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福利管理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的重要環節,由于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靈活性,福利管理的尺度并不好把握。本文通過分析國有企業福利管理的誤區,結合福利管理制度的現狀和趨勢進行綜合對比,著重探討福利管理的作用、形式,并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人力資源管理 福利 保健
一、企業福利制度的發展概況
薪酬是維系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正常運轉的關鍵因素之一,福利作為薪酬的有機組成。由于其表現形式與實現形式的多樣性與靈活性,所以福利制度改革在建立現代化制度的過程中顯得比較普遍。特別是我國的國有企業,由于歷史原因,企業員工福利方面的情況更為特殊,因此福利制度改革在我國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顯得尤為突出。
福利不僅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保障,也是衡量企業管理水平的標志。對于員工來說,福利是一種“保健因素”,完善的福利制度雖然不能對其產生直接激勵作用,但可以減少員工的不滿意,提高員工對本職工作的專注度,改善工作態度。此外,福利在穩定員工工作情緒、提高員工創新能力、減少員工流動率等過程中可以起到獨特的作用。
彈性福利又稱自助餐式的福利計劃,因為它“提供了一份福利項目的菜單給員工選擇,每一個彈性福利制所提供的選項都不一樣”。這種福利模式打破了長期以來福利固定化、均一化、僵硬化的形式,創新了福利制度。
除彈性福利外,福利貨幣化和福利外包管理也成為當前各大企業經常采用的福利實施模式,然而比較起來,它們無論在使用范圍和專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認可程度上都遠遠不及彈性福利。但無論采用哪種形式的福利制度,目的都是為了最大程度上減少員工對工作的不滿意,保障工作的正常、有效進行。
二、我國國有企業福利制度的現狀
當前國有企業對福利的認識誤區主要體現在:(1)國企要帶頭執行“國家政策”。人們把福利看成了通過國家法律規定,企業必須依法執行的一項義務。在國企員工看來,所謂福利也就是人人都有的“五險一金”,將福利視為企業財務上的強制性支出或是一種毫無彈性可言的東西,背離了減少員工“不滿意”的初衷;(2)福利要“人人平等”。在許多國有企業的實踐中,福利千篇一律,人人“平等”,無法體現福利的靈活性,“假如員工拿到的福利不是他所需求的,則肯定會感到意義不大”;(3)福利政策“走極端”。有的國有企業在改制時,對于福利政策要么認為以前的都不好,全部推倒重來;要么全部保留,有增無減。這兩種做法,都會給企業帶來成本負擔,“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才是最明智的選擇;(4)認為有了福利政策就萬事大吉:很多企業,即使福利政策出來了,也只能起到一個“鬧鐘”的作用,到了中秋、元旦等這樣既定的時間就發東西,而員工久而久之就變得習以為常,令福利政策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產生這些誤區的原因主要有:(1)歷史原因:在進行國企改革前,國有企業長期承擔了不少社會管理職能,形成了企業辦社會的格局。長期以來的福利界定不明確性以及實施的單一性,使人們對福利形成了慣性思維,給企業福利制度改革帶來了很多困難;(2)文化原因:說起中華傳統文化,當首推孔孟的儒家學說,其思想主張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中庸之道”。這種思想普遍存在于國有企業員工的頭腦中,“大鍋飯”、“平均主義”等無不是這種文化的現實表現。所以文化因素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的作用不容小覷;(3)管理者個人原因:任何制度的建立都要服從于企業管理與發展的需要,而管理者總攬全局,能夠對制度提出更為切實可行的意見,“參與型”的領導者最有可能制定出與員工的需求比較切合或接近的福利政策。
三、構建我國特色的企業福利制度的建議
提升福利在薪酬體系中的作用。提升福利的作用必須做到有針對性,最重要的莫過于認識到福利的本質是只起保健作用,達到這一目標的關鍵是“投其所好”:把福利當作是滿足員工因工作而無法解決的一些問題的手段。
1.注重福利制度與企業戰略的有機結合。企業戰略是從宏觀上規定了企業的前進路線,具體到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福利制度可以略有調整。從短期(也就是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來看,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各自的任務,所以為保證這些任務指標的完成,企業的福利制度應保持穩定,不宜頻繁變化。從長期(也就是企業發展的若干個階段)來看,企業的福利制度并非一成不變。
2.注重文化因素對福利管理的影響。在21世紀及以后,跨國公司全球化的生產運作是大勢所趨,每個企業除了要重視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配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企業內部的跨文化管理問題。因此在組織設計上,不妨設立一個單獨的部門,專門負責跨文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盡量在企業中創造出一個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的局面,以助于企業的發展與進步。
3.制定靈活的福利制度。把大學教育設置課程的“必修課+選修課”模式應用于福利的規劃,必修課是法定福利,選修課是企業根據員工需要列出的可選項。那么,分清必修課(法定福利)與選修課(企業自主福利),是有效進行福利管理的前提。特別是在選修課中,企業結合實際情況,是可以盡可能多地滿足員工的不同需求。
綜觀國內外的著名企業,他們的成功無一例外的都有一個制度化的、配套措施齊全的福利體系做支撐,能夠在關鍵時刻起到消除員工不滿意,提升企業士氣的作用。兵法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用在企業管理中,正好為福利管理做了完美的注解。
參考文獻:
[1]劉大衛:我眼中的企業福利[J]. 人力資源, 2006年17期
[2]賴敏毅:員工福利政策的幾個誤區[J].江蘇商論,2001年12月
[3]喻翔宇:現代企業員工福利管理[J].中國電力教育月刊,2007年2月
[4]董克用葉向峰:人力資源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