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納百川、淀積千里。海淀區擁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極為豐富的智力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還擁有著經過二十年發展形成的雄厚高新技術產業基礎和豐富的產業發展經驗。早在 2005年5月,海淀建立了全市第一個創意產業基地──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成立了海淀區建設創意產業基地領導小組,制定和發布了《海淀區文化創意產業行動計劃》,建設了北京市第一個創意產業聯盟和開通了中關村創意產業網站。兩年來,海淀區文化創意產業在建設集聚區、打造產業鏈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獲得“國家動漫游戲產業基地”等授牌,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和中關村軟件園獲得北京市第一批文化創意產業積聚區的命名。已經形成了具有文化與科技相結合的鮮明特色的高端產業聚集,構建了以科技和文化緊密結合的中關村創意產業概念和形象,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方面一直在全市處于領先,在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中也占據了重要地位。
今年3月,海淀區人民政府又發布了《海淀區文化創意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要通過產業化、集約化,打造產業高端化,實現一個目標、抓好兩個環節、構筑三大高地、突破四大產業、實施五大工程,實現海淀文化創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產業化是海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根本方向
科技是手段、文化是基礎、人才是關鍵,產業化是方向。海淀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一開始,就是把它放在一個突出的戰略高度,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海淀經濟新的增長點,作為提升區域經濟總量、改善區域經濟結構、提高生活質量水平和促進社會經濟文化全面進步的支柱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是產業化,產業化程度的高低,產值的多少,產業拉動作用的發揮,是判斷一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文化創意形成不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就不能稱為是文化創意產業。海淀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伊始,就以科技園區促進產業的方式來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在專項資金、孵化器、產業聯盟等方面結合海淀的實際促進重點產業的發展。
為了大力發展海淀文化創意產業,實現海淀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的跨越式提升,就要立足創意興區,狠抓“原創和渠道”,在產業源頭方面要重點抓住自主原創和自主產權,謀求技術和知識產權優勢;在產業經營環節上以資本運作為手段,獲取原創品、關聯品及衍生品的產權,謀取文化創意產品和衍生品的傳播和經營優勢。
兩年多來,海淀區文化創意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到2006年底全區文化創意企業已達2萬多家。2005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320億元,占全市的總增加值700.4億的45.7%,2006年進一步得到了提高,在全市處于明顯的領先地位。力爭在2010年,文化創意產業占全區的GDP超過30%。
集聚化是海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聚焦化是海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產業集聚、企業集聚,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利于形成創新和產生創意的環境,也會吸引資金、技術和人才等,使得集聚區內企業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文化創意企業,都存在規模相對較小,企業相互關聯度高、對公共平臺需求強等特點。
海淀區在決定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之初,就提出了加快文化創意集聚區建設,搭建各種產業技術支撐、公共服務平臺,以此來加速產業的集聚。2007年,海淀區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進一步調整了規劃、提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點是在基于數字技術的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數字動漫游戲、數字媒體出版和數字影音等,把重點產業與海淀的實際資源分布結合起來,規劃出20個集聚區,其中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中關村軟件園被北京市命名為首批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十一五”期間,海淀還要重點建設中關村創意園、清華科技園創意產業基地、中關村創新園等一批產業集聚度高、規模大、發展前景好的集聚區。現在,大部分聚集區內基礎實施齊備,以一類或者幾類產業形成高度集聚,去年以來,區政府在積聚區內建立了四個孵化器,逐步搭建一些公共技術支持和服務平臺。
目前幾個主要產業集聚區集聚效果明顯、龍頭企業在產業集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帶動了集聚區內產業鏈的建設,優化了積聚區內的產業結構,促進了集聚區企業的共同發展。特別是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內的動漫游戲產業鏈建設更加完善,產業內從設計、創作、制作、經營和消費等各環節順暢,產業鏈條在不斷延伸。在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由于信息技術產業和其他產業一些龍頭企業,如新浪、騰訊、百度、華旗、中關村文化等的帶動,基地內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數字動漫游戲、數字媒體出版各集聚了數十家企業,2006年基地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超過了40億元。在甘家口地區,也形成了從設計、中介、咨詢和其他服務的189家城市建筑設計企業的集聚。現在,全區各創意產業集聚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現在大多數創意企業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同業競爭中具有了一定的競爭力。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已經成為全區甚至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示范和輻射中心。
今后,海淀還要繼續加快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全區文化創意企業服務,在繼續建設好現有的一些公共服務平臺的基礎上,基于專業性產業組團,依托通信網絡實施,構建更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區內企業提供素材庫、開發工具庫、軟件構件庫、源代碼共享庫、產品測試平臺、質量檢測和控制平臺等技術支撐,構建技術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重點推進產業信息服務、產業金融服務、品牌推介、產品展示、版權評估和交易等平臺。力爭為集聚內各類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高端化是海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
海淀區具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技術、人才優勢和良好的自然稟賦,應該在產業發展上有大的作為。文化創意產業本身有高有低,以數字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文化創意產業處于高端,海淀區要重點發展基于數字技術的文化創意產業,發揮自身優勢,為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做出大的貢獻。
技術、人才和文化基礎較好的海淀,應該重點發展北京文化創意產業中的高端產業,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海淀的優勢,創造更大的產值,同時也可以與其他區縣錯位統籌,協調發展。據統計,2005年海淀區以12.7萬人員創造了320億的增加值,大大高于全市71.22萬人創造700.4億增加值的平均水平,海淀區在全市文化創意產業中已經占據高端地位。2006年海淀區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有望占據全市的 50%。目前,海淀區從事創意產業的科技活動人員共有12.5萬人,其中擁有高中級技術人員3.5萬,研發人員與實驗人員8.2萬人。全區從事創意產業的科技活動人員、擁有高中級技術職稱人員,以及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占文化創意產業及相關產業比重達到99%,遠遠高于本市其他地區。
海淀區2007年提出了重點發展原創型、服務型、高端型、總部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道路。要發展高端產業,增強產品的原創力,實現差異化競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占領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海淀區人民政府區長助理、區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