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傳統零售企業實施管理現代化之改造,已成為搞活經營的關鍵,本文通過對管理現代化內涵和作用的探討,提出零售企業構建管理現代對策,以期給人啟發。
[關鍵詞] 管理現代化 經營機制 電子化管理
一、理現代化的內涵和作用
管理現代化就是把當代最先進的管理技術、方法、手段,思想、理論綜合全面的運用于管理中,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管理現代化中的“化”是一個動態概念,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內容。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不同歷史階段管理現代化的標志顯著不同。例如建國初期,管理就是一個筆記本一支筆,理念就是發展經濟,保證供給。到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需要,管理現代化的主要標志是:強化經理負責制,完善經營機制,使企業擁有有效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機能。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的興起,管理現代化的標志是:管理技術信息化、管理組織柔性化,管理人才職業化,管理手段高科技化,公司治理法人化,管理方法診斷化。這充分說明,管理現代化的構建是永無止境,沒有最終標準。現代化還是一個系統工程,由許多元素所構成,包括管理思想、組織、人才、方法、手段等,這些元素相互作用,整體優化,才叫管理現代化,單純一個方面水平很高不能叫管理現代化。現代化還具有二重性特征,即共性,指現代化沒有國界,是世界范圍內的最先進的水平,只要有利于提高生產力水平都可以借鑒和運用。個性指現代化要結合國情,結合企業的特性,走出一條獨具自身特色的現代化之路。
朱基總理在1981年首先提出“管理現代化”的概念,他在《管理現代化》一書中寫道:“我們看到了日本電器的先進,看到了日本在技術領域的先進,但卻沒有看到他們在技術領域的背后,正是管理的領先,因為,管理相對于技術是看不見的,但它卻是最重要的,更根本。
1.管理現代化可以優化資源的配置,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社會生產力的水平。原北京商學院院長賀名侖提出“管理現代化的實質就是信息,流通現代化的根本問題就是提高企業管理手段的科技含義,科技含義的中心就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使供應鏈管理在企業成為可能。而供應鏈管理就可以實現優勢互補,降低交易成本,合作共贏,使整個社會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達到社會財富增加的目的。
2.管理現代化可使企業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管理現代化的首要內容就是思想現代化。賀名侖認為“現代化和道德是相輔相承的兩個方面,沒有道德就沒有現代化。”國家經貿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職業道德建設的意見》,要求商貿流通業以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和建立良好商業信用體系為目標,大力倡導“守法、誠信、公平、敬業、服務”的商業職業道德準則,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商業信用體系。這十個字的準則構成了當代思想現代化的精髓。企業通過守法、誠信經營,就可提供優質的產品,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通過公平競爭就可創建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有了敬業和服務的精神,在服務中就會主動、熱情、耐心、周到,最大限度滿足顧客需要。
3.管理現代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我國企業的競爭力。管理現代化強調的是影響管理活動各要素的整體優化,其中思想現代化是基石,組織、人才、方法和手段是載體,是思想的深華和折射,有了先進的思想,并通過組織、手段等載體的實施,才能轉化成生產力。同時五位一體就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創建出高水平的管理平臺,達到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目的。
二、鄭州百貨零售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經營觀念落后,缺乏高效經營機制。如紫金山百貨、商業大廈等一些大型的百貨商場,由于缺乏現代經營思想,沒有形成有效的決策機制、動力機制、約束機制合運行機制,有的企業經營陷入困境,有的面臨被兼并的境況。
2.管理水平低,運作不規范。一些傳統百貨商場表現在管理自動化水平低,財務管理、采購管理、銷售管理不規范。企業華大錢買進ERP軟件系統,結果是無人會用,或者是引進了人才,薪酬太低,無法留人,最終使現代化管理工具不能發揮應有效用。
3.零售業態單一,不能發揮規模效應。由于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傳統的百貨業單一的賣場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的購物需求,導致百貨商場缺乏人氣,效益下滑。再加上單店經營,規模效益無從談起。
三、實現百貨零售業管理現代化的對策措施
1.建立高效精干,懂經營善管理的領導班子。尤其是一把手的素質,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海爾的發展正是有了張瑞敏的創新奉獻的企業家精神,聯想的發展也是因為劉傳志的識人、用人的膽魄。
2.建立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實現組織現代化。通過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形成分權、制衡、高效的組織,形成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的運行機制,才能形成有效的封閉管理,每個部門才可以有效吸收、加工和做工。
3.加強企業隊伍培訓,使之掌握現代化的管理工具。這就要求一方面,實現企業管理人員專業化,即企業管理人員中要有各方面的專家,能通過電子化管理,實現各類數據的自動收錄、分揀、為科學決策服務,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各類專業管理人員加強員工培訓,提高整體員工掌握現代化管理工具的技能。
4.制定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建立有效的經營機制。結合零售企業的“服務性”強的特色,制定一套“以經濟效益定分配,以服務質量定獎懲”的規章制度,使企業形成科學的決策機制、強力的動力機制、到位的約束機制和高效運行機制。
5.建立一套適合現代化零售企業需要的科學管理方法,使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和服務做到標準化、系統化、準確化、文明化和最優化。形成事事有標準,人人講標準,處處有章可循,照章辦事的工作態度;形成科學預測、數字化管理的工作作風和愛企業、講奉獻的工作氛圍。
參考文獻:
[1]黃小儉:企業管理現代化之道,企業信息化2002-02(87-88)
[2]秦群立張進才:加快河南省流通現代化之我見,調查與思考,2003-03(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