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都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企業必須以戰略匹配性為方向,對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進行有效整合,形成財務支撐,才能分別通過資本運營支撐、財務信息支撐和財務技術支撐分別提升企業戰略管理資源保障能力、協同能力和預算、評估及評價能力。
[關鍵詞] 財務支撐 匹配 整合
在戰略管理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戰略規劃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戰略實施成功率不高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出來。相關研究顯示,在美國,大約有70%企業失敗并非緣自低劣的企業戰略,而是因為所制定的戰略沒有被有效地實施。在我國,企業的戰略執行效果也不容樂觀。在參與調查的擁有比較清晰、明確戰略的企業中,僅有26.32%的企業比較有效地執行了既定戰略。如何保障戰略的順利實施,已成為戰略管理的重要議題。
一、財務資源、財務能力及其與戰略管理的內在關系
1.財務資源
“資源觀”認為一個企業根本上是資源的集合體。資源是企業實施戰略,實現戰略目標的基礎。
對資源的認識,有一個明顯的認識過程。《辭海》對資源的解釋是:“資財的來源,一般指天然的財源。”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勞動和土地,是財富兩個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義是:“其實,勞動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轉變為財富。”著名企業戰略專家大衛.J.科利斯等將資源大體分為三類: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和組織能力。并且指出“企業資源之所以具有價值,除了決定于它擁有的一般有用性、交易性(流動性)、稀缺性等一般特征之外,還取決于“顧客需求、不可模仿性、可獲得性”。可見,傳統資源觀正向泛資源觀發展。
在企業資源觀發展的影響下,對財務資源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演變。傳統財務資源觀認為財務資源就是企業的資金。泛資源觀認為財務資源是“對企業有價值的所有部分的集合體”。強調只要對企業有價值,它就是企業的資源,而對其是否可以計量并不重要。具體包括硬資源和軟資源。
2.財務能力
能力是以人為載體的,是配置、開發、保護、使用和整合資源的力量。能力理論把企業看成是一個能力的集合體,一種能力體系。而且,能力理論認為企業的能力來源于企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廣義的資源包括企業能力,但能力理論也認為,能力與資源有所不同而且可以用來解釋企業之間的異質性。能力理論管理學家克里斯蒂森指出:“就本身而言,資源幾乎沒有生產能力……能力是生產活動要求資源進行組合和協調而產生的。因此,企業能力理論可以貼切地闡釋企業的異質性”。
對于財務能力的很多觀點,基本上都認為企業財務能力包括籌資能力、投資能力、收益分配能力、財務預測能力、財務控制能力、財務分析能力、學習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財務關系協調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等幾個方面。
3.戰略管理各階段都必須依賴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
(1)戰略制訂階段。首先要進行包含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的條件分析;其次,主要依靠財務分析和財務指標來完成戰略經濟效益分析。常用的財務指標有:反映收益性方面的總資產報酬率、所有者權益報酬率、銷售利潤率、成本利潤率、股利報酬率等;再次,在戰略選擇和評估時要考慮財務資源。
(2)戰略實施階段。資源配置是制定戰略實施計劃的基本決策因素之一,因此首先需要采用財務預算和財務計劃把實施戰略計劃需要設備、資金、人力資源及其他重要資源表達出來;其次,按照戰略目標和預算,具體運用各種財務能力來合理配置財務資源;再次,因為戰略實施處在動態變化的環境之中,因此企業必須實行包含財務控制在內的一系列控制手段來保證戰略目標的實現。
(3)戰略評價階段。企業必須要有相應的制度體系來評價戰略管理的成果和狀態,才能夠正確判斷企業戰略管理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管理目標。無論戰略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如何發展,財務指標始終是一個基本的評價指標,財務評價也是最基本的評價方法。
綜上所述,財務支撐的構成要素——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是戰略管理各階段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與戰略管理之間的是彼此關聯的互動關系。一方面,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對戰略管理具有保障作用。財務資源的充分、優劣以及配置能力將直接影響到戰略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伴隨著戰略管理的開展,能夠促使財務資源的有效配置、有效積累及財務能力的提升。
二、財務支撐是對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的整合
1.財務支撐的內涵及特點
根據辭海,支撐有兩個含義:一是頂住壓力使不倒塌。如:用柱子支撐著,引申為勉強維持;二是設置在某些主要承重結構之間的構件,承受風力及制動力等,以加強結構的整體作用,保持結構的穩定和減少變形。按照對支撐的一般理解,本文將財務支撐定義為:圍繞戰略管理全過程,對企業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進行整合而形成的對戰略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礎性、決定性力量和作用。企業戰略管理財務支撐具有如下四個特點:
(1)與戰略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支撐與其支呈物之間具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戰略管理財務支撐和戰略之間也不例外。一方面,戰略管理財務支撐通過對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的整合,對戰略管理全過程起著基礎性和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戰略也影響著戰略管理財務支撐的構筑、調整、應用和評價。
(2)不可替代性。支撐的效果就是讓支呈物能夠承受一定壓力而不倒塌、不變形,支撐的這種特性使它具備了不可替代性。對于戰略管理來說,財務支撐也是不可替代的。因為,企業戰略目標的量化形式就是財務目標,而且財務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約束著其他資源和能力作用的發揮;企業必須通過公開披露財務信息和除管理者之外的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溝通,樹立企業社會形象。
(3)剛性和一定的彈性。在一定的時間里,戰略管理財務支撐必須能夠應對變化的環境,保持一定的穩定性,按照既定的目標和步驟支撐著戰略管理,保障實現戰略目標,此謂“剛性”。同時,戰略管理財務支撐必須能夠有一定的靈活性,能夠有應變的空間,能夠隨戰略的變化而實時調整,此謂“彈性”。對企業戰略管理財務支撐來講,其“剛性”要得到絕對保證,而“彈性”則是相對的。
(4)可構筑性。戰略管理財務支撐本身不是企業與生具有的,而是企業在擁有一定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的基礎上,圍繞戰略管理全過程的需求進行整合而形成的,具有可構筑性。但同時,財務支撐的構筑不是完全被動的,財務支撐和戰略管理是一對互動的共生體。
2.整合的必要性
(1)從靜態來看,財務資源、財務能力和戰略的匹配性不一定很高、配置數量以及結構也不一定合理。因為雖然資源是戰略實施的基礎,但是資源不會主動和戰略管理掛鉤,必須要通過合理配置,才能發揮其基礎作用。
(2)從動態來看,一方面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本身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隨環境變化而變化,財務支撐構成要素的動態性會引起與戰略的不匹配;另一方面,環境的動態性引起戰略的動態性,而戰略的動態性也會引起和財務支撐之間的不匹配。
(3)整合的方向。匹配是戰略領域里而一個古老的概念與工具,是“主流戰略文獻的基礎”。“使得戰略管理從它的同系學科中(財務、人力資源等)區分出來的關鍵,就是匹配的觀念”。在企業戰略領域內,對匹配存在著較多的理解。
匹配性既是財務支撐整合的行動原則,同時也是整合的目標方向。任何違背戰略目標而對企業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進行的整合都無法形成有效的戰略管理財務支撐,自然也無法發揮支撐作用。
三、財務支撐提升企業戰略管理能力的具體途徑
1.通過資本運營支撐能夠提升企業戰略管理的資源保障能力
資本是戰略管理最基礎的資源,而且隨著戰略的調整和變革,企業對資本的數量、結構、配置速度和方向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戰略管理財務支撐所依賴的資本不是靜態的、離散的資本,而是必須要圍繞戰略管理的需求,將資本與其他財務資源和財務能力進行整合,形成既要包含籌資、投資和收益分配這些基本的財務功能,同時又要融合資本市場的變化因素和運作策略的財務支撐——資本運營。而且,通過資本運營,企業不僅可以保障財務資源,還可以通過管理整合,積累其他戰略資源。
2.通過財務信息支撐能夠提升企業戰略管理的協同能力
“協同”是指協調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不同資源或者個體,協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標的過程或能力。協同在戰略管理中尤為重要,而協同必須要依賴信息傳遞和溝通來達成。財務信息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無論是戰略的準備階段、實施階段還是評價階段,都離不開財務信息。財務信息的產生依賴于戰略管理各部門、各層次,同時又對各部門、各層次的決策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財務信息具有很強的貫穿性。
3.通過財務技術支撐能夠提升企業戰略管理的預算、評估和評價能力
通過財務預算可以對企業戰略計劃實施定量化管理,可以引導企業各部門、各管理層的計劃與戰略計劃進行銜接;可以促進企業各部門、各管理層之間的信息溝通,使之圍繞戰略管理做到協調一致;可以圍繞戰略管理對企業資源和能力進行合理配置;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戰略實施中的偏差;可以作為企業考核各部門、各分支機構、員工及組織整體戰略業績的標準。
通過財務評估,可以為戰略投資決策提供依據。在戰略管理中,對項目進行評估時常用到凈現值法、內部報酬率法、收益指數法、期權評估法等財務評估方法。財務評估方法將直接關系到公司戰略投資決策的質量。
通過財務評價可以形成對企業價值影響因素和影響程度的正確判斷,為企業進行戰略調整決策提供依據;可以把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結合起來,提供戰略業績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1]齊大慶:戰略執行與執行力[J].中國新時代,2004,(12)44
[2]韋華寧:中國企業戰略執行現狀研究[J].商業時代,2005,(20)33
[3]Edith T. Penros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第四卷,1995,373.
[5]大衛.J.科利斯辛西婭.A.蒙哥馬利:公司戰略——企業的資源與范圍.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McGraw-Hill出版公司,2000,34-40
[6]蘭艷澤:論財務管理的泛資源觀念[J].當代財經,2002,(12)78
[7]郁義鴻:企業的性質:能力理論的闡述[J].經濟科學,2001,(6)92-94
[8]羅宏陳燕:財務能力與企業核心能力的相關性[J].當代財經,2003,(12)110-111
[9]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
[10]Donald W. Beard,Gregory G. Dess.Corporate-level strategy, Business-level strategy, and Firm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1,Vol 24,(4)663-688
[11]Edward J. Zajac,Matthew S. Kraatz and Rudi K. F. Bresser.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tit:A normative approach to strategic change[J]. 2000,Vol 21,(4)429-453