的商務型、創新型項目。蘇寧電器連鎖集團北京采購中心決定落戶通州之前,也曾在通州周邊、其他省份進行了多次調研、考證。在客觀條件、優惠政策均衡的條件下,通州終因其優良的文化底蘊,誠信的社會氛圍,贏得了蘇寧企業的信任,促使其落戶通州,僅今年上半年就實現納稅7430萬元。
北京通州亮出“誠信”品牌
通州區副區長張華在論壇上指出:“建設信用管理體系、維護知識產權是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保證,也是改善區域投資環境、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途徑。通州作為北京重點發展的新城之一,面對新一輪開發建設的時代機遇,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信用管理體系、知識產權在打造投資環境中的重要作用,始終把信用管理、知識產權當作應對經濟全球化發展,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基礎性工作來抓,為北京新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2002年8月27日,通州區知識產權局率先在全市正式掛牌成立,建立了專業化的集預警機制、在線服務為一體的知識信息服務平臺,并通過加大企業知識產權培訓力度、免費為企業提供專利信息檢索服務、引入知識產權代理機構、開通知識產權熱線咨詢服務電話、定期發送《知識產權動態》等多種方式,加強知識產權投資環境建設。
2003年8月成立了通州區信用管理中心,通過建立信用信息征集與評價體系,推進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實現了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查詢、交流和共享的社會化。同年9月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試點單位之一。同時,通州區工商系統建立起數據34.7萬條的企業信用信息,質監系統開展了相關的“質量行”活動,形成了推進企業信用建設的合力。
面對難得發展機遇,通州緊扣新城發展定位,提出了統籌發展、改革創新、加快新城建設的戰略部署,城市建設更為主動、理性、系統,基礎設施成效更為突出,在重點打造光機電一體化、汽車零部件、都市工業三大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建設了中關村通州科技園區、環保園區等新型工業園區,舉全區之力打造了運河城市段、商務園兩大商務中心,逐步搭建了“信息通、政策通、交流通、配套通、物流通、資金通、人才通、技術通、服務通”的新“十通”經濟平臺,為企業入駐提供了優良的投資環境。
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產業定位,使通州充分認識到了要發展高端產業就需要有高端的投資環境與之配套,需要全面提升投資環境建設。
隨著后奧運及通州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通州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信用管理系統,加大信用監管力度,實施信用等級末位淘汰制,通過對入區企業跟蹤調查、專家評定,逐步淘汰剔除了信用不良、經營不善的企業數十家,有效促進了企業自覺依法經營,推進了誠信體系建設。
在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良性互動下,未來幾年,通州區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進一步完善信用政策體系,推進信用信息市場化運作,建立面向個人與企業、覆蓋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社會誠信體系,形成較為發達的現代信用服務業,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同時全面加強知識產權法規建設,逐步完善跨部門的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自上而下全力打造“誠信通州”品牌,全面提升通州投資環境新形象、促進項目落戶,為新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全方位、國際化的服務與投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